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docx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学问点1 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消失: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进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
2、的进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消失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缘由: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拟: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缘由及后果。 一样点: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都实行财产、安排公有制。 不同点: 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
3、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消失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 气候潮湿,地势平坦,日光充分,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供应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
4、拟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冲突,对后来印度社会的进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富强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兴旺;气候潮湿,相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到达全盛。 缘由:伯利克里进展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公民大会;鼓舞学术讨论,进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
5、典富强的表现 政治上, 奴隶制民主政治进展到顶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富强; 文化上 文化兴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进展线索 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完毕) (2)主要战斗及战役 布匿战斗(罗马迦太基) 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8.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进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届。现代奥
6、运会开头于1896年,每四年进行一届。2023年在希腊雅典进行,2023年在中国北京进行。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一世纪前后,消失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公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展大化改新。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3.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心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夫耕种,定期收税。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
7、阿拉伯国家。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5.伊斯兰教建立的作用:敬重一神“真主”安拉,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 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展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需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夫。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全部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大事: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
8、3世纪,教会建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纪,欧洲消失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锋利。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绽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进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有商人和银行家进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8.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闻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古代世界的战斗与制服 1.希波战斗:公元
9、前6世纪,古代伊朗地区建立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最终希腊战胜波斯,史称希波战斗。 为纪念希波战斗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进展起来,并掌握了希腊。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进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罗马帝国,屡次发动战斗。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布满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
10、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阔地区。 6.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甘英出访大秦。 东西方文化沟通的使者 1.阿拉伯数字:前身是印度梵文的字头文字(即:阿拉伯数字的制造者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欧洲。16世纪,与现在的写法根本全都。 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 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到中国元朝大都任官,游历中国大江南北,返回后完成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1.文字的消失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3000年)
11、,对以后字母文字产生重要影响;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苏美尔人(3000年),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纳,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了重大奉献。 字母文字腓尼基人(22个),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根底。 2. 世界三大宗教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1.古代科学家 阿基米德:发觉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创造螺旋式水车 亚里斯多德: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规律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古代文学家 荷马(古希腊):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俄底浦斯王。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阿拉丁和神灯。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
12、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之父 3.建筑特色 罗马式建筑 特点:拱顶、多梁柱、平面呈十字架形 如:麦加大清真寺 哥特式建筑 特点:高、直、尖和剧烈的向上感 如:巴黎圣母院 中国古典建筑 特点:中轴对称、层次清楚、主体突出 如:故宫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学问点2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抵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抵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 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受美国独立战斗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
13、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 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抵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敬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缘由):涂油子弹大事 3、领导力气: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出色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
14、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 (1)背景(缘由):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进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政治:加强中心集权,设参政院。 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置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需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绩提拔。 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 积极:
15、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预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进展的障碍。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a.俄国农奴制严峻阻碍了俄国经济的进展(根本缘由) b.克里米亚战斗惨败,激化了社会冲突 (直接缘由) 2、目的:稳固统治、缓和阶级冲突、避开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转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5、意义: (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消失
16、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进展道路。 (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加仍旧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展。农夫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3课 美国内战 南北战斗(1861-1865) 一、南北冲突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双方冲突:关税(北方盼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存) 二、内战爆发 1、缘由 (1)根本缘由: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直接缘由(导火线):林肯中选美国总统。 2、开头: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三、北方
17、的成功转折 1、扭转战局: (1)1862年宅地法,鼓舞农夫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久获得自由 (2)作用:调动农夫、黑人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 2、成功:1865年南北战斗以北方成功而告终。林肯遇刺。 3、影响: 是美国历史上其次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去除了资本主义进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快速进展制造了条件。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缘由: (1)根本缘由: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进展。 (2)直接缘由(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18、的入侵(黑船大事),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冲突。 2、倒幕运动(前提) 王政复古政变。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完毕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二、明治维新 1、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心集权。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进展近代经济。 (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 (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局限性:保存大量封建剩余,军国主义颜
19、色深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其次单元 其次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技文化 第5课 其次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月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3、特点:科学讨论与工业生产严密结合 二、主要成果: 人物 国籍 荣誉 成果 爱迪生 美国 创造大王 创造诸多家电(白炽灯泡等),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卡尔本茨 德国 汽车之父 创造内燃机汽车 亨利福特 美国 汽车大王 首次采纳流水线生产方式 莱特兄弟 美国 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胜利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奥托 德国 煤气内燃机 戴姆勒 德国 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狄塞尔 德国 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冯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历史 复习资料 汇总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