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1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修改版)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目 录附表:1、总概算表2、建筑工程概算表3、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4、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概算表5、临时工程概算表6、独立费用概算表7、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8、主要材料运输费用计算表9、施工机械台时汇总表10、建筑工程单价表11、工程单价分析表12、砼单价计算表13、施工用电价格计算书14、引水工程取费费率计算表附图:1、项目分布图综合说明任务由来东丰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是重要的商品粮食产区。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保障全国新增100
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按照吉林省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任务指导意见,东丰县已在2010年2014年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丰县发展和改革局、东丰县农业局、东丰县水利局及东丰县增产千亿斤粮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结合东丰县2010年2014年已完成新增千亿斤粮食的实施情况及东丰县现有的低产田的实际情况,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农委、水利厅下达的“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3、2015年投资计划表”为基础,编制此方案。目的意义根据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农委、水利厅关于下达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投资计划表,确定本项目实施高产稳产田1.72万亩。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规划的组成部分。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农田交通运输条件,实现农时、农活及时开展,同时,改善农田灌溉条件、配套灌溉设施,并结合东丰县粮食增产的技术措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组织领导为了使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将延用2010年成立的“东丰县实施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工作领导小组”
4、,负责组织项目实施。编制过程东丰县根据省发改委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任务指导意见,结合“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投资计划表”的具体内容,县发改局组织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委托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写该实施方案。具体过程如下:第一阶段:确定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投资计划表”计划,确定项目建设高产稳产田1.72万亩;县发改局组织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等部门实际调查,确定项目区域所需完善的工程,确定本项目建设内容。第二阶段:勘测由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针对项目所需完善的工程内容,进行
5、实地勘测,确定各建设内容的实际工程量;第三阶段:方案编制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工程量及国家相关规范,确定各项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案。该实施方案是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农机建设产业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该方案与相关规划衔接紧密,有利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主要成果本项目建设高产稳产田1.72万亩(旱田0.981万亩、水田0.739万亩),项目区粮食有所增加。其中:建设抗旱及灌溉井可提供作物种植期坐水种及伏旱抗旱用水,实现了抗旱及保苗的效果,增加了旱田区玉米的亩产量,使玉米亩产量平均达到577.50公斤,比实施项目前的亩产量550公斤增加27.5公斤,增产5%;比实施项目
6、前增加26.98万公斤,年可直接增收64.75万元(粮食按2015年国家收购价格,2.40元/公斤计算);渠道衬砌及节制闸、进水闸的建设可使水田区水稻的产量有所增加,按每亩每年可增收粮食42公斤计算,项目区水田可增收粮食约为31.04万公斤,水田年可直接增收99.33万元(粮食按2015年国家收购价格,3.20元/公斤计算),项目实施后,年可直接增收164.08万元。同时,机耕路、路下涵的建设,主要完善了当地的农业交通条件,为当地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够减少人力的投入,减少运输损耗,实现间接促进增产的目的。目标任务根据“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产能
7、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投资计划表”,并结合东丰县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2010年2014年田间工程实施内容完成的基础上,确定2015东丰县完成高产稳产田建设1.72万亩,建立起完善的田间工程及农田水利工程,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产区。总体布局本方案的建设规模根据“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投资计划表”并结合东丰县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2010年2014年田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情况,东丰县实施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决定,确定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分布范围在
8、东丰县的那丹伯镇、沙河镇2个乡镇的21个村。建设性质新建、改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建设高产稳产田1.72万亩,具体布局详见表1-1:表1-1 东丰县建设高产稳产田工程一览表序号名称面积(亩)工程内容1那丹伯镇6015(旱田:5740;水田:275)修建机耕路34908m、修建路下涵107座、建设田间灌渠3929m、新建抗旱及灌溉井40眼、新建节制闸2座1.1十八道岗子村1230(旱田:1100;水田:560)机耕路9457m、路下涵23座、田间灌渠1494m、抗旱及灌溉井10眼1.2石缝村530(旱田:500;水田:30)机耕路5166m、路下涵12座、田间灌渠321m1.3前进村270(旱田:
9、220;水田:50)机耕路3168m、路下涵29座、田间灌渠1635m、抗旱及灌溉井2眼、节制闸2座1.4石头顶子村65(水田)机耕路152m、路下涵5座、田间灌渠480m1.5曙光村2090(旱田)机耕路3470m、路下涵8座、抗旱及灌溉井19眼1.6四方顶子村330(旱田)机耕路949m、路下涵3座、抗旱及灌溉井5眼1.7新华村540(旱田)机耕路5591m、路下涵13座、抗旱及灌溉井2眼1.8屏风村700(旱田)机耕路3394m、路下涵11座1.9那丹伯村260(旱田)机耕路3561m、路下涵3座、抗旱及灌溉井2眼2沙河镇11185(旱田:4070;水田:7115)修建机耕路42509m
10、、修建路下涵179座、建设田间灌渠21293m、新建抗旱及灌溉井40眼、新建节制闸2座、新建进水闸1座2.1庆丰村560(旱田:220;水田:340)机耕路2742m、路下涵3座、田间灌渠1454m、抗旱及灌溉井2眼2.2礼义村1780(旱田:220;水田:1560)机耕路1462m、路下涵11座、田间灌渠5773m、抗旱及灌溉井5眼、节制闸2座、进水闸1座2.3沙河村1200(旱田:550;水田:650)机耕路1598m、路下涵15座、田间灌渠2134m、抗旱及灌溉井5眼2.4新开村440(旱田)机耕路1816m、路下涵8座、抗旱及灌溉井4眼2.5盈仓村1740(旱田:440;水田:1300
11、)机耕路2552m、路下涵9座、田间灌渠809m、抗旱及灌溉井4眼2.6庆余村220(旱田)机耕路5073m、路下涵8座、抗旱及灌溉井2眼2.7友好村110(旱田)机耕路5056m、路下涵9座、抗旱及灌溉井1眼2.8宏升村980(旱田:330;水田:650)机耕路3912m、路下涵23座、田间灌渠831m、抗旱及灌溉井3眼2.9良纯村360(旱田:220;水田:140)机耕路2884m、路下涵14座、田间灌渠848m、抗旱及灌溉井2眼2.10东兴村1340(旱田:440;水田:900)机耕路7232m、路下涵20座、田间灌渠838m、抗旱及灌溉井4眼2.11永丰村1905(旱田:330;水田:
12、1575)机耕路8182m、路下涵47座、田间灌渠4667m、抗旱及灌溉井3眼2.12团结村550(旱田)田间灌渠3939m、路下涵12座、抗旱及灌溉井5眼合计:建设高产稳产田1.72万亩、修建机耕路77417m、修建路下涵286座、建设田间灌渠25222m、新建抗旱及灌溉井80眼、新建节制闸4座、进水闸1座工程概算与资金筹措东丰县2015年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总投资为257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为206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为51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地方配套资金中:省级配套资金257.00万元,县级配
13、套资金258.00万元(省级、县级配套资金各占总投资的10%)。631、基本情况1.1 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和东南与梅河口市相连,东北与盘石市相接,西和西南与东辽县和辽宁省相邻,北与伊通满族自治县接壤。地跨东经12503至12550、北纬4218至4314,面积2522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乡、229个行政村,人口40.2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0.28万。有汉、蒙古、满、回、朝鲜、壮等17个民族。1.1.2气候特点东丰县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雨量668.4毫米,年无霜期120天137天,年大风日数17.8天。东丰县春季风大干燥,夏季
14、多雨湿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雨热同季,适于一季作物生长。1.1.3自然资源情况东丰县现有林地103466公顷,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42.07%,活木蓄积量466万立方米,曾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森林防火先进县。有野生药用动植物101科448种,其中成片分布的药用植物31种,储量150多万公斤。特产有猕猴桃、山野菜、寒葱。有雉鸡、斑翅、山鸡、雕等主要鸟类13种。人工饲养梅花鹿已有200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就被列为“养鹿官山”,已有私人养鹿圈2户。辞海记载东丰“以产鹿茸着称,有全国较早的养鹿场”。曾受皇封的“马记鹿茸”作为国家免检产品而驰名中外。末代皇帝溥仪之
15、胞弟已故全国人大常委溥杰先生曾亲笔题词“神州鹿苑”,已故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也为东丰县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2001年,鹿存栏已达25000头,年产鹿茸12万两,为亚洲最大人工养殖梅花鹿基地。现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锰、铝、铜、煤、沙金、石灰石、石英石、草炭土、花岗石等20余种,其中石灰石、草炭土储量都在数十亿吨以上,开发价值很高。已探明5处矿泉水资源,均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型,含锶、锌等21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年流量达50万吨。1.1.4农业资源东丰地处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白山松水之间,亚洲黄金玉米带腹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素有“山区粮仓”之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粮
16、食常年产量63万吨,是省政府表彰的牧业先进县。近几年,农业和农村保持可喜的发展态势。农业形成以绿色水稻、特种玉米、高油大豆为主的优质种植业;以鹿、牛、肉鸡为主的“三养业”。家禽发展到183万只,增长3.8%;鹿发展到6.5万头,增长38%;黄牛发展到50.4万头,增长10.9%;猪发展到55.6万头,增长6.7%。猪牛羊肉产量达到8.9万吨,增长13.6%,牛奶产量达到1198吨,增长7.3%。在“一免三补”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2005年末,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农业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14.3%;林业产值1854万元,同比增长20.9
17、%;牧业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2.3%;渔业产值878万元,同比增长26.3%;服务业产值1210万元,同比增长0.8%。畜牧业发展较快,其中黄牛饲养量、交易量位居吉林省前列,那丹伯黄牛交易市场是北方非牧区最大牲畜交易市场。1.2 社会经济状况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面积2522平方千米。辖12个镇、2个乡、229个行政村,人口40.2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0.28万。东丰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5.00亿元,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00亿元,增长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00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00元,增长1
18、9.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耕地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东丰县总耕地面积149.16万亩。其中高产田45.18万亩,占30.30%,中产田68.51万亩,占45.90%,低产田35.47万亩,占23.80%。有效灌溉面积31.8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6.80万亩、水浇地面积5万亩。其中:一级地19.16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12.84%;二级地26.02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17.44%;三级地34.18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22.90%;四级地34.33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23.02%;五级地23.38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15.68%;六级地12.09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8.10%。耕地养分有
19、机质全县平均值为2.82,变幅在2.373.65之间,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增加0.09%。全氮全县平均值为0.1491,变幅在0.0530.254之间,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增加0.016%。有效磷全县平均值为29.90,变幅在0.1093.70之间,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增加400%。速效钾全县平均值为10.60,变幅在40200之间,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减少125%。施肥原则是旱田稳氮减磷加钾配微。水田减氮增磷钾、配锌硅。2.2 粮食生产基本情况东丰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主要农产品有玉米、水稻、大豆和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人参和蔬菜等。全县总耕地面积149.1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
20、积的增加和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的增加,加上土地流转面积、集约化经营面积、粮食作物生产合作社经营粮食作物面积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为粮食总产量超过上年奠定了基础。东丰县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科技种粮措施,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克服各种不利气候和自然因素影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和保障农业生产,为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全县玉米总产量达到20.7亿斤,水稻总产量达到2.9亿斤,大豆总产量达到0.04亿斤,薯类总产量达到0.4亿斤,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24.04亿斤,比去年增加0.24亿斤,再创全县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新高。2.3 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2.3.1工程措施为
21、了提高粮食产量,必要的田面工程措施必不可少。一是打田间机井,修建排水沟渠,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二是加强机耕路建设,为大型农机具作业提供条件,同时也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三是改良土壤、平整土地,使低产农田变成高产农田,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种植适宜作物等措施来解决。2.3.2技术措施1、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品种选择好坏是能否增产的基础,因此要提高产量,必须选择好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认为,在东丰县种植玉米品种应以高产、耐密型优质品种为主。2、推广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玉米宽窄行栽培是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改浅耕为深松、改低留茬为高留茬、隔年轮换休耕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丰县 2015 实施 国家 新增 千亿 粮食 产能 规划 田间 工程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