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绘工作中的坐标系统及其坐标的转换.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测绘工作中的坐标系统及其坐标的转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测绘工作中的坐标系统及其坐标的转换.doc(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
2、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
3、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
4、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指
5、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
6、、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7、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装订线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
8、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摘 要随着空间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越来越要求全球测绘资料的统一,研究各种测量坐标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其相互转换模型,对于实现不同测量坐标系成
9、果的换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坐标转换包含测量坐标系转换和测量坐标基准转换两个方面的内容。测量坐标系转换是指在同一参考椭球下,空间点的不同坐标形式间的坐标转换,即平面坐标、大地坐标和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测量坐标基准转换是指不同基准(亦即不同坐标系统)下测量坐标之间的转换,其关键在于确定坐标转换参数。根据不同的测绘需求,经常需要将不同形式的坐标进行相互转换,在这些坐标转换的过程中既会运用到同一基准下的坐标转换模型,又会用到不同基准下的坐标转换模型。本文从地球椭球的几何形状和数学描述等基础理论出发,对测量坐标系统进行分类,介绍了我国常用的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坐标系和
10、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通过对国内外测量坐标转换模型成果的理论分析,总结了各种测量坐标转换算法,并探讨了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重点设计并实现了测量坐标转换系统。该坐标转换系统根据目前我国常用测量坐标转换的需求以及当前主流的坐标转换方法和数学模型,利用C#语言编写了测量坐标转换系统的程序,较好地实现了同一参考椭球下和不同参考椭球之间不同坐标形式的相互转换,即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高斯投影正反算和坐标换带计算等一系列转换功能。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兼顾了灵活性和批量计算的特点,且计算结果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关键词:地球椭球体,测量坐标系,坐标转换模型,测量
11、坐标转换系统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pace orien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globalization,the unity of glob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data is in demand much more.Study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urveying coordinate systems and the models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has signif
12、icant mean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datums.The transformation of surveying coordinates contai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ordinate system and coordinate datum.The transformation of coordinate system means transforming the coordinates under different datum
13、s or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to another.The key lies in the arguments of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mand,often we should make convertion between coordinates of different forms.During this course,the convertion models under the same datum or different datums are both need
14、ed.In this paper,we classify the whole coordinate system from the basic theories,such as the geometry and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Earth ellipsoid,and then make some introduction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commonly used in China,for example,Beijing 54 coordinate system,Xian 80 coordinate system,WGS
15、-84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2000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At last,we summarizes the various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and make some discussions of the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in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 both a
16、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puts emphasis on designing and realizing the measurement coordinate conversion system. This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mand of measurement coordinates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nd current main stream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uses
17、the C# language to program to realize measurement coordinate system transformation.And it well achieves the mutual coordinate transfomation among different coordinate forms both in the same and different reference ellipsoid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 Gaussian plane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18、 the Geodetic coordinates, and the spatial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It also can realiz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Gauss projection counting and conversion of coordinates in different areas.The system is user friendly, easy to operate and tak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flexibility and volume calculatio
19、n into account. Furthermor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can meet certain accuracy requirements.KEY WORDS:earth ellipsoid,surveying coordinate system,coordinate transforming model, surveying coordinate transforming system目 录第一章 绪论1第二章 测量坐标系基础理论32.1 地球椭球体及其定位与定向32.1.1 地球椭球体的类型32.1.2 地球椭球的参数32.1.3 地球椭球体的定
20、位和定向52.2 测量坐标系统82.2.1 概述82.2.2 测量坐标系统的分类及相互关系92.2.3 参考系与参考框架102.2.4 参心坐标系102.2.5 地心坐标系112.3 我国常用的测量坐标系122.3.1 常用的参心坐标系122.3.2 常用的质心坐标系142.3.3 地方独立坐标系152.3.4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62.4 高程系统18第三章 测量坐标转换的模型与方法203.1 测量坐标转换的模型203.1.1 同一基准下不同形式的坐标转换模型203.1.2 不同基准下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模型233.2 测量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293.3 测量坐标转换精度的评定方法30第四章
21、 测量坐标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24.1 测量坐标转换系统的设计324.1.1 系统的总体设计324.1.2 系统的功能设计334.1.3 算法结构设计354.1.4 系统的流程设计394.2 测量坐标转换系统的实现414.2.1 系统开发平台简介414.2.2 系统的实现及应用414.3 利用VC+实现坐标转换的部分类和结构体524.3.1 定义坐标系统结构体524.3.2 矩阵类524.3.3 坐标转换类53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55致谢57主要参考文献58附录60X第一章 绪论随着测绘事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越来越要求全球测绘资料的统一。尤其是在坐标系统的统一方面,原始的大地测量工作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测绘 工作 中的 坐标 系统 及其 转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