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蓬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





《大蓬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蓬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综合说明1.1 水库基本概况1.1.1 地理位置、流域水系以及建设过程大蓬水库位于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乡下塘村,所在水系为玉山水黄家溪支流;距玉山县城28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8 312,北纬28381 。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3Km2,主河道长1K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16.5。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13.6,设计灌溉面积4 亩,实际灌溉农田约3 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大蓬水库于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59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并开始初步受益,水库建成后就一直带病运行。1.1.2 工程枢纽现状现状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道、灌溉涵洞等组成,枢纽工程
2、各主要建筑物特性如下:大坝为粘土心墙坝,现状坝顶高程113.55115.55m,最大坝高1 m,坝顶宽度1416m,坝顶长度1 6m。上游坝坡为杂草,正常水位到坝顶坡比约为1:3,正常水位以下坡比为1:2;下游坝坡为杂草坡面,坡比约为1:2.75,1:2。溢洪道在大坝左岸山体中开挖而成。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等部分组成。进口段,控制段长约6m,和4m底宽2.7m,未衬护,两岸为岩石边坡;泄槽段长53. m,未衬护,底坡 . 65;出口无消能设施。灌溉涵管位于大坝右岸,斜涵控制放水,平涵为孔径为 .25 .25m,长59m,出口段均为强弱风化岩石,未衬护。平涵出口高程1 6.5m。1.1.3
3、工程任务和规模大蓬水库的兴建是按水利开发规划的要求,以服务农业生产任务为中心,满足4 亩农田用水的要求,后期在满足实际灌溉3 亩农田的基础上,利用水库库面发展水产养殖。本工程的任务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本次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 和防洪标准GB5 2 194的规定,本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按山区、丘陵区标准,设计洪水标准为1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 年一遇。针对现状泄洪设施,经调洪演算,水库设计洪水位114. m(P=1 %),相应库容为15.5万m3,相应最大下泄流量1m3/s;校核洪水位为114.2m(P=2%),总库容为16.8万m3,相
4、应最大下泄流量1.6m3/s。1.2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2 15年3月,江西省玉山县水利局组织召开了大蓬水库大坝安全评估会议,并提出了大蓬水库大坝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经复核,水库按1 年一遇洪水设计,5 年一遇洪水校核,大坝坝顶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出口无消能防冲设施,不能满足洪水下泄要求。2、根椐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 62 1)的界定,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 5g,地震烈度小于度,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安全复核。3、坝址处低山丘陵区,近坝库岸稳定。4、坝顶高低不平;上游坝坡冲刷严重。下游坝坡为杂草坡面,无坡面排水系统。存在涵管与坝身接触渗漏隐患,危及大坝
5、安全。5、溢洪道:沿线为残坡积土,未衬护,存在岸坡失稳,堵塞洪道,影响安全泄洪;出口无消能设施,冲刷严重;出口无出水渠。6、灌溉斜涵及平涵:涵管漏水;灌溉斜涵进水口砼质量差,断裂漏水。7、水库无水、雨情观测设施,也无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无上坝公路;无管理房。综上所述,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第六条大坝安全状况分类标准,大蓬水库大坝属三类坝。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三类坝水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下游有下塘乡下塘村等村人口 . 8万人。由于大蓬水库存在诸多危及大坝安全的因素,影响了工程的应有效益正常发挥,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对大蓬水库工程进行除险加固,不仅是对水库本身产生经济效益,而且也有社会效益,同时
6、解除了洪水对下游的威胁,人民群众更能安居乐业,对社会稳定大有好处。为此,应尽快进行工程的除险加固实施,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 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根据江西省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及审批导则,本次设计的方针针对重点病险问题进行除险加固设计。确定大坝除险加固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大坝1、坝顶加固处理:现状坝顶高程不满足设计要求,宽度偏寬,在运行过程中,大坝多年的固结沉降,致使坝顶不平整。本次设计中先对坝顶进行整平至115.4m高程,坝顶宽4. m。坝顶高程加固后经计算设计为115.4m。2、上游护坡设计:上游坝坡坡比设计为1:2。
7、结构设计将现状上游坡清理表层,待清理完成并修整后先铺筑8cm厚度的粗砂垫层,再在其上采用1 cm厚的C15砼预制块护坡至114.12m高程,以上采用草皮护坡至坝顶。为了节省外运的费用并平衡清理出来的不可利用的风化料,上游坝坡利用上部整修的清除料清理出来的块石堆于护坡底部。上游坝坡于 + 5 桩号设置宽2m的台阶。4、下游护坡设计:下游面整修后采用草皮护坡,坡比1:4到达113.4后为4.9m平台,平台以下为1;2.75草皮护坡至高程1 9.4m,高程1 9.4m以下为贴坡排水体。下游坝坡于 + 5 桩号设置宽2m的台阶。为防止下游坝坡雨水集中冲刷而形成雨淋沟,在下游坝面设置纵向排水沟和岸坡排水
8、沟。纵向排水沟布置在排水体平台内侧和4.9m平台内侧。排水沟采用C15砼现浇而成。纵向排水沟断面尺寸为 .3m .3m;岸坡排水沟断面尺寸为 .4m .45m。5、大坝下游坝脚新建贴坡排水体设计:现状大坝下游无反滤排水设施,本次新建贴坡排水体,排水体顶长92m,顶宽为2. m,根据校核水位下坝体浸润线出逸点高程,确定排水体顶高程为1 9.4m,坡比1:2.75,反滤层由砂砾料综合组成,反滤层由一2 cm厚的砂垫层,一层2 cm厚卵砾石垫层,最后为4 cm厚干砌石体。在大坝贴坡排水体顶设纵向排水沟,排水沟底宽 .3m,排水沟底板用C15砼现浇,边墙采用M7.5浆砌C15砼预制块衬砌;另在排水体脚
9、设纵向排水沟,沟底宽 .4m。(二)溢洪道溢洪道除险加固内容包括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等部分,现将溢洪道各部分建筑物结构布置及设计计算分述如下:1、进口段进口段( + - 6.5桩号)长6.5m,为直线段,进口底宽3. m,末端底宽3. m,矩形断面,底高程113.6m。底面为 .3 m厚C2 砼底板,边墙为C2 砼重力式结构边墙,内边坡为1: .4,墙高为1.1m1.2m后接控制段。底板与边墙间设置纵向缝,缝中用沥青杉板填缝并用橡胶止水。2、控制段控制段( + + 4桩号)长4. m,采用无闸控制折线型实用堰,断面为矩形,堰面长4. m,堰顶高程113.6m,溢流净宽3. m,与水
10、库正常蓄水位齐平,上游底高程113.6m。堰体采用C25钢筋砼结构,上下游分别设抗滑齿槽,堰体两侧边墙为C2 砼结构边墙,内边坡为1: .4,砼堰体与上、下游段及边墙均设置伸缩缝,沥青杉板分缝,缝宽2 m并采用橡胶止水,止水带宽28cm。3、泄槽段泄槽段( + 4 + 57. 8桩号)长53. 8m,其中一级泄槽段(桩号 + 4 + 37.9):底板均采用3 cm厚的C25砼衬护,边墙采用C2 砼重力式结构,顶宽3 mm,底坡为 . 65,边墙墙高为1.2m,内边坡为1: .4。二级泄槽段(桩号 + 37.9 + 57. 8):底坡为 .167,级泄槽段(桩号 + 4 + 37.9):底板均采
11、用3 cm厚的C25砼衬护,边墙采用底宽为3m,边墙采用C2 素砼重力式结构,顶宽3 mm,墙高1.2m,内边坡为1: .4。砼堰体与上、下游段及边墙均设置伸缩缝,沥青杉板分缝,缝宽2 m并采用橡胶止水,止水带宽28cm。4、消力池段消能段(桩号 + 57. 8 + 62. 8):底宽为3m,底板采用 .5 m厚C25钢筋砼衬护,边墙采用C2 素砼重力式结构,顶宽3 mm,边墙墙高为1.2m,内边坡为1: .4。底板设排水孔,间距1.2m,梅花形布置。(三)输水建筑物加固大蓬水库输水建筑物为灌溉涵管。针对输水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设计对输水建筑物加固内容如下:(1)输水涵管加固设计 斜涵基
12、础座落在右岸山坡上,底板下设C1 砼垫层。 斜涵级高 .4m,宽1. m,长1.2m,采用直径4 mmPVC做内模,放水孔为直径 .2m的圆孔,斜涵底坡1:3;斜涵消力井内宽1. m,长2. m,高1.9m,井深 .5m,底孔高程1 1.15m。斜涵放水孔直径 .2m,孔内设置1 钢筋网拦污栅,设置一混凝土塞子;斜涵消力池放空孔前预留混凝土闸槽,设置1 mm厚钢板闸门,闸门顶部设置14钢筋拉环。平涵,本次设计将原涵管拆除,管身采用现浇C25钢筋砼,衬后断面为矩形1. 1.4m(宽高);涵管长54m,9m分缝,分缝采用铜片止水。出口底板高程为1 6.56,与出水渠相接。灌溉出水渠,出水渠上9.2
13、5m外接2.3m长消力池。出水渠低宽1m,为3 cm厚c25钢筋砼衬砌,挡墙为3 厚c2 砼衬砌,高度为1.4m渐变到1m。消力池长2.3m高1m池深 .5m,底板为3 cm厚c25钢筋砼衬砌挡墙为3 厚1m高c2 砼衬砌。(二)防汛公路工程大蓬水库现有下塘村的乡村砼公路位于大坝下游,为大蓬水库对外交通的唯一通道,本水库无上坝公路,本次设计新建225m上坝公路。(三)管理设施工程大蓬水库除险加固后,现状管理设施已不能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要求,根据导则,该工程的管理设施应在工程险险加固的同时进行配套完善。1、安全监测由于水库目前无任何监测设施,水库水位都只能靠目测,本次设计在水库溢洪道侧设置水位标
14、尺。1.4 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安检阶段加固后备注一、水文1集雨面积km2 .3 .252多年平均年降雨量mm18411761.23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P(%)1 1 m3/s 1.61.64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P(%)22m3/s2.52.5二、水库校核洪水位m114.2114.12设计洪水位m14. 2 113.98正常蓄水位m113.6113.6死水位m1 7.1 1 7.1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万m3 18 18正常库容万m3 12.6 12.6死库容(死水位以下)万m3 .5 .5三、工程效益保护人口万人 . 8 . 8保护耕地万亩 . 6 . 6灌溉面积万亩 . 4 . 4四
15、、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主坝及副坝坝型粘土心墙坝粘土斜墙坝坝顶高程m113.55115.55115.4最大坝高m1 1 坝顶长度m1 6 1 6坝顶宽度m12164. 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型式宽顶堰宽顶堰堰顶高程m113.6113.6控制段长度m44设计泄洪流量m3/s11.1校核泄洪流量m3/s1.611.75闸门型式3输水建筑物设计流量m3/s . 8 . 8长度m 6 59断面尺寸m .25 .251. 1.4宽高2 水文2.1 基本资料2.1.1 流域概况大蓬水库位于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乡下塘村,坝址位于玉山水黄家溪支流上,距玉山县城18Km,是一座以小(2)型规模运行的水库。黄家溪为信江上
16、游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怀玉山东西向支脉的南麓李家源处。流域大部分在玉山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118 9,北纬28362846。该流域的东、北面与玉琊溪以分水岭相隔,西邻饶北河,南抵信江干流。河流自源头起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叶桥、占家、必姆镇淤里、下圹乡龙头、曾家、王家、莲墩,至溪口桥汇入玉山水。黄家溪流域面积195.7Km2,河道长36.7Km,平均坡降3.24。大蓬水库安评阶段对坝址控制的流域面积在万分之一航测图进行了复核,复核的结果为 .3Km2;在万分之一航测图上对坝址处的主河道长度、河道加权平均坡降进行了复核,复核的结果为:坝址位置主河道长度1K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16.1,安
17、全评估阶段采用的流域特征参数为: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F= .3Km2;主河道长度:L=1K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J=16.1。本次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对坝址断面的流域特征参数再次进行了复核,复核结果与安全评估的复核结果相同,故本次除险加固初步设计采用的坝址断面流域特征参数与安全评估相同,为: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3Km2,主河道长1K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16.1。大蓬水库建于五十年代末期,目前实测的库区地形图已遗失,本次对其正常水位以上进行复核。大蓬水库高程库容曲线见表21。表2-1 大蓬水库高程库容曲线表高程(m)1 51 61 71 81 911 111112库容(万m3) .113 .536
18、5454 21.15439 9321.9847379853.5 2653 725.8189273428.5 1891467高程(m)113114115116库容(万m3)11.693 818415.4248245619.7278 22224.932.1.2 气象一、气象台站情况本工程所在的黄家溪流域内距离水库坝址18Km的玉山县城设有玉山气象站。玉山县气象台站1955年设立并开始观测各项气象要素,至今已有连续的52年观测资料,资料较长且完整,精度可靠,可作为工程设计各项气象要素引用的设计参证站。二、主要气象要素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19、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根据玉山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计算,其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为: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为最高,达29.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8.9(1967年1月16日),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3(1953年8月1 日)。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1 53.1mm(E6 1蒸发皿),蒸发量以7月份169.2mm为最大,1月份36.5mm为最小,79月份多年平均月蒸发量为453.7mm。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为1948小时。雨日:多年平均雨日149天(日降雨大于1mm)。无霜期:无霜期约27 天。每年的12月多出现冰冻现象,但每次冰冻时间短
20、,一般仅有十多小时,冰冻时间在2天以上机会很小;每年的12月会出现降雪,但降雪量不大,形成积雪时间很短。风向与风速: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2m/s,春夏盛行东南风,秋季多西北风,冬季多东北风。降水:黄家溪流域内距离水库较近的雨量站有沙溪雨量站。根据沙溪雨量站19642 6年共43年的实测降雨系列资料统计分析,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1.2mm,实测最大年降雨2599.1mm(1998年),实测最小年降水量为1121.7mm(1996年),降雨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同样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雨季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并以46月最为集中,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48.7%
21、;实测最大24h暴雨量2 9.8mm,56月份是大雨或暴雨多发季节,降水强度大,时间集中。2.1.3水文基本资料一、流域内及邻近流域水文测站的分布大蓬水库所在的流域内无水文测站,相邻流域有信江水系玉山水玉琊溪上的峡口水文站、上流水文站,铅山河杨村水项源水文站。这三个水文站均进行流量观测,都属国家基本水文站。二、水文站基本资料1、峡口水文站峡口水文站位于玉山水玉琊溪中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8 8,北纬2843,控制集雨面积352Km2,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和降雨量。该站设立于1958年12月,59年开始观测,1961年底中断所有的观测,于1979年初恢复所有的观测,1991年底因建峡口水库而撤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初步设计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