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教案汇总《诗经》教案(六篇).docx
《诗经教案汇总《诗经》教案(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教案汇总《诗经》教案(六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诗经教案汇总诗经教案(六篇)有关诗经教案汇总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憧憬追求美妙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及诗经的表现手法。 3.把握以下字、词的音和义: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坻、埘、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把握诵读的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鉴赏、背诵、争论、比拟。 媒体设计 图片、音乐、录音。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日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
2、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局部,“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顺敦厚”,诗经在古代始终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解释,扫除文字障碍,可采纳投影。 雎鸠(ji):一种水鸟。 窈窕(yotio):文雅美妙的样子。 逑(qi):配偶。 荇(x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mi):这里指时
3、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nji):芦苇。 唏(x):干。 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s):水边。 埘(sh):在墙壁上做成的鸡窝。 (hu):相聚、相见。桀:通“橛”,为栖鸡做的木架。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题目取自于句首。 根本句式是四言。 采纳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转变。 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漂亮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漂亮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行即,饱含无限情意。 君子于役写妻子思念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 四、布置作业 熟
4、读全文,口译全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详细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漂亮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顽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心”、“宛
5、在水中坻”、“宛在水中”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行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很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行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唯恐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陈风月出) 南有乔木,不行休思。汉有游女,不行求思。汉之广兮,不行泳思。江之永兮,不行方思。 (周南汉广) 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闹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6、!”“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表达了一个妻子对行役无期不能归家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国风中也有相当一局部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的诗,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诗中表达了对于参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社会中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斗,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心情也是哀怨为主,几乎没有生气。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抑制的,又是真实的。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
7、雎和鸠,也可以比方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早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寻找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君子于役里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以黄昏牛羊归家的情景为背景,渲染妻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4.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根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拟平稳的、简洁的。 (2)常采纳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转变。 蒹葭全篇3
8、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密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行及的苦痛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好像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状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章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漂亮的自然。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小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漂亮,“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
9、)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密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诗经三首教学设计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全部,请注明出处! 有关诗经教案汇总二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了解诗经的根本学问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力量目标: 在熟读成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形象思维力量。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力量。 3、德育目
10、标: 正确熟悉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妙爱情的追求和憧憬。 【教学重点】 1、制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仆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争论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日,我们将在灿烂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一颗最遥远但又最光明的星斗诗经,来一同观赏她那雍荣高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二、资
11、料助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局部。风又叫国风,共160篇,是各地的歌谣,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局部。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状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
12、?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天地,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 睢鸠(jji)一种水鸟。 窈窕(yo tio):文雅美妙的样子。 逑(qi):配偶。 荇莱(x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 m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o):选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
13、子好逑统摄全文。其次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欢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气氛。 4、学生结合解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关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荇菜
14、,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漂亮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消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确实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
15、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详细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绽开争论沟通。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现: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憧憬着那位漂亮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抱负的配偶。 板书: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记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到达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16、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消失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喧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将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 琴瑟友之亲切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喧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展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日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憧憬,既深刻微小,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肯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仆人公鲜亮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纳了什
17、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一样,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纳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 诗经的形式根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一样,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诗经的表
18、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拟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方,女仆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绽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学生争论、沟通。 生1:我认为它是兴,由于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 生2:我认为是比,由于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仆人公把自己
19、和梦想中的她比作挚鸟。 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辩。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方、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解释,串解大意。 其次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电视连续剧的一首插曲,依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日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
20、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亮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漫,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仿佛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闹而急迫地寻找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似乎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行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伤心苦,不行言状。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入境,体会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示学生留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订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检查字词把握状况。 指名给以下词语中粗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涘 5、学生结合解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尝。在译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教案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