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二十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1.(20 1 9 届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9月联考)实验室用l b 还 原 制 备 金 属 W的装置如图所 示(Z n 粒中往往含有硫元素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 的 是()A.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气体后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B.、中依次盛装K M n O,溶液、浓 I b S O,、焦性没食子酸溶液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A【解析】A.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前,应检蛉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氯气发生爆炸,可点燃气体,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声
2、音越尖锐,氮气的纯度越低,故 A 正确;B.气体从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逸出,得到的氢气混有水蒸气,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故 3 错误: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使 W 处在氨气的氛围中冷却,以避免W 被重新氧化,故 C错误;D.二氧化镒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 D错误。2.(20 1 9 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过程现象结论A将充有N 0 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N O?生成N Q,的反应中*()B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 6 0”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溶液可能含有
3、N 0,C加热盛有少量N H i H C O,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石蕊试纸变蓝N H 4 H C O 3显碱性纸D向浓度均为0.1 m o l I?的 M g C h、C uC L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KSp M g(O H)z Ksp C u(O H)J【答案】c【解析】A.充 有 NO: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温 度 影 响 则 由 现 象 可 知 NO?生 成 N O,的反应中AH C O,故 A 正确;B.向某溶液中加入Cu和 浓 H:S d,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为二氧化氮,则说明溶液中含有NO”故 B 正确;C.碳酸氢镀分解生成氨气,则在
4、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可检蛤氨气,不能说明NHiHCO:本身显碱性,故 C 错误;D.向浓度均为(M m olL的MgCh、CuCk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铜的溶度积较小,即 K?pig(OH)R?Cu(OH)2 ,故 D 正确。3.(20 1 9 届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1 0 月月考)由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 O 厂 或 S O/B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 g+C将某有机物与N a O I K 乙醇混合共热后加入A gN
5、 O s 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该有机物中不含氯原子D将液漠、苯、Fe Bn 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将产生的气体导出至 A gN。,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沉淀液澳与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 O:。、HC O J 或 S 0:,故 A 错误;S iO 厂能与H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z S iO”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 g,故 B 正确;C H 1与 N a O H、乙醇混合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加 入 A gN O s 溶液,不会出现白色沉淀,故 C错误;将液澳、苯
6、、Fe Bn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滨蒸气,将产生的气体导出至A gN O s 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沉淀,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U Br,故无法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D错误。4.(2019 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称取2.O gN a O I I 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祛码,左盘上添加N a O H固体B配 制 0.I m ol/L N a C l 溶液100m L将 N a C l 固体溶解于100m L 蒸镭水即可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 H;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 a O H
7、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检验溶液中是富含有I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C C L 并振荡,静置,观察C C L 层的颜色【答案】C【解析】A.称量强腐蚀性试剂需在烧杯内称量,用纸片会造成托盘污染腐蚀且称量不准确,故 A 错误;B.配制 O.lmoILNaCl溶 液 100mL,要按照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定容等步骤进行,需要使用100mL容量瓶,故 B 错误;C.检睑镜根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校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涧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篮,所 以 C 选项是正确的;DCC1,能萃取碘水中的上,不能萃取h加 入 C
8、CL并振荡,静置,CC:,层无颜色变化,故 D 错误。5.(2019 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高三一诊)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 C k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 o.12B滴加氯水和C C L,;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rC用洁净伯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 a、无 K,D滴加稀N a O 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 H;于试管口【答案】B【解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A gC l,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 O,:-或氯离子,故A错误;B.下层溶满显紫红色,因氯水氧化碘离子,原溶
9、液中有,故5正确;C.观 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由现象,原溶液中一定有N a,不能确定是否合K,故C错误;D.氧气溶于水呈碱性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干燥的试纸不能检睑,故D错误;故选:36.(天成教育命题研究院2018年高考精准预测卷一)实验室用草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0,其原理如下:产CO t+COz t+HQ。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黄色粉末)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B.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中空气已排尽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
10、熄灭处酒精灯D.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答案】B【解析】A.装置中主要产生CO、CO,和H Q,中为碱石灰用于除去CO?和HQ,中发生反应:PbO+CO=CO2+P b,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去反应中生成的C02,中用银氨溶液检验装置中是否充满了 c o,则有、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故A错误;B.若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中空气已排尽,故B正确;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故C错误:D.一般金属呈现出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粉末状为灰黑色,故D错误。7.(陕西长安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化学月考)某溶
11、液由Na、Cu2 B a Fe3A 1 0,、C O:、S O;、C l _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 A|Utt.jiiK lA 门 色 瓜 笈 nftocttBA.原溶液中一定只存在V)2、C X 产 3、S O24、C l 四种离子B.气体A的化学式是C O”其电子式为0:C:0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B a2 F e3 4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 13+3 O H _=A 1 (O H)3 I【答案】C【解析】某溶满加入过量的盐酸后产生气体,说明有碳酸根离子,则钢离子铁离子和铜离子都不存在,溶港A加入过蚩的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则
12、说明原溶液中有偏铝酸根离子,沉淀为氢氧化铝,滤 液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钢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满中有硫酸根离子,滤 液C加入过量的稀硝竣和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因为最初加入盐酸,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有氯离子。A.通过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有偏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不能确定氯离子,故错误;B.气 体A的化学式是CO 其电子式为:O C O ,故错误;C.通过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Ba、Fe,故正确;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p-3NHrH;O=A:lO H)R-3H r,故错误。8.(2 0 1 9 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下列化学实验对
13、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浓度均为0.I m o l/L 的 N a H C0 3溶液和N a H S 0:i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醐试剂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色N a H CQ,水解,而 N a H S O:,不水解B向N a Al O z 溶液中通入N H3白色沉淀A1(O 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C用洁净钠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一定有Na、无K DNa2CO3 NaHCO3烧杯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D 苍【答案】D【解析】A.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都滴加几滴酚酎,前者前者变红,说明溶液为碱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使溶
14、液显碱性,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亚硫皎氢根离子有水解和电离,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流显酸性,故错误;B.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氨气,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错误;C.用洁净的丝H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钠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有钾离子,故错误;D.碳酸氢钠受熟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不能分解,所以将碳酸钠放在大试管,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当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能分解,故正确。9.(衡水中学高三开学二调考试)某无色气体,可能含HC1、CO?、NO?、HI、SO?、2019届HBr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
15、aCk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fh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对于原无色气体推断一定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HC1 B.一定存在S02C.肯定没有C O 2 D.不能肯定是否含有NO2、HI【答案】B【解析】A项,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又因为氯水中也含有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有HC1,故A项错误:B项,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又因为氯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02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可以推断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S0”故B项正确;C项,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题干中的实验不能确定原气体
16、中是否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故C项错误;D项,由于NOZ是红棕色气体,所以原气体中一定不含有N0”又因为氯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HI、HBr氧化分别生成碘单质和澳单质,乂因为通入氮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所以原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I、H B r,故 D项错误。10.(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开学考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M g”、A。、F e-CO/、SO产、NOs中的几种。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向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溶液中 c(NH;)=0.2mol/LC.溶液中一定不含C(V和
17、 N O 3,一定含有SOFD.c(H+):c(Al3):c(Mg2,)=l:1:1【答案】C【解析】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气体是氢气,溶液显酸性,则 CO3;和 NO3不能大蚩共存;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 明 不 存 在 根 据 产 生 的 沉 淀 量 与 加 入 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A::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进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 H r,由于溶液中还必然存在阴离子,则一定含有S O F,由图象可知,。0 1 段为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O.lm ol,则 n(H-)=0.1mo
18、:;0.5 0.7段为镶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0.2m0:,则=0.2mol,0.7 0.8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0.8mol-0.7mol=0.Im oL 则 nAl(OH)3=0.Im o 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 l)=0.imol;0.1 0.5 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0.5mol-0.lmol=0.4m ol,则 n(Mg)=0.5义(0.4mol-0.lmolX3)=0.05moL 则 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Al3 NHJ,一定没有Fe,A错 误;B.溶液中n(N
19、H,)=0.2m ol,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镂根浓度,B 错误;C.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 不 含 CO:和 N0;,一 定 含 有 SO/,C 正 确;D.由 上 述 分 析 可 知,溶液中c(H):c(Al):c(Mg*)=0.1:0.1:0.05=2:2:1,D 错误。11.(2018届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在 2 m L.0.2 m o l/L N a O H 溶液中滴几滴0.l m o l/L M g C b溶液,再滴几滴饱和F e C b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颜色转变成红褐色K s p F e (0 H)
20、3 F e2+C将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的熔融物在稀盐酸中充分溶解,再滴加几滴K SC N 溶液溶液未变红熔融物中不含有+3 价铁D将 F e z O a与浓盐酸混合加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F e z O s 具有氧化性【答案】B【解析】题中的实蛉现象不能说明这两种物质之间的大小关系,因为题中MgCh和FeCb都是少量的(分别都是几滴),所以先加入YgC k产生白色沉底后,NaOH溶液仍有大量剩余,再 滴 入FeCh溶液后,会产生红褐色沉淀,A错 误 响FeCh溶液中滴加淀粉K I溶浴,溶满变成蓝色说明发生反应2 F 6-2 I 2 F e-b,还原剂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的还原性,3正确
21、;将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的熔融物在稀盐酸中充分溶解,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只能说明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F e ,但不能说明熔融物中不含有-3价铁,C错误;因氯气氧化性强于F e ,将Fe;O:与浓盐酸混合加热无反应发生,不可能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错误。1 2.(2 0 1 9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阳离子H+、K+、A 产、N H:、Mg2+阴离子O UT、SO:-、C O 3 J、A 1 0 将岫2。2 逐渐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父
22、、N H;、M g-S0?-B.图中a=4C.6=7;c=9D.此溶液还需要用焰色反应继续检验,才能确定溶液准确组成【答案】B【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混 合 溶 液 中 一 定 大 量 含 有N H;、A P-、母-、S0 4-,故A正确;B、含 有2 m o!的氢离子需要消耗氢氧化钠m o:,则需要2 m o:过氧化钠来生成:所以a=2,故B错误:C、含有镁离子和铝离子一共5m o l,所以消耗过氧化钠的蚩为5m 0:,在加上a=2,则b=7,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2 m o i,所以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2 m o l,完全将氢氧化铝溶解,消 耗I m o:的氢氧化钠,即 需 要I m o
23、:的过氧化钠来生成,所 以c=9,故C正确;D、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的检蛤常用焰色反应,故D正确。1 3.(2 0 1 8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前模拟检测)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酸性:碳酸苯酚B向(N H.t)&OS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Mn (N 0;i)2 溶液和1 滴A g N O:,溶液(作催化剂),微热,溶液变紫红色氧化性:葬废L Mn 0 JC将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素瓷片分解,得到的气体通入酸性K Mn O,溶液,溶液褪色分解产物中含乙烯D取 5 m L 0.1 m o
24、 l l/,F e C L溶液,滴 力 口 5 滴 0.1 m o l L-,K I 溶液,振荡,再加入5 m L CCIB振荡,静置,取上层液体,向其中滴加K SC N溶液,显血红色。K I 和F e C L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答案】B【解析】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是挥发出的HC1和苯酚钠反应,应先除去CO?中混有的HC1,再通入所以苯酚钠溶液中,所以该实验不能说明酸性:碳酸苯酚,故 A错误;B.向(NIh)2 s 2 0 H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Mn(N0 3 溶液,溶液变紫红色,说明生成了 Mn()J,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 Q 厂作
25、氧化剂,Mn O J 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氧化性:S20 2 Mn O,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C.不饱和燃使酸性K Mn O“溶液褪色,由现象可以知道,分解产物含烯煌,不一定为乙烯,故 C 错误;D.滴加5滴 0.1 m ol 溶液,2 0 滴约为1m L,氯化铁有剩余,则取出来的溶液中滴加K S CN溶液,显血红色,不能说明K I和 Fe CL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故 D 错误。14.(2 0 18 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 Ck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 0 B.用伯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考点 专题 20 物质 检验 拔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