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总结去年,规划今年,是马上开幕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最主要的议题。世界经济强体一片衰退的冲击波荡漾全球,我国经济逆风而上连续在适度快速增长的平台上前行。经受了抵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机体的免疫力、反抗力进一步增加了。然而,我们不仅面临外患,同时还存在着内忧,忧患意识不行无。 扩张型财政政策流露长期化倾向 1998年开头,我国政府财政政策由紧缩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根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扩张型财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政策效应是明显的。但是,现在本应淡
2、出和转型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却消失了长期化的趋势,经济快速增长染上了对扩张政策的依靠症,而埋伏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却使扩张政策难以为继。这是当前政策选择面临的一道难题。 2023年,GDP增长7.3,比上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季减缓趋势,经济整体增幅下降的态势说明扩张政策的效应在递减;国有企业在根本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之后,脱困的本钱和代价尚未消化,又消失效益回落,利润增幅持续下滑,局部企业脱困后又返困,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国有单位的投资靠国债支持连续上升与非国有单位投资乏力形成反差,说明除了政府国债投资之外,各类市场主体的自我积存机制依旧乏力;物价由低速上升转为全面回落,去年零售物价下降0.8,
3、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下降1.2,生活资料出厂价下降1.5;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度加大,去年下岗未能再就业的职工近600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23个百分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增加农夫消费、启动农村市场乏力,制约农夫增收的诸多因素仍旧存在;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埋伏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 回忆2023年,瞻望2023年,对今年经济进展和对策,似应作出以下几点熟悉: 连续4年实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增幅下滑的态势得到遏制,并为今后经济增长和进展制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放松银根的政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它好比一剂强心针,不行能带来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增长
4、,为经济长期进展埋下隐患。巨额的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货币超经济发行,最终势必酿成严峻的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如俄罗斯20世纪90年月),或者导致经济滞胀(如20世纪70年月西方国家)。所以,任何一位明智的当政者都不会长期推行扩张性政策。 20世纪90年月初,我国一度财政放开国库花钱,银行开足马力印发钞票,由此酿成的苦果至今还没有消化完毕。财政长期入不敷出,赤字居高不下,社保基金缺口巨大,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居民储蓄超常增长等,这些因素都给经济投下了通货膨胀的阴影。现在人们之所以没有看到它的现实威逼,是由于出台的改革措施强制地遏制了购置力的需求变现,把收入锁进银行的保险柜
5、;是由于贫困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购置力的需求缺乏的冲突。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不能兼顾推动经济增长和化解经济风险时,应当适时地把重点转向后者,决不能为保临时增长而牺牲长远进展。 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消失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靠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旧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消失了长期化的危急倾向。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说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 莫追随兴旺国家进入“消费社会” 经济学常识告知我们,生产打算消费,但生产归根究竟是为了消费、依靠消费。近代工业革命飞
6、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消费资料极大丰富。二战后,西方兴旺国家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0;#0;以富有者无克制的物欲满意为宗旨,奉行物质消费至上主义;超越生产和消费的力量,以牺牲环境和铺张资源为代价#0;#0;“现代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正像传染病一样向进展中国家扩散和扩,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害。 中国GDP总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GDP总量的3.6,美国占32.6;中国人均GDP不到900美元,不到全球人均GDP的1/5。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居第39名,美国居第2名。 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为世界
7、第十大贸易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出口占5.4,进口占3.2。 中国靠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1/6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民的温饱。但是,现在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处于肯定贫困状态,假如根据联合国的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则要多得多。在城镇,已经消失了一个相对稳定、人数众多的贫困阶层,包括600多万下岗职工、600多万失业人口,还有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和工资的退休职工和乡村教师。城镇中缺房和无房户上百万,大量危房、贫民窟亟待改造。城乡居民缺医少药。 虽曾为文明古国,但中国现在的文化教育事业进展状况令人发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甚至低于最不兴旺国家。虽然实
8、行了9年义务教育制度,农村教育却还要靠“盼望工程”支撑,政府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拨款仍未到达教育法规定的标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仅为2.1,文盲高达8507万人。用于讨论与开发的经费严峻缺乏,占GDP的比重不到1(日本为2.88,美国为2.44,韩国为2.29)。 我国是农夫占人口肯定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至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劳动生产率低下,2/3的劳动力困在人均1.5亩耕地上,由于农业现代化步履困难,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元,仅蔬菜水果因缺少保鲜设备一年就损失800多亿元。 现代工业的建立和进展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50年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