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9篇(2003—2021).pdf
《黑龙江牡丹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9篇(2003—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牡丹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9篇(2003—2021).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黑龙江牡丹江记叙文阅读9 篇(2 0 0 3 2 0 2 1)目录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2 0 2 1 黑龙江牡丹江).2小巷里燃起一盏灯(2 0 1 7 黑龙江牡丹江).4无声的尊重(2 0 1 5 黑龙江牡丹江).5瓜香不减来时路(2 0 1 4 黑龙江牡丹江).7凡人善举(2 0 1 3 黑龙江牡丹江).8粒粒橘米香(2 0 1 2 黑龙江牡丹江).9父亲那只寂寞的手(2 0 1 1 黑龙江牡丹江).1 1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2 0 1 0 黑龙江牡丹江).1 2怜悯和善行的距离(2 0 0 9 黑龙江牡丹江).1 4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2021黑龙江牡
2、丹江)毕淑敏我上学的第一任老师,是位美丽的女子。那时候她还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女子,对别人家的孩子,要么是极厌烦的,要么,是极喜欢的。我的老师,是喜欢的那一种。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白玉琴老师。一天上语文课,白老师讲 小猫钓鱼。她把课文念完之后,提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很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我那时梳着齐眉娃娃头,一缕湿发遮住了眼帘。汗水淋淋的我顺手捋了捋头发,白老师立刻大声说,好啊,毕淑敏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请起立.我魂飞胆战,当下想,我恍若慢镜头一样起身,企图拖延时间以想他法。也许因为我动作太慢,白老师在这个当儿另起了主意。她说,毕淑敏站到讲台上来,面向大家复述课文。
3、天啊!没有任何法子对抗。我只好睁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娜向讲台。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然而无论怎样蹒跚,总有到了尽头的那一刻,我只好战战兢兢地开始了回答。如何下的课,全然忘却。以上是我开蒙之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开蒙,古时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现如今泛指儿童开始上学识字。早年的开蒙礼,要由礼官为即将入学的孩子们,在额头点一粒大大的朱砂眼。点眼的具体位置是在鼻根上方印堂的中央,名 曰“开智”。象征着这孩子从此脱离了蒙昧的混沌,睁开了天眼。朱砂色艳如血,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美艳无比且触目惊心,之后是孩童学写“人”字,谢师恩、开笔石上练字、初 背 三字经破蒙如问破晓,
4、人生从此曙光乍现。小猫钓鱼后,我听白老师对别人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记性的孩子,居然把整篇课文复述的几乎一字不差。几十年后我重回母校,有年轻老师对我说,白校长(白老师已成为校长)至今还会说起当年的你,是 多 么 聪 慧 时至今日,我常在想,自己并不聪明,那一日的捋发,看似偶然,也许是心中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使然。细心的白老师看穿了一个胆怯的女孩乔装打扮后的渴望,她温暖地推动了孩子的尝试。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将伴随终生。我上学时没有举行过开蒙礼,白老师就是我的朱砂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6.根据文意,把第段横线处我
5、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27.赏析第段的加点词一我只好垂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2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白老师的形象。29.请写出你在成长过程中与文中作者类似的经历。【参考答案】25.文章主要讲述语文白老师鼓励“我”上台复述课文的事情。26.以后哪怕是头发把眼珠刺瞎了,也不再捋头发一27.“拖”“挪”都是动词,属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我”不情愿和紧张的心理一28.白老师是一位美丽、和蔼而又严厉、细心、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29.示例:一次英语演讲比赛,我很想参加但因为胆怯而想放弃,英语老师看出了我心思,把我叫到办公室,鼓励并细心指导我,最终我成功晋级并取得好成绩。这一次经历,让我多了一
6、份自信【解析】【分析】【2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由第段“一天上语文课,白老师讲 小猫钓鱼。她把课文念完之后,提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她说,毕淑敏站到讲台上来,面向大家复述课文”,第 段“如何下的课,全然忘却。以上是我开蒙之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第 段“几十年后我重回母校,有年轻老师对我说,白 校 长(白老师已成为校长)至今还会说起当年的你,是多么聪慧”和 第 段“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将伴随终生”可知,全文主要写语文白老师鼓励“我”上台复述课文以及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白老师的感激和怀念
7、之情。【2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补写句子。由第段 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很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我魂飞胆战”“我恍若慢镜头一样起身,企图拖延时间以想他法”等句子可知,补写的内容主要表现出当时“我”紧张与后悔的心理,最好要有童真童8口真倒霉,以后哪怕是刺瞎眼珠,我也不再去捋头发了一【27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词句。“拖”“挪”都是动词,属于动作描写;联系下句“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 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可知,这一动作细致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抗拒和紧张;也表现了“我”的胆怯、不自信,害怕上讲台复述不好会遭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一【2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
8、析人物形象。由第段“我上学的第一任老师,是位美丽的女子”可知,白老师是一位美丽的女子。由第段“对别人家的孩子,要么是极厌烦的,要么,是极喜欢的。我的老师,是喜欢的那一种”可知,她很和蔼,喜欢学生。由第段“她把课文念完之后,提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很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可知,她很严厉。由第段“细心的白老师看穿了一个胆怯的女孩乔装打扮后的渴望,她温暖地推动了孩子的尝试。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可知,她细心、善于鼓励学生。【2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与拓展。文章讲述白老师要求复核课文,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举手,“我”因为一个捋的举
9、动让老师认为“我”是在举手,于是让“我”回答。没想到回答得很完美。多年以后,回想往事,“我”知道,那是细心的老师看出了我内心的渴望,那是老师对“我”的鼓励。结合自身类似经历来写即可一示例:一次数学课,老师让我们上台演算一道题,我知道解题步骤,但因为胆怯而没举手,老师的眼神刚好和我相碰,他鼓励我上台,后来我成功解题,我也因此获得全班热烈的掌声。这一次经历让我更加有自信一(2021黑龙江牡丹江)小巷里燃起一盏灯(2017黑龙江牡丹江)李晓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
10、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趣起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
11、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
12、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说是到成都工作的儿子那里去了。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
13、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选 自 思维与智慧 有删改)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24.“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 作用。(1分)25.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26.请把第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27.请分析第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28.在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2分)【参考答案】23.示例:本文记叙了我每晚放学经过小巷时,一对老夫妻点燃一盏灯为我照明的故事
14、,赞美了这对老夫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评分标准:(2分)内容概括准确1分,感悟及思考1分。24.线索评分 标准:准确1分.25.示例: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胆怯、孤单)的内心感受。评分标准:(3分)环境描写1分,渲染氛围1分,内心感受1分。26.示例: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评分标准:(2分)心理描写真切准确1分,符合语境1分。27.示例:温暖是指我看到那盏灯心中涌起的暖意,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爱,心生感激之情;孤独是指老人失去老伴,只剩下一个人。评分标准:(2分)词语内在含义各1分.28.示例:有一次,我走在一位双手都拿着东西的同学前面,替他把教
15、学楼的大门撑住,让他先走,他看了看我,说谢谢你。评分标准:(2分)经 历1分,语言流畅1分。(2017黑龙江牡丹江)无声的尊重(2015黑龙江牡丹江)冯雪培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公交车。候车者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人牵着一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一一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
16、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警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便第灭了刚刚点燃的烟,眼了过去。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男子礼貌地回绝:“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此时是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他,让出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
17、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这些过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教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乘客中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原先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听到 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与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
18、。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选 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24.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5.“无声的尊重”具体表现在文中哪些细节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6.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27.本文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8.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如何对待生活中有困难的人?【参考答案】24.通过记叙乘客们尊重一位带着导盲犬的盲人男子坐公交车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残疾人无声的关爱。评分标准:概括内容,意思对即可。25.示例:候车者无声地排在盲人男子的身后。朋克女孩默默地掐灭了刚点燃的烟。盲人男子上车后
19、,乘客迅速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妈妈拉起小男孩为盲人男子让座。车厢内无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导盲犬或是用手机拍照。盲人男子和导盲犬下下车,车内沉默依旧。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 6.动作描写(运用动词),一系列动词体现了动作的无声和自然,表现了朋克女孩对盲人男子的无声尊重。评分标准:描写方法或词语运用1 分,作 用 1 分,表达情感1 分。2 7.用环境的寒冷衬托(反衬)“我”在看到乘客无声地尊重盲人男子时内心的感到与温暖。评分标准:作 用 1 分,内容1 分。2 8 .示例:生活中一些拄拐杖的残疾朋友,他们腿脚不方便,我们不要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他们,不要用我们所谓的“帮助”去怜悯他们,应该是
20、坦然地不留痕迹地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只是不方便,与正常人是平等的。评分标准:联系具体生活实际1 分,结合文章内容1 分,语言流畅1 分。(2 0 1 5 黑龙江牡丹江)瓜香不减来时路(2014黑龙江牡丹江)张猛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每当从卖瓜的摊前车旁走过,那缕来自大地的清香便会钻入肺腑,叫人口舌生津。那一声声熟悉的叫卖会拦住你匆匆而去的脚步,让我们循着地气向着乡土做一次深情的回眸。乡间8月,正是香瓜开园的时候,爷爷便带着我走上那条林长草丰的沙土公路。相距或远或近的路旁就会有一筐箧粘着泥土带着芬芳的瓜摆在绿阴下,等待那颠簸往来的汽车。卖瓜的都是熟稔的乡亲,看到领孙子的爷爷
21、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听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声音,我便跟在爷爷身后一步步蹭过去,羞涩地接过瓜,洗也不洗就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住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 为 了 解 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摸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人因总摘青瓜而得名“
22、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大摇大摆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 了。当我们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骤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 祸害人啦!”如此骂骂咧咧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懂得,其实无论吃瓜还是偷瓜,那其中都流淌着一股绵长悠远的乡情,编织着一段青葱美好令人怀念的故事。童年如梦,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美梦 是否
23、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选 自 中国质量报)2 4 .文中哪两处描写了乡亲的淳朴?(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5 .第段加点词“从天而降”有什么含义?(2 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6 .第段画直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7.本文最后一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28.童年,那尘封在记忆中的美丽与幸福,令人难忘,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幅童年画面。(50字左右,3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参考答案】24.卖瓜人,看到爷爷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看瓜大爷看到我们偷瓜,没有打骂我们,反而塞给我们两个瓜。评分标准:(2分)甩原文回答或自己概括均可,一 点1分。25.“从天而降”写出了看瓜大爷出现得突然,表现了我们吃惊的心理
25、。评分标准:(2分)词语含义1分,心理状态1分。2,动作描写(或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我们小心翼翼怕被发现的样子.评分标准:(2分)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1分,作 用1分。2 7,不能删掉。本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在内容上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淳朴乡情和美好童年的怀念。评分标准:(3分)结 构1分,内容1分,表达情感1分。2 8,示例:草长莺飞的春日,我来到八女投江,看到花花绿绿的风筝,乘风而上。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像一个个精灵,翩翩起舞,越飞越高。评分标准:(3分)画 面1分,语 言1分,紧扣童年1分。(2014黑龙江牡丹江)凡人善举(2013黑龙江牡丹江)梁晓声爱心是高尚又伟大的心境。爱心在人类的心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 牡丹江 历年 中考 语文 现代文 记叙文 阅读 2003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