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5篇.docx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23-09-11 08: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人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5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篇1 一、学生根本状况 四年级共有3个教学班,学生一百多人。学生上信息课的兴趣比拟高,在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根底上,学生已经根本把握了计算机的根底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承受力量有高有低,把握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学问、技能点把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5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画图的根本学问和技能,并对简单图形的画法,文件的保存与翻开,图形的简洁编辑作了讲解。有以下
2、特点: (1)教材贴近学生,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 (3)设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和讨论性课题。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画图”程序以及窗口的组成及各种绘图工具。 2.学会调整画板的大小以及把握“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运用“直线”和“曲线”工具画图。 4.把握利用“橡皮”和“撤销”命令来修改图画的操作技巧。 5.把握“矩形”和“圆角矩形”的画法和技巧。 6.把握“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绘画技巧。 7.把握“用颜色工具填充”和“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 8.把握使用“喷枪”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9.把握奇怪的“文字
3、”工具。 10.学会文件的“保存”和“翻开”的方法。 11.把握奇异的“放大”与“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12.把握复制图形与组合图形的方法。 13.把握对多变的图形的“翻转”操作。 14.把握图形水平与垂直拉伸、扭曲的使用方法。 15.把握设计贺卡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根本要求要明确,着重强调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量。 2.练习之前让学生充分地围绕主题谈一谈,说一说,让主题在学习的头脑中有深刻的印象。 3.注意作业评价,展现优秀作业。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状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并通过实际运用与操作,对于网络的作用有了新的熟悉,深刻地体会到网络的作用,以及自主性
4、、合作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以及与其它课程整合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大局部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忱与学习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1.进一步了解网络在其它课程的帮助性学习中的作用,并尝试进一步在其它课程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积极与其它课程教师探讨整合教学方法,努力使信息技术在为其它课程的效劳上做好文章。 2.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到校园网的重要性,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校园网的建立上来,更加关怀本校的校园网。 3.使学生了解一些根本的常用软件的作用以及根本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大纲中其它信息技术模块而作好预备工作。 4.更进一步地教会学生扫瞄网络以及利用网络进展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5、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他们对于网络根本法规、常识的熟悉;并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措施: 1.本学期除了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网络学问外,还要让他们了解如何守法、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从而更好的让网络帮忙他们猎取更多有用学问,并要学会如何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懂得如何在网络中爱护自己。 2.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进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展学习。 4.让学生们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5.利用网络查找课文想关的网上资源,让网络
6、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效劳。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篇3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熟悉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展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猎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展学习、进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还是任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开头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肯定的根底。对于文字输入我在上学的时候已经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
7、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殊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扫瞄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进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展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忙下使用通讯远距离猎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进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学科 融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