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钳工基础知识.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拆卸、装配、修理根底学问装配的根底学问1.装配的概念(1) 装配:依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假设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假设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把已经加工好,并阅历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 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2) 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整个装配过程要按次序进行。(3) 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4) 装配的三要素:定位、支撑、夹紧。2、装配工作的根本要求(1)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开关外形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票有无变形、损坏等,防止错装。(2) 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
2、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机敏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3) 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外表,必需保证有足够的润滑、假设有油路,必需畅通。(4) 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5) 试车前,应检查各个部件连接的牢靠性,各操纵手柄是否机敏和手柄位置是否在适宜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压)到调高速(压)逐步进展。3、装配图的主要内容(1) 图形,能表达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相互位置关系和工作原理的一组视图。(2) 尺寸,表达零件之间的协作和位置尺寸及安装的必要尺寸等。(3)技术要求,对于装配、调整、检验等有关技术要求。(4)标题栏和明细表4、装配夹具指在装配过程中用来对
3、零件加外力,使其获得牢靠瓣工艺装备。5、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5.1、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预备工作)。(1)、争辩和生疏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联接方法。(2)、确定装配方法。(3)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挨次。(4) 选择预备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等。(5) 制定装配工艺卡片。5.2、装配过程(1)、部件装配: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叫部件装配。(2)、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装配。5.3、调整、精度检验(1) 、调整工作就是调整零件或机构部件的相互位置,协作间隙, 结合松紧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性能)。(2) 、精度检验就是用检测工具,对产品的工作精
4、度、几何精度进展检验,直至到达技术要求为止。5.4 、喷漆、防护、扫尾、装箱等(1)、喷漆是为子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表美观。(2)、涂油是使产品工作外表和零件的已加工外表不生锈。(3)扫尾是前期工作的检查确认,使之最终完整,符合要求。(4)、装箱是产品的保管,待发运。5.5 、装配前,清理和清洗零件的意义在装配过程中,必需保证没有杂质留在零件或部件中,否则,就会快速磨损机器的磨擦外表,严峻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清理和清洗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轴承周密协作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别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重要。5.6 装配
5、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1)、装配前,去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铁锈、切屑、油污及其他污物。(2)、装配后,去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如配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运行等产生的金属微粒及其他污物。拆卸工作的要求1、机器拆卸工作,应按其构造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挨次,以免先后倒置,或贪图省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的损伤或变形。2、拆卸的挨次,应与装配的挨次相反。3、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需保证对合格零件不会发生损伤,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的工件的工作外表上敲击。4、拆卸时,零件的旋松方向必需区分清楚。5、拆下的零件必需有次序,有规章地放好,并按原来构造
6、套在一起,协作件上做记号,以免搞乱。对丝杠、长轴零件必需将下确放置,防止变形。螺栓、螺母1、螺栓、螺母的作用一般螺栓连接时承受结实连接。螺栓结实的目的是增加连接的刚性、严密性和防松力量,提高受拉螺栓的疲乏强度,增大连接中受剪螺栓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递载荷的力量。结实前预备螺栓装配前,应检查被连接件与螺栓、螺母接触的平面,是否与螺栓孔垂直;同时还应检查螺栓与螺母协作的松紧程度。结实多个螺栓成组的,装配时应先将全部螺栓拧上螺母,为使成组螺栓到达均匀结实的要求,不得一次将螺母完全拧紧,必需分成几次,并每次按挨次拧紧到同一程度,直至完全结实。螺母结实后,螺栓末端应露出螺母外 1.55 个螺距。2、螺栓
7、等级分类(1)螺栓机械性能等级可分为:3.6、4.6、4.8、5.6、5.8、6.8、8.8、9.8、10.9、12.9 共 10 共性能等级。(2)等级分类中数值的表示(n、m); 小数点前表示:抗拉强度 n100MPa 小数点后表示:屈强比 0.m例:4.8 级螺栓:4 表示抗拉强度是 4*100=400mpa8 表示屈服强度是 400*0.8=320mpa注: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断裂前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屈服强度:材料开头产生宏观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屈强比: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强度换算:1mpa=10.1972kgf/cm22.拧紧成组螺栓、螺母的方法 (1)“一”型排
8、开的螺栓、螺母拧紧方法:应按从中间向两边均匀拧紧。(2)矩形排列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法:先分别拧中间对称位置的,然后向长方形两边扩展,并分两次以上拧紧。(3)圆形排列的成组螺栓、螺母的拧紧方法:按逆时针方向拧紧,不要一次拧紧、须 23 次拧紧。3.螺纹锁固剂的使用保用方法(1)通孔(螺栓、螺母)在螺栓和螺母啮合处滴几滴胶液,拧入,上紧至规定力矩。(2)、盲孔(螺钉)滴几滴锁固胶到内螺纹孔底,再滴几滴锁固胶到螺钉的螺纹上,拧紧至规定力矩。3、使用过螺纹锁固剂零件的撤除一般溶剂不能渗入接头来分解螺纹锁固剂,只能使用手工工具拆卸零件,操作可在室温下进展,也可将组件加热至 250左右、再进展拆卸。处于
9、固化状态下的热固性塑料在高温下会变脆,从而使零件简洁拆分。可使用甲乙酮和二氯甲烷等溶剂来去除拆卸后零件上残留的螺纹锁固剂。轴承的安装轴承的安装不正确,会消灭卡住,温度过高,导致轴承早期损坏。因而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1、轴承的装配前留意事项(1)轴承的预备由于轴承经过防锈处理并加以包装,因此不到临安装前不要翻开包装。另外,轴承上涂布的防锈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承或充填润滑脂的轴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但对于仪表用轴承或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清洁的清洗油将防锈油洗去,这时轴承简洁生锈不行长时间放置。(2)、轴与外壳的检验清洗轴承与外壳,确认无伤痕或
10、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壳内确定不得有研磨剂、型砂、切屑等。其次检验轴与外壳的尺寸、外形和加工质量是否与图纸符合。安装轴承前,在检验合格的轴与外壳的各协作面涂布机械油。2.轴承的安装方法:轴承的安装应依据轴承构造,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协作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协作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承受的如下方法:(1) 压入协作:轴承内圈与轴是紧协作,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协作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 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劲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
11、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是紧协作,内圈与轴为较松协作时,可将轴承先压入小于座孔的走私直径。假设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协作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构造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2) 加热协作: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协作转变为松协作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活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 80- 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展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协作时,承受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开协作面受到擦伤。(4)分清轴承的紧环和松环(依据轴承内径大小推断,孔径相差0.10.5mm)。分清机构的静止(即不发生运动的部件,主要是指装配体)。无论什么状况,轴承的松环始终应靠在静止件的端面上。4、检验轴承安装尖进展旋转试验,首先用于旋转轴或轴承箱,假设无特别,便以动力进展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状况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测噪音、振动及温升,觉察特别,应停顿运转并检查。运转试验正常后可交付使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