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绩效管理难题与道路探索.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党政绩效管理难题与道路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政绩效管理难题与道路探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党政绩效管理难题与道路探索 一、我国不同层次法律关于政府绩效治理的规定及剖析 (一)宪法关于政府绩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其次十七条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八十九条第十七款指出国务院行使“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的职权。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治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立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规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打算和
2、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这些规定明确了政府绩效治理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一切国家机关都是政府绩效治理的对象,绩效治理的途径是实行政府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我国其它关于绩效治理的立法应以此为根本依据和指导原则。 (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其它法律关于政府绩效的规定 公务员法第七条规定:“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意工作实绩。”第12条其次款规定:“公务员应当根据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仔细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制定的标准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对国家公务员的任用依据强调注意实绩,履行职责讲
3、求实效,做了指导性的规定,这些规定说明国家对绩效治理已经从部门机构逐步落实到工作人员,进一步详细化了。 (三)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制定、的标准性文件关于政府绩效的规定 财政部1999年公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章,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逐步完善国有资本金监管工作,促进强化企业鼓励与约束机制,有规划地建立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科学评判企业经营效绩。2023年公布的中心政府投资工程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对加强中心政府投资工程预算治理、提高投资效益、强化投资工程资金全过程监管进展标准。2023年财政部预算司讨论制定了中心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治理方法(试行),从财务的角度标准中心部门绩效
4、考评工作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这三者中,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章、中心政府投资工程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了政府作为投资人和全部者对企业经营绩效进展考评,以绩效考评为导向,促进企业有效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以经济绩效为重心实施的一种治理。而中心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治理方法(试行)是对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含武警部队)、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展考核评,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构造,标准预算资金安排,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是对政府部门工作进展绩效考核的标准性文件,绩效考核不仅限于经济效益
5、,还包括社会效益等。 (四)地方性法规关于政府绩效的规定 2023年初,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与中国人事科学讨论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家有关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哈尔滨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课题讨论。在反复征求市政府各部门和区县(市)的意见,并对初稿进展了屡次修改、调整后,条例(草案)于2023年12月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条例(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绩效治理和评估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草案,针对政府绩效治理的四个阶段(制定绩效规划、规划执行与日常监测、绩效评估、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与问责),明确区、县(市)人民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含政治建立、经济建立、社会建立、文化建立
6、、自身建立五个方面内容,市政府所属部门的绩效评估包含投入、产出、效果三个方面。哈尔滨市的绩效治理立法说明绩效治理开头由人治走向法治,实现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解决了绩效治理的内在动力问题,使绩效治理不再依靠于一把手或是主要领导的推动,政府绩效治理有了切实的制度保障。此外,河北省、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及广东省珠海市、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思明区以及甘肃省等很多地方都相继制定政府绩效治理规定,进展了绩效治理相关探究,为我国绩效治理的立法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供应了珍贵的阅历。 二、我国政府绩效治理面临的法律逆境 (一)缺乏高层次的特地立法 从各国的政府绩效治理的做法看,制度化、法治化是开展政府
7、绩效评估的前提和根底,也是当前世界众多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手段。美国克林顿政府1993年公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使得绩效评估制度渐渐深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当中,为政府改革的顺当实施供应了坚实的法律根底;英国布莱尔政府1997年出台了地方政府法及绩效审计手册,规定了地方政府必需实行最正确绩效评价制度,政府各部门每年都要进展绩效评估工作,必需设置特地的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以审计标准约束绩效治理,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1997年澳大利亚通过了公共效劳法案和财务治理与责任法案,完善了公共部门绩效的责任治理,健全了结果导向型的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考评机制,为联邦政府各部门制定了效劳标准,
8、为绩效考评供应了重要依据;日本于2023年制定了政府政策评估法,建立了多领域多指标的政府政策评价体系,规定了重要的决策在出台前都要进展必要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估。这些绩效评估的重要立法,使各国政府绩效评估和治理全面走上法治化轨道,有力地推动了绩效评估活动的安康进展。通过立法确立绩效评估与治理的权威性,使绩效评估与治理贯穿政府公共治理的整个过程,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常常化和制度化。 我国宪法、一般法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中对政府绩效治理虽有一些零散的、笼统的规定,但是和其它国家比拟,高层次的、系统性的、特地的政府绩效治理的法律还是欠缺,政府“职权法定”、“依法行政”目标虽然明确,但缺乏详细的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政 绩效 管理 难题 道路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