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31.3编制依据及范围41.4研究结论与建议7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92.1研究区域概况92.2项目所在区域概况132.3建设单位概况14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63.1项目建设的背景16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3.3项目建设的市场分析情况21第四章 项目选择及建设条件224.1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24.2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22第五章 项目工艺选择255.1工艺流程选择原则255.2沼气发酵工艺26第六章 项目建设目标、工艺流程及设备276.1建设目标276.2主要考核指标276.3建设内容276.4工艺流程286.5工
2、艺流程图296.6设备方案31第七章 总图布置和公用工程327.1 总平面布置327.2 土建327.3 公用工程33第八章 环境保护358.1废气污染358.2废水污染358.3噪声污染358.4固体废弃物358.5水土保持36第九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379.1 安全生产379.2安全卫生防范措施399.3消防429.4环境监测42第十章 节能4410.1 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4410.2 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4410.3 项目能耗情况分析4410.4 节能措施45第十一章 人员编制和工程进度4611.1 项目实施4611.2企业组织和工作制度4611.3劳动定员4711.5建设进度48第十二章
3、 招标方案4912.1编制依据及原则4912.2招标方式50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213.1 概述5213.2 编制依据5213.3 工程投资估算5313.4 资金筹措55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5614.1 经济效益分析5614.2社会效益分析5714.3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58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59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6116.1 结论6116.2 建议62附 件: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年存栏5500头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XXXX3、项目法人代表:XXXX4、建设期限:2014年9月-2015年7月5、建设地点:XXXX县X
4、XXX乡XXXX村6、建设性质:新建1.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工程占地面积10亩,项目利用现有沼气生产系统,建设猪粪污干湿分离收集系统、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年处理污水4.2万吨、猪粪5748吨、年产沼气42.75万m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猪粪污干湿分离收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储气系统、储液系统、沼肥利用设施、猪粪排放改造设施、沼气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具体建设规模如下: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水解酸化池m350钢筋矼2调节计量池m340钢筋矼3厌氧消化器m3750钢筋矼4氧化塘1200土坝5生态稳定塘900现有6沼气贮气柜m31200钢筋矼
5、7管理房50砖砌结构8简易贮存池m3900钢筋矼9沼液储液池m36000混凝土10改造积粪池等1.1.3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347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和企业自筹,其中申请补助资金100万元,占总投入的28.82%,企业自筹247万元,占总投入的71.18%。1.1.4建设目标根据三位一体(猪-沼-果(稻或鱼)的生态农业模式,厌氧处理猪场粪尿,回收生物能源沼气,用于猪场生产生活用能,降低养生态养殖基地的能源成本。同时粪便治理后可作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生态果园的无公害有机肥(饲料添加剂)或深加工成有机复合肥。污水、尿水经过厌氧发酵形成的沼液中富含溶解氮、磷、钾和关闭植物生
6、长细胞的黄腐酸,发酵液泵压基地脐橙园作为有机肥使用,可少施和不施农药和化肥,增产增收,有效地保护水环境并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1.1.5产品方案沼气经过净化后主要用于XXXX生猪养殖基地的生产生活用电,沼渣用作有机肥。厌氧系统产生的沼液通过生态稳定塘处理后用于基地脐橙园的有机肥。1.1.6效益分析项目以环境效益为主,以沼气利用为纽带,促进循环式生态农业,对保护水域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财务评价结果来看,本项目的财务状况良好,项目总投资347万元,正常年收益58.12万元,投资利润率达16.75%,投资回收期为6年,表明企业具有良好的获利能力。1.2项目提
7、出的理由及过程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XXXX省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处于高风险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首先是饮用水源和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对广大居民健康
8、构成了威胁,其次是河流、湖泊、浅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同时氮肥的流失作为温室气体影响了气候变化。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施肥不平衡等之外,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也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粮食生产、畜牧养殖业等的发展,也就是依托各地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走区域化种植(养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不断生产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效、绿色环保几方面的统一。发展“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和种养殖业的良
9、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污染分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农业及畜禽类便污染为面污染,工业污染一般为点源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利用畜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措施是农村经济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XXXX年存栏5500头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是以猪场日排放的猪粪尿、冲栏废水为原料,经固液分享、酸化、发酵等工艺生产处理后,可产生出清洁能源沼气,它既可用来发电,也可作为燃料
10、供生猪生产和职工生活所用。同时发酵完剩余的沼液还可以用来作为基地脐橙园的有机肥,粪污便固体废物可以作为无公害有机肥或加工成有机复合肥,从而使得畜粪便污染既得到了控制,又进一步达到了资源化的目的。1.3编制依据及范围1.3.1编制依据一、给排水部分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l4-87,1997版);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4、埋地硬聚氧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22-2001);5、室外硬聚氧乙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ECS1790);6、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1、7、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8、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二、建筑结构及电气部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87,2001年版);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
12、准 (GB50068-2001);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10、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14、建筑桩基础设计规范 (JGJ94-2008);三、主要政策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7、建设项目环境
13、保护管理条例;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文);1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11、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能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12、XXXX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21号);1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6、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1.3.2编制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当地
14、实际情况,制定的建设目标应有可达性可操作性; (2)结合企业本身的长远发期,制定的建设目标应有前瞻性,并对企业日后发展指导作用,同时将该项目建成先进的示范工程;(3)针对项目的市场分析、工程方案的效益分析,提出鲜明的观点和结论。1.3.3编制目的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予以论述,并对项目本身规模、工程方案、投资和效益进行测算,最后据此估出客观的科学论证和评价,以判断该项目的可行性,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依据。1.3.4编制范围(1)通过对项目建设地点的基础条件进行研究与分析和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了项目的技术方案、建设规模及主要设备;(3)对项目投资、
15、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和用款计划进行计算与分析,并测算了项目投资效益;(4)通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社会等方面进行的全面分析与研究,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并提出可靠的研究结论。1.4研究结论与建议1.4.1结论发展沼气生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公司市场化运作,全方位技术服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强有机农业基地的功能。通过沼气池把“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生物资源科学组合起来,充分实施循环经济;是多层次有效综合利用农业有机物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有效技术;是解决农村燃料短缺,提高用能品质,促进
16、农民增收节支的高效途径;是保护生态、发展农村卫生环境的有效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应加快推广。项目利用生猪养殖基地现有的沼气工程,建设猪粪污干湿分离收集系统、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目标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技术指导,通过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妥善处理并高效利用畜禽废弃物,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将生产的沼气综合利用,并将产沼后剩余物(即有机肥)用于基地脐橙园,解决部分肥料来源;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等理念贯穿企业的发展。项目年处理污水4.2万吨、猪粪5748吨,污水排放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可年削减
17、COD 92.88吨,NH3-N 16.85吨,消除污染源;整个工程概算投资为人民币347万元,其中申请省级环保专项资金补助100万元(占总投资额28.82%),企业自筹247万元(占总投资额71.18%)。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企业收入58.12万元,投资利润率达16.75%,投资回收期为6年,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本可研阶段通过对该项目实施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运行和环境等方面比较落后,初步认为该项目预期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是肯定的,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建设规划的要求。因此,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从企业自身利益角度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且十分必要的。1.4.2建
18、议1、为了便于下阶段工作(初步设计等)的顺利开展,建设单位应尽快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技术考察和技术论证,并对拟建厂址进行工程地质勘探,确定地质状况。2、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博采众长,在保证系统先进性的前提下节约投资。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研究区域概况2.1.1区位概况XXXX县位于XXXX省东南部,XXXX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XXXX省第三,XXXX市第一。县城
19、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间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XXXX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6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正兴建的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XXXX县。根据XX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近期30平方公里,远期40平方公里。2.1.2自
20、然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XXXX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2、地质情况XXXX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3、气象情况XXXX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
21、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4、水系水文XXXX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XXXX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2.1.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1、人口XXXX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13年年末总人口79.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0人。人口调查的各项指
22、标见表:人口指标表年份年末总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K)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69.61172200170.32173.510.25200271.3617614.84200371.43176.20.94200471.45176.291.2200573.52181.429从表中数据可以算出,2000年-2005年,XXXX县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人口增长率=人口平均发展速度-1= 0.01095即10.95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根据XX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近期城市人口20万人,远期城区人口预计30万人。 3、资源(1)水土资源XXXX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
23、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耕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XXXX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县内的主要河流有梅川、平江,均属赣江二级水源。梅川也称XXXX江,主河长220公里,发源于XXXX与宜黄县交界的王陂嶂,自北向南流入贡江。平江亦称兴国江,发源于XXXX猴子嶂,主河道长132公里,自东北流向西南于赣县江口塘流入贡江。全县总水域面积27865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8%。(2)生物资源XXXX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猪 废弃物 综合利用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