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丰南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填入题后答题表的相应位置。)1.下列个体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是()A.嫁接的梨树 B.托插的葡萄C.试管婴儿 D.组织培养 月季【答案】C【解析】【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详解】嫁接的梨树是利用梨树的枝条来繁殖的、它们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
2、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A 错误;杆插的葡萄,是利用葡萄的枝条来繁殖的、它们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B 错误;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 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 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C 正确;组织培养的月季,是利用月季的一部分组织进行培养的,都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 错误。【点睛】判断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还是无性看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
3、结合。2.学 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后,某同学整理的笔记错误的是A.蜜蜂和家蚕的发育过程都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家蚕和蝗虫的发育方式都为变态发育C.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不是所有昆虫的发育方式都是变态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 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蚊子、苍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例如:蜻
4、蜓、螳螂、蟋站、蟋蟀、蝗虫等。蝗虫、蟋蟀、螳螂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详解】A.蜜蜂和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 不符合题意。B.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家蚕和蝗虫的发育方式都为变态发育,B 不符合题意。C.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 不符合题意。D.昆虫的发育方式都是变态发育,但是有些是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是不完全变态发育,D 符合题意。
5、故选D。3 .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C.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详解】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A 正确;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B 错误;蝌蚪生活在水中,所以青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C 正确;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D 正确。【点睛】青蛙的生殖发育
6、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4 .鸟卵的卵细胞包括()A.卵黄 B.卵黄和卵黄膜 C.胚盘、卵 黄 和 卵 黄 膜 D.整个鸟卵【答案】C【解析】【详解】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其中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胚盘相当于细胞核。5 .下列行为中,属于鸟类繁殖过程必不可少的行为是()交配筑巢化蛹育雏结茧孵卵跳舞产卵A.B.C.D.【答案】A【解析】【分析】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 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有的鸟类在求偶时通过跳舞来相互吸引,交配后通过受精形成受精卵。【详解】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 个过程,即筑巢一求偶一交配一产卵一孵卵一育雏,其中所有鸟类
7、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 个,即求偶、交配、产卵。属于鸟类繁殖过程必不可少的行为是交配、产卵。【点睛】鸟卵的繁殖行为是经常考查的问题,同学们一定要牢固掌握。6.下列人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A型、B型、0型、A B 型血 B.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C.卷发和黑发 D.黄皮肤和黑皮肤【答案】C【解析】【详解】ABD、A 型、B 型、0 型、A B型血,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黄皮肤和黑皮肤,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是相对性状;C、卷发和黑发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卷发和黑发。故选C 考点定位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名师点睛】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
8、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7.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某女子的基因型为A a,她可能不含该治病基因的细胞是()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与亲代体细胞相同.【详解】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A a。她体内的肌细胞、神经细胞、口腔上皮细胞
9、内的基因组成是成对的,即 A a。而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含有的基因是A或 a,因此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卵细胞,C 正确。故选C。8.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图解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B 表示显性基因B如果B 来自父方,则 b 来自母方C.基因组成B 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 所控制的性状D.基因b 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详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
10、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A 正确。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 来自父方,则 b 一定来自母方,B 正确。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 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 所控制的性状,C 正确。D.基因b 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只有显性基因 B 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 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D 错误。故选D9.人的有耳垂(
11、E)和无耳垂(e)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是对某家族中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分析,错误的是A.父母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都是E 和 eB.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C.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子代有耳垂基因组成是E E 或 E e;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子代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D.这对夫妇生一个无耳垂女孩的概率是2 5%【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某家族中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如图:性 状
12、有 耳 垂 有 耳 垂 育 耳 垂 无耳垂75%25%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都是E和 e,A正确。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B正确。从遗传图解看出,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子代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 E 或 E e;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子代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 e,C正确。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几率是2 5%,而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都是5 0%,因此这对夫妇生一个无耳垂女孩的几率是2 5%,5 0%=1 2.5%,而不是2 5%,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3、。1 0.正常人的褐眼(A)对 蓝 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A.2 5%B.5 0%C.7 5%D.1 0 0%【答案】B【解析】【详解】正常人的褐眼(A)对 蓝 眼(a)为显性,一个其母是蓝眼(a a)的褐眼女子的基因型为A a,她与一个蓝眼男子(a a)婚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 a:a a=l:1,因此他们生蓝眼孩子(a a)的概率为1/2,即 5 0%o故选B o1 1.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C.它们的食物种类
14、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答案】D【解析】【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详解】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没有高的。因此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儿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推论最合理的是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点睛】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简单低等,没有高等的
15、;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复杂高等的多,低等的少。12.下面有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之间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有利变异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答案】C【解析】【详解】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A 正确;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B 正确: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有利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C 错误;
16、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D 正确。13.流感、流感患者、流感病毒分别属于()传染源病原体传染病易感人群A.B.C.D.【答案】A【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因此流感、流感患者、流感病毒分别属于传染病、传染源、病
17、原体,A 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环节。14.症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A.患者体内有疟原虫,属于
18、传染源。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A 正确。B.蚊子属于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B 正确。C.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不是传染源,C 错误。D.锻炼身体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 正确。故选:C。1 5.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
19、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详解】A.抗 原 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正确;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正确: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不正确;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抗体和抗原的概念。16.下列实例中,属于人体特异
20、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B.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D.抗体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答案】D【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对所有病原体都有溶解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抗体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属于第三道
21、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17.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2、【详解】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错误: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1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正确;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错误;【点睛】本题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唐山市 丰南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