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从而激发其爱惜树木,爱护自然,喜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把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预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日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看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宠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
2、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索,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奇妙,请同学们带着宠爱柳树,喜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抄古诗试背 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 16、找骆驼 左脚跛 左驮蜜 右驮米 观看所得 果真找到 缺了一颗牙 练习课 9周3节
3、 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复习相关的语文根底学问。3、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 教学重难点:复习相关的语文根底学问。 教学过程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 蜂(蜜密) 脚(印映) 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老人的依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适宜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纳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
4、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颜色”“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异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受”和“梦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进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奇妙,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进展,赞美了人类美妙安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亲密联系,与学生身心进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育喜爱祖国、喜爱家乡、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共性
5、,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抱负,崇尚科学,为了实现抱负而努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辬和任务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严密协作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宠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存,加强语文根底学问的学习和使用,促 使学生逐步把握最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学问面,逐步提高阅读力量。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晰明白地叙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进展语言力量的同时进展思维力量,又能培育学生安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5通过“初显身手”的
6、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看四周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舞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制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 语文学问和力量解决简洁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 1、要连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留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常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干净,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熟悉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熟悉,开头总是模糊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展,熟悉逐步到达清楚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解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 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把握词语的状况。 3、要连续指导学生学会
7、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舞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辬出疑问; 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展默读思索的学生。 4、留意语文的实践性,细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争论,尝试运用语文学问和力量解决简洁的问题。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看发觉。 3、学习在生活中积存谚语。 教学重难点:在生活中积存谚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觉
8、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相互检查。 2、认真观看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觉了什么? 3、沟通观看后的发觉,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现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熟悉“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把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扑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决坚韧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人: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说
9、的就是清代大画家郑燮的故事。他可喜爱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教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日教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熟悉的字。(教师进展巡察,提示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读诗悟情 1、观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
10、读。 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似乎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可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熬煎?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对比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你喜爱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
11、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沟通好的背诗方法。 四、课后延长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读(梅花)。下次课大家来沟通学习体会。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6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局部。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熟悉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局部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
12、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材连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看、绚烂的中华文化、壮美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表达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我的发觉”“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现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
13、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提倡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4、改良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改良“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6、留意表达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三维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喜爱;了解祖国壮美的山河、富裕的物产,培育喜爱祖国、喜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骄傲感;学习革命首领、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进展语言力量
14、的同时,培育学生留心观看、擅长思索的力量。 1 2熟悉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熟悉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力量。开头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连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头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存课文中的美丽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育读书看报的
15、习惯,保藏并与同学沟通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共享习作的欢乐。 12叙述故事做到详细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叙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晰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看大自然、观看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看所得。 四、单元教学规划 (一)单元三维目标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把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其次单元:名人故事 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把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
16、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妙的品质。;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晰,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仔细;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局部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存,体会秋2 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妙。 第四单元:细心观看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
17、读写56背诵局部课文;初步培育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看方法;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写一则观看日记。 第五单元:绚烂的中华文化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局部课文;让学生熟悉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制造天地的一些奇妙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绚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拍案叫绝;让学生沟通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读背表达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现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六单元:壮美的祖国山河 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
18、写36感受祖国的漂亮和富裕;背诵局部课文;“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指导学生把握一些积存语言的方法。 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背诵局部课文;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连续培育积存语言的习惯。 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局部课文;引导学生发觉: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爱,生活肯定会变得更美妙。(二)单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1-2第一单元15-1711-12第六单元12-133-4
19、其次单元13-1513-14第七单元13-155-6第三单元12-1415-16第八单元13-157-8第四单元12-1417-18总复习、期末考试 9-10第五单元15-17 五、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名人故事会 3.秋天的欢乐 4.观看中的发觉 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6.自编童话故事 第一单元教材规划 第一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主题,由四篇课 文和语文园地一组成,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表达了我 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叙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拘束、
20、欢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看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喜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布满了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地。 3、理解战斗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终生活的喜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育学生对祖国文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
21、地。 教学预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斗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一)相机导入,提醒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参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斗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斗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 (二)复习方法,沟通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表达)。 2、沟通资料: (1)介绍。 (2)明确背景。 (三)争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尝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
22、,体会诗情。 思索: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存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学问。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尝。(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一)解决书后练习题,比照本课两首描写战斗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
23、多数古人选择战斗题材写诗的缘由。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长。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斗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斗的古诗。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8 学习目标 1、培育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创造和发觉的故事。 3、乐于观看,参加口语交际活动,并愿意把观看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参加口语交际活动,并愿意把观看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 先从两个观看嬉戏入手的,第一个嬉戏是观看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洁说说理由。其次个嬉戏观看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教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晰地表达、
24、仔细地倾听的力量。 2、教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看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叙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表达,不能用动作来教导,男同学要依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晰地表达、仔细倾听的力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示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晰?”“谁还要补充?”“依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洁地说说自己的发觉,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教师安排小组沟通,要求用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觉。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觉。其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精确、不标准的地方进展订正。 4、在小组汇报的根底
25、上,教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觉?”,学生纷纷答复,教师从中选择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围着这些感兴趣的发觉,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最终一个环节是教师出示一个现场观看的情景,让学生观看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觉了什么?观看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精确。然后再观看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lO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
26、亲近自然、喜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1O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学习第1节、第5节。)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CAI,在美丽的画面和严厉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气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气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连续学习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1)播放:你从诗中
27、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沟通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争论沟通,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是依据自己的观看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强健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28、。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盛 出示茂盛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看、感受大自然的漂亮。 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漂亮!”“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好像看到了这位和气的巨人,他也做嬉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嬉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
29、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l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局部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相互沟通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竞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终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一样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依据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美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共性的朗读赐予鼓舞,对学生动情的朗读赐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肯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奇妙。大地这位和气的巨人博大、宽广
30、。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拘束地跳动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忱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1读课文,依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0 【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当真诚地去帮忙他。 4、有乐于帮忙他人的愿望。 【课前预备】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很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
31、玩耍。有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3、检查自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gi,不念ki) 同桌相互抽读生字。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播放朗读录音,听完后说一说: 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 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 三、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相互帮
32、忙 1、玛莎装面包和矿泉水的背包丢了,她的心情会怎么样?读玛莎的”话,体会她难受的心情。 2、玛莎的三个小伙伴都来关怀她。学生自己读一读第28自然段,然后鼓舞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觉得维加、安娜、安东三个人谁做得?为什么? 安东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假如你是玛莎,你盼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忙?为什么? 3、随着学生发表的意见,相机指导朗读和理解: 读其他小伙伴说的话应当怎么读?读安东的做法时应当怎么读?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边读边配上动作。 四、分组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演一演。通过想象,鼓舞学生制造性地表演。如:安东把自己的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玛莎会对安东说些
33、什么?表演时加进自己想象的内容。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1 学习目标 能正确读写“设计、参与、宏伟”等23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了解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过程: 复习稳固 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相互批改。 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画下来。 试着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抄写自己喜爱的语句。 扩展沟通 展现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
34、选做题。 板书: 19、赵州桥 悠久 1300年 宏伟 长、宽 世界文明 结实 没有桥墩 美观鲜活 图案精致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1周2节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芒绚烂,激发民族骄傲感。 3、培育学生的阅读力量。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芒绚烂,激发民族骄傲感。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制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中华文化,消失了很多宏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日,我们再来熟悉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
35、容 平常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沟通)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沟通,取长补短 “我来告知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留意:一样内容不重复沟通) “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助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忙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启发思索: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爱的段落,预备读给大家听。 展现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
36、化整理一下,预备与同学沟通。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 (完整保存) 五百多个 喧闹 语文园地五 11周3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育学生乐于沟通的意识 2、学会观看生活和搜集资料,培育口语交际的力量。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看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争论沟通 组内沟通,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比 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现出来。 小组之间相互观摩。 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状况,为评比作预备。 三、集体评
37、议 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其次课时 11周4节 学习目标 1、自主发觉词语的构词特点,培育自主学习意识。 2、通过观看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培育学生的积存力量。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看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觉 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出示词语 远近著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38、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觉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引导学生积存词语。 a鼓舞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观看与认读。 a学生观看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熟悉的字看看拼音。 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沟通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奇。 c沟通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留意按肯定的挨次。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
39、上册全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是怎么观看的。 2、了解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去看大海,在动身前教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其次、三节课文,思索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争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的心情是这样的开心,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其次、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快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索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争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