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温州为例硕士初稿--大学毕业论文.doc
《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温州为例硕士初稿--大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温州为例硕士初稿--大学毕业论文.doc(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 京 大 学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申 请 硕 士 学 位)论文题目: 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温州为例 研 究 生: 徐 海 贤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规划 导 师: 顾朝林 教授 二 O O 一 年 五 月 十 日目 录前言4第一章国内外大都市区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61.1国外大都市区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61.2国内大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17第二章大都市区规划的理论基础222.1 大都市区概念辨析222.1.1大都市区概念的建立222.1.2大都市区概念建立的意义242.2 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242.2.1空间结构252.2.2大都市区空间结构252.2.3空间结构理
2、论的发展252.2.3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272.3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27第三章 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分析293.1温州大都市区现状特征293.1.1 区位条件293.1.2城镇空间结构的扩展303.1.3主城区向深水岸区发展313.1.4 建制镇主要沿104国道和温瑞塘河等交通干线发展323.1.5海洋开发现状及其前景323.2组建温州大都市区的必要性333.2.1产业空间优化和集聚发展的需要333.2.2优化区域城镇土地利用和人居环境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343.2.3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布局和环境整治的需要343.3组织温州大都市区的可能性353.3.1温州大都市区自然基础353
3、.3.2市场化、工业化为温州大都市区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353.3.3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了温州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框架353.3.4体制先行优势为温州大都市区的运作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363.4温州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373.4.1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373.4.2中心城市与外围县要素联系分析393.5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分析423.5.1宏观政策机制433.5.2市场机制453.5.3工业化模式453.5.4温州人精神和社会网络46第四章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474.1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策略474.1.1土地开发利用控制策略474.1.2 以交通为导向的规划策略494.1.3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4、规划策略504.2大都市区各级集聚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514.2.1相关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514.2.2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设想524.2.2远期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设想544.3大都市区各级集聚区功能定位及其组织564.3.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地位564.3.2温州“一带一核三中心” 的空间经济格局574.3.3中心城市功能定位594.3.4各片区主要职能组织604.4温州大都市区景观生态网络建设设想624.4.1大都市区绿化网络624.4.2大都市区水系、湿地网络634.4.3大都市区生态脆弱区的划定634.4.4大都市区开敞空间系统634.4.5梧埏片生态规划63第五章 温州大都市区规划
5、实施途径665.1温州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675.2温州大都市区运行模式建议705.2.1营造机制灵活的大都市区制度环境705.2.2成立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管理机构715.2.3构建两级双层次的大都市区管理机构72参考文献74前言大都市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化区域。它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龙头”的地位,并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沿海大都市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问题,区域之间竞争强于协作,开展以大都市区为对象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变得尤为迫切。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大都市区研究的有关理论,探讨我国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和空间结构特征
6、,并通过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和调控,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研究背景选择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论文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背景因素:1、21世纪,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大都市区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大都市区的出现将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与变化,使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在城市地域形成新的规律化的流动与布局,使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和社区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对原有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2、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的工作方式、文化活动的形式、
7、权力的实施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将会发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将会对原有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区域空间中各种要素的组合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已相继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大都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功能地域形态的重要性日益增强。4、大都市区内外的各种矛盾也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外来移民大量流入大都市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竞争加剧,城市下岗工人增加,大都市区核心城市及其边缘区贫富差异逐步扩大,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社会极化以及城市蔓延,郊区土地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二)研究的意义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开展大都市区规划将逐步
8、成为发达地区大都市发展的需要,对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为开展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加速了中心城市辖区调整力度1无锡撤销锡山市,新设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苏州撤销吴县市,新设吴中区、相城区;扬州邗江县更名为邗江区;南京江宁县更名为江宁区;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撤消县级淮安市和淮阴县,设立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区。杭州余杭市、萧山市也撤市设区,并入杭州市区。撤县(市)设区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通过将中心城市和外围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达到城市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为其他中心城市确定大都市区功能地域的合理范围,推进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
9、供理论基础。2、为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平衡发展提供思路。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大都市区研究及其战略规划的一些成果,以温州大都市区专题研究为实例,提出大都市区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调控措施,促进区域内部分工协作、整体协调发展。3、探讨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通过本文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引导大都市区内部各级城镇集聚区合理的用地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和区域环境保护等。(三)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本文以温州大都市区的组织着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多中心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主要线索是按如下思路展开的:第一章为国内外大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该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大都市区的不同界定标准、大
10、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和空间结构研究、各国大都市区的规划实践、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其中,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可以为我国开展大都市区规划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就作者本人的理解,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建立大都市区概念的意义;接着作者对空间结构理论(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进行了阐述,同第一章综述提到的相关理论一起共同构成实证部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至第四章,以温州为研究区域,开展了组织多中心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组织温州大都市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温州大
11、都市区范围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第四章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的三个策略:土地开发利用用途控制策略、以交通为导向的规划策略以及多中心规划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大都市区区与整体协调发展出发,构建了多中心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框架,包括大都市区内各级集聚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各级集聚区功能定位及其组织、大都市区景观生态网络建设。第五章借鉴国外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都市区规划调控的途径。主要包括:通过行政区划的逐步调整,使大都市区行政管理界线与大都市区功能地域尽可能保持一致;大都市区运行模式建议。根据大都市区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运行模式,包括
12、营造机制灵活的大都市区制度环境,成立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构建两级双层次的大都市区管理机构。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区域研究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大都市区规划调控途径理论研究综述理论依据大都市区概念的界定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第一章 国内外大都市区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1.1国外大都市区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1.1.1国外大都市区的产生及其界定本世纪初,为寻求解决大都市发展中遇到的用地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产业的空间分散等问题,反映城市功能地域的“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概念由此产生。美国最早使用大都市区这一概念,最初是基于
13、城市人口统计的需要(fox,1985; Berry,et al.,1968)。随后,欧洲各国、亚洲的日本、韩国等相继开展了以中心市为核心的发达城市化地区的研究。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大都市区的理解和界定的指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美国在1910年人口普查时就定义了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1960年将大都市区定义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2 这里的人口核心指西方国家中心市的行政范围,一般小于城市建成区,相当于我国的城市中心区。(人口大于5万)和与其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上的区域组成”(Berry,et al.,1968),直到今天的美国,也基本上延续
14、这一统计标准。美国学者邓肯(Duncan)曾使用零售贸易业、银行结算、商业服务业收支、制造业增加值以及批发贸易业作为研究大都市区的指标,提出具有大都市区特征的中心市人口至少应该在30万以上,在这个人口规模下,大都市的空间功能扩散才能达到专门化,才可能具有大都市区的某些特征(Berry,etc.1968)。今天,典型的美国大都市区核心城市的人口都超过100万。 1954年,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标准部仿照美国的SMA (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定义“标准城市地区”的概念,来表示城市的功能地域,后来,城市的功能地域具体化为“城市圈”,如被广泛应用的生活(通勤)圈、商业圈等
15、,主要指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1960年提出“大都市圈”,并规定除了外围地区到中心市5%的通勤率外,都市圈中心市人口须在10万以上,而大都市圈的中心市为中央指定市(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并且临近有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陈益宜,1983)。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行了类似于美国标准统计区的大都市区划分,虽然划分标准有所不同,但对大都市区结构的认识是统一的,都是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两部分,差别主要反映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顾朝林,1999)。事实上,许多高度城市化国家都存在着几种不同模式的城市化区域:一个极大的大都市区,通常是指首都地区;大量中等
16、规模的大都市区;一系列小的独立城市。一般意义上的大都市区指中等规模以上的都市区。从1910年美国提出大都市区的统计以来,大都市区已成为发达城市化国家的主要社会形态。到1990年,美国有80%的居民生活在大都市区,大都市的影响无所不在。对大都市区这种功能地域的产生和发展,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看法。美国学者佛克斯认为,美国的大城市对周边郊区及城镇的合并不只是灾难,而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罪恶行径,他认为城市的发展应转向非大都市区域(fox,1985)。而希腊学者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加拿大学者纳什(P.H.Nash)及美国学者墨菲(E.
17、F.Murphy)、海切尔等认为,从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大都市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的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最新发展方向(Leman and Leman etc.,1976),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对将大都市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规划持积极的态度。1.1.2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研究认为,美国、西欧等大都市区的形成是基于中心市的扩散与郊区化的结果(fox,1985)。美国学者弗克斯认为,大的中心城市与其郊区之间的城市力量、机构、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形成;他强调了美国大都市区形成的三个过程:中心城市郊区化、
18、中产阶级数量的迅速增长和移民从乡村大量流向大都市区(fox ,1985)。大都市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城市用地的限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改变未来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王旭译,1998;聂小阳译,1997;黄添,1985)。(一)中心城市用地扩展和环境的恶化最初,中心城市的发展难以满足其用地的需求,其扩展超出了城市的行政边界,郊区通过大量的电车和有轨交通和中心区形成紧密联系,事实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了获得商业、金融和房地产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导致大城市不断兼并郊区,从行政上成为紧密联系的大都市区,如美国的大纽约地区、费城大都市区等。大都市区最初
19、的形成动力源于中心市的用地限制而产生的地域上扩张的需求(fox ,1985)。随着中心市的扩张,城市无序蔓延,环境恶化,导致郊区城市化加速。西方国家的郊区化过程,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Jordan,Stacy,1998)。50年代以后,随着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集聚膨胀、地价快速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产生大都市人口郊区化的驱动力,伴随大都市区交通网络和交通工具的改善,城郊化过程明显加快。住宅郊区化带动了商业服务业、企业、教育科研的郊区化过程,对整个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fox ,1985;Hall P.,1984; standback TM Jr,1979)。西方国家的大都
20、市主要经历了四次从城市中心推向郊区的浪潮,按时间顺序为人口郊区化、制造业的郊区化、零售业的郊区化和办公就业的郊区化,其郊区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其动力来源于中心区环境恶化的推力和郊区良好生活环境的吸引力(fox ,1985;Jordan, 1998;Stacy,1998)。(二)交通技术革新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是以工业化为先导,交通为动力,产业人口的扩散为特征,逐渐形成连续的大都市区域。西方国家城市随交通的扩散有三个阶段(附图)。在经历了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后,人们收入的增长与城市内居住、娱乐、商务等功能用地矛盾日趋尖锐,中心区环境日益恶化,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
21、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而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交通的建设使得住宅和产业的郊区化进一步变为现实,郊区急剧扩张,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区域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共同构成相互联系、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大都市区得以形成,因此,发达国家大都市区通常以郊区通勤人口的比率来定义大都市区范围(NTO,1997;孙胤社,1992; fox ,1985)。(三)通讯技术的革新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重构 二战以来,由于生产、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技术变革,生产和消费走向分散化,结果不仅导致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改组和调整,而且
22、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国家和地区间的彼此消长现象,走向新的平衡(王旭译,1998)。罗伯特费希曼指出:“交通是最关键的革新,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几个重要的反中心化网络(包括电、电讯、集中的市场零售业和公司管理的新模式)的创造,道路和汽车就不能获得其充分的革新作用”( Wallis, Allan D.1994)。而卡斯特尔斯和巴雷斯(Castells,1989;Barras,1987)认为,新的微电子技术将持续地改变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的离心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将无所不在,这将进一步弱化传统的城市秩序,离心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强,流动的空间将取代传统的位置空间。制造业的离心集中提供了一种短时间通
23、勤的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结构。在影响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因素中,由于新技术的影响,区位等方面的弹性增加,过去围绕集聚和效率来解释生产和发展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新技术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区域重构强调某些区域或地区将成为全球控制和指挥中心,这是由于生产组织形式的根本改变和越来越强调以服务业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由于快速的通讯技术革新,重新配置资本和生产要素变得更加现实。尽管区域空间结构变化滞后于生产的变化,但也清楚地表明了,由于家庭-工作关系弹性的增长,区位选择变得更加自由将加快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构(范海燕译,1999;Wallis, Allan D.1994)。 1.1.3大都市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都 市区 规划 研究 温州 硕士 初稿 大学毕业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