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包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文章所包含的为人处事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27课父子骑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故事?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告知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比方前几天我们学习的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你还知道哪些? 2、那么这篇寓言
2、故事又会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课。 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父子俩在回家的途中都遇到了哪些人?并用不同符号勾画出这些人说话。(出示课件) 2、指名答复,父子俩回家途中遇到了哪些人? 3、他们对父子二人骑不骑驴有什么看法?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 三、精读课文 1、沟通老先生说的话 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老先生说的话自由读一遍,哪位同学情愿把老先生说的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父子俩牵着驴,一位老先生观察了哈哈大笑说:) (1)什么样的笑才是哈哈大笑?生表演哈哈大笑。 (2)老先生观察了父子俩牵着毛驴,为什么会哈哈大笑呢?(他笑父子二人太笨,有
3、驴不骑,竟然牵着走) (3)你认为他这种笑是一种什么笑?(称赞)你怎样理解“竟然”? (4)老先生觉得父子二人怎么做才是在他意料之中呢?(人骑着驴走) 小结:老先生觉得,驴就是为人效劳的,人不能牵着驴走,应当骑着驴走。而现在呢?却是父子牵着驴走,出乎老先生的意料,所以老先生称赞他们父子俩太笨。 (5)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6)听了老先生的话,父亲怎样想,又怎样做了呢?指名读(儿子骑驴,板书) (7)“便”说明什么?(父亲不假思考就听从了老先生的话) 过渡:儿子骑驴,父亲走路,他们开快乐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可没走多远遇见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怎么说呢? 2、沟通老奶奶说的话 (1)指名读
4、老奶奶说的话 (儿子骑驴,父亲走路,一位老奶奶观察了忍不住说:) (2)“孝”是什么意思?作为孩子,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孝? (3)老奶奶观察儿子骑驴,父亲走路,她就觉得这是什么?(儿子不孝)所以老奶奶就忍不住说 (4)你觉得老奶奶的话应当读出什么语气?(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5)听了老奶奶的话,父亲又怎样想怎样做了呢?(板书:父亲骑驴) 过渡:这对父子呀,牵着驴走,老先生笑他们笨;让儿子骑驴,父亲走路,又受到了老奶奶的指责,现在听从老奶奶的话,父亲骑驴,儿子走路,他们总该走到家了吧!他们到家了吗?又遇到了谁?她又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呢? 3、沟通年轻妈妈的话 (1)齐读年轻妈妈的话
5、(父亲骑驴,儿子走路,一位年轻妈妈观察了大声说:) (2)年轻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她怀里抱着孩子,她爱自己的孩子,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说的) (3)年轻妈妈的话,父亲觉得有道理吗?所以这次打算(父子骑驴,板书) 过渡:这次父子骑驴,再不会有人说了!总该到家了吧!可没想到,又遇见了一群孩子,这群孩子怎么说? 4、沟通孩子们说的话 (1)请男同学把孩子们说的话齐读一遍。 (父子骑驴,一群孩子观察了指教导点说:) (2)表演读。(理解“指教导点”的意思。) (3)听了这群孩子的话,父亲怎么想?(真是左右犯难啊!板书) (4)是啊!这么多人,这么多意见,而且觉得都有道理,父亲左右犯难,不知如何是好
6、。假如是你和家人一起牵着毛驴回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起争论争论) 沟通汇报 (5)父亲最终的打算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父亲的话。 (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主见”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 (6)现在父亲最终下决心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快欢乐乐地回家了。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的这句话吗? 5、从这个寓言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要有主见) 四、联系实际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让你左右犯难,拿不定办法的事呢?最终怎样解决了? 五、总结升华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讲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
7、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了老先生、老太太、抱小孩的妈妈和一群孩子的四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终最终明白“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洁,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足,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一听。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当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当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时间 12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简介毛驴,教学“驴”,随着教师的板书一起书空,读准音。 2、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2、标出段的序号。 3、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二)反应。 1、学习生字。 “孝”和“教”比拟,“狠”和“很”比拟,“抖”和“科”比拟。 读以下词语: 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颤抖 2、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2)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3)年轻的母
9、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教导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颤抖了!” 3、抽读课文,随时订正读音。 (三)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 其次课时 一、回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 二、研读文本 (一)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小孩的话。 (二)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 抓住不同的人说话时不同的神态来指导。如:“哈哈大笑”“大声”“指
10、教导点”。 (三)父亲听了他们每个人的话,各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理解最终父亲下决心说的话。 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1、“主见”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 2、现在父亲最终下决心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快欢乐乐地回家了。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的这句话吗? 3、在平常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4、小结:是的,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 2、依据课文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规划,要细心,要
11、依据实际状况处理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依据旁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规划,要细心,要依据实际状况处理事情。理解“妈妈”不直接提示威尔逊的用意。 教学预备 本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新课 1、读课文题目,质疑:读了课文题目,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2、是呀,一般写出游的文章都重在写出游的过程,可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赶快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学习,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特定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或依据生活积存学习字词。 2、学生
12、汇报、沟通学习的收获。 3、抽生试读课文,在评价中正音。 4、这篇写出游的文章重点写了什么?(出游前的预备、出游的结果、出游给威尔逊带来的启发) 三、利用旁批,理解课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13段,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 2、沟通读后知道的内容。你觉得威尔逊是个什么样的少年?(自信、聪慧、独立,又有些马虎)试着把自己的体会批到书上相应的地方。 3、你有什么疑问吗?如:妈妈发觉威尔逊没有带齐东西为什么不直接提示他?她不担忧孩子冷吗? 4、师:是呀,这也是书上旁批的问题,今后我们读书也可以学着这样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批下来。 5、带着这些问题,自读后面的段落,读后小组内争论争论。 6、集体沟通,明白
13、妈妈的用意,把自己的理解批到书上。(妈妈是想让孩子尝试“失误”以及“失误”带来的教训,由于亲身经受,比包办代替、口头说教更有效果) 7、这次出游毕竟让威尔逊有什么收获呢?沟通威尔逊明白的两个道理。 小结:小小的失误,让威尔逊明白了做事要有规划,要依据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这次出游的收获真不小呀! 8、请大家再读读第412段,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适时指导朗读。 9、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深化熟悉 1、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感想?(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依据实际,跟爸爸妈妈商议,拟订一份家庭郊游规划。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
14、们是怎样做地球清洁工的,有对自然、对生物观看探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与小伙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知道故事里讲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样做地球清洁工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 1、精确海鸥、鲫鱼、乌鸦、蚯蚓、屎壳郎的图片及课件。 2、预备一张聘请通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清洁工是干什么的吗?是啊!正是有了清洁工,我们才能生活在洁净、舒适的环境中,他们的功绩真大啊!其实,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好多动物清洁工呢!它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为地球的环境作出了奉献。学了地球清
15、洁工这篇课文,你肯定会大开眼界的。(板书课题:地球的清洁工)生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读通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助读课文,相互订正。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读课文,选角色。 教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都有哪些小动物想当清洁工啊? (学生边说,教师边将这些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课文中除了写这几个动物前来应聘外,还写了一个动物,是谁?它是干什么的?(大猩猩,它是主考官) 教师:看来这次聘请会由它来负责。动物们能不能被环境爱护站聘请上,由它说了算。这么多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