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上下教案中班认识上下教案小班(14篇).docx
《认识上下教案中班认识上下教案小班(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上下教案中班认识上下教案小班(14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认识上下教案中班认识上下教案小班(14篇)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一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熟悉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嬉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4、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一、1、表演故事:懒散的猴子,教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散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
2、:“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晰地区分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1、谈论: a、你观察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教师小
3、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嬉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嬉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教师的带着下做嬉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嬉戏进展二、三次,小结,嬉戏完毕。 四、活动延长: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连续做嬉戏。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二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就要到了,我们也为孩子预备了一系列关于植树节的活动,为的是让孩子能够真
4、正程度上的意识到植树节究竟是什么?它是多少号?它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谈话、种植、嬉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熟悉,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舞幼儿与同伴相互合作、激发他们爱惜树木及喜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晨间谈话 植树节的时间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二、利用午餐后时间 1、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好处)净化空气、调整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四、种树 激发幼儿参加种树的兴趣 1、教师要告知幼儿那些东西我们种植在外面,不要去轻易动它,每天来幼儿园
5、早的小朋友可以给自己的种植物浇水,比比看谁的种植物长的最高,最好 2、教师带着班上的幼儿,一起去种植地,要留意些什么? 3、师生共同参观班年级组的种植地。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三 (一)认知目标 1.进一步稳固幼儿对上下方位词的熟悉。 2.教幼儿学用“x x在x x的上面(下面)”的句式说短句。 (二)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汉字“上”、“下”,培育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1.图片“柜子”、“小鸟和老鼠”、“动物楼房”各一幅,“上”、“下”字卡若干。 2.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美丽的房子) 学问阅历预备有肯定的方位概念。 1.教师扮演小狗和小兔吵架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帮它们分清
6、上下,并用手势表示出来,学习汉字“上”、“下”。 2.出示图1、图2,让幼儿辨别上下,请幼儿讲出自己是怎样分的,让幼儿知道要有两样东西相互比拟才能分出上下。 3.出示图3,请幼儿帮小动物分上下,并摆上字卡。让幼儿明白小猫相对小熊在下面,相对于小猪则在上面,即一样东西相对于不同位置的不同东西,它的上下关系也会转变。 4.看录像稳固对上下方位的熟悉。 5.嬉戏:“看谁做得对”。请幼儿按教师要求,做有关“上”、“下”的动作,如举起手,放下手等。 6.识辨课室各物品摆放的上下位置。 安康:协作做向上跳和蹲下等动作。 艺术:画出树上和树下的小动物。 科学:学习上和下的空间方位。 辨别各物品的上下位置。
7、在各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字卡。 家长留意强调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物体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上下关系。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四 1.让幼儿熟悉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月、小月和平月,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幼儿的学问面,提高熟悉力量,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1.日历一张 2.回答下列问题的卡片若干张。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出示 教师把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知道这就是“日历”。 二.熟悉日历。
8、 1.依据幼儿的生活阅历,让幼儿识别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每一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并告知幼儿一年中全部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幼儿看黑板上的日历,回答下列问题: a.一个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答复) b.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缘由吗?师讲故事后小结:此日历使用至今,规定为一月,二月平,(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3.连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格内,第一排字说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头,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9、)。要求幼儿想想今日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答复,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答复,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三.幼儿尝试看日历。 1.给每组幼儿发一张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说出日期,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几次后二人互换。 2.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教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了一岁。师问:2
10、0xx年你们有多了?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四.稳固提问: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几天? 答复完后,再让局部幼儿上来抽教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答复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五.各种日历展览。告知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外形,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机上也有日历。 最终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美丽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爱哪一种。 活动延长: 1.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
11、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幼儿园时,轮番撕下一张,知道今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五 :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 2、学会区分上下。 3、能区分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水杯、球、玩具架一个、玩具娃娃2个、玩具若干。 1、导入:嬉戏“藏猫猫”,引出主题。 (1)教师事先布置场景:一张桌子,桌上放一个玩具娃娃,桌下一个玩具娃娃,并用布盖住。 (2)请幼儿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儿猜想。) (3)教师小结:一个娃娃藏在桌上,一个娃娃藏在桌下。 2、通过嬉戏“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师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
1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并说说,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请个别幼儿说自己的观看结果,师幼共同检验结果。 3、通过嬉戏“我会放玩具”,进一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师展现玩具架,和幼儿一同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师对幼儿的玩具摆放结果,进展检验。 4、自由取玩具,学会区分上下。 请幼儿从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一教师处,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5、感知活动室内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舞幼儿发觉活动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户外活动时,带着幼儿排队玩滑梯,引
13、导幼儿说出谁在滑梯上面?谁在滑梯下面?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六 熟悉上下是学前班中班数学课本的一个内容,只要让幼儿通过观看、操作对上下的空间方位有个初步的感知熟悉。 1、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嬉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上下”进展简洁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ppt课件、歌曲生日欢乐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贴图、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画有柜子的a4纸、水果贴纸) 依据的思维的详细形象性这一特点,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主要让幼儿通过观看、嬉戏、操作等方法,来帮忙幼儿理解上、下方位。 重点:感受
14、上下空间方位; 难点:能清晰的用“上下”进展简洁的描述;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给大树爷爷过生日; 教师课件出示大树图片,相继出示老鹰、小兔、小松鼠、引导幼儿观看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鹰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一)幼儿依据教师的要求,观看课件,比拟小动物的位置,用语言精确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鹰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儿留意,引出活动主题; (二)引导幼儿熟悉上、下方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说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师播放歌曲、与
15、幼儿一起唱生日歌,为大树爷爷庆祝生日; (二)熟悉上、下 1、观看课件,精确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儿观看,说诞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运用实物,以详细的形象向幼儿展现上、下方位,易于幼儿理解。 (三)嬉戏:鼻子、眼睛、嘴巴 以嬉戏的方式稳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熟悉 (四)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稳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熟悉。 1、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2、指名让幼儿上台汇报,检查幼儿对学问的把握状况; (四)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稳固 1、幼儿摆放实物,把大树爷爷的生日礼物放到柜子里; 2、个别幼儿到讲台展现自己的成果,并说一说自
16、己把这些礼物分别放在什么地方。加强、稳固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七 1、在嬉戏、观看、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方位。(重点) 2、愿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嬉戏的欢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得意的一面呈现出来。 4、让幼儿能在集风光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嬉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嬉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相互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师:“瞧,其他的小猫观察刚
17、刚的小猫玩捉迷藏的嬉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嬉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争论描述小猫隐藏的方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示幼儿轻轻涂,留意画面干净。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看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看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评出谁是遵守操
18、作规章的?表扬画面干净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舞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看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小百科:上下,常用词语,情愿指方向上方和下方。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也许、凹凸之意。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八 1、能区分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嬉戏的欢乐。 能区分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
19、、师生共同探究。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3、幼儿感知上下的方位。 师:“大灰狼明天要开一个玩具店,可是货架上的东西还没有摆上去,谁能来帮帮大灰狼呀? 4、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请幼儿将玩具放入货物架中。(幼儿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对性。 小结:在表述物体的位置时肯定要说完整的话,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 三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 四:做嬉戏。(上拍拍
20、,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熟悉上下教案中班 熟悉上下教案小班篇九 1、能去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并会用方位词表达。 感知物体的相对性。 1、大树背景图一幅、桌子一张、床单一张。 2、图片: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图片。 (一)嬉戏导入:看谁最快。让幼儿初步感知上下。 师:今日我带来了一个好玩的嬉戏,他的名字叫做看谁最快: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放在桌子上,小手放在椅子下,小手放在小脚下,小手放在小腿上。 (二)用“捉迷藏嬉戏”,引导幼儿学会用上下方位词,表达物体的上下关系。 1、师:看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上下 教案 中班 小班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