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小鼠肠道菌群的.doc
《本科毕业论文-—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小鼠肠道菌群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小鼠肠道菌群的.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前言1.1酪蛋白糖巨肽(CGMP)的研究背景1.1.1 CGMP的生物来源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 简称CGMP),是Delfour等1于1965年发现的一种含有唾液酸的糖肽,是乳中- 酪蛋白(- CN,惟一含有糖成分的CN)上的一个多肽片段。- 酪蛋白是酪蛋白的一种,它是酪蛋白中唯一一种含有糖成分的酪蛋白,在牛脱脂乳中含量约占总酪蛋白的13%,在人乳中占总酪蛋白的30%。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 酪蛋白含有169个氨基酸残基,两个胱氨酸残基(两个,SH基),通常含有一个磷酸基,富含脯氨酸、丙氨酸、谷胺酰胺、谷氨酸等,分子量约为1.91041。-酪蛋
2、白中有半乳糖(Gal)、N一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N一乙酰神经氨酸(NeuNAe)(唾液酸)三种糖。酪蛋白糖巨肽就是水解- 酪蛋白产生的2,3。干酪加工时凝乳酶水解酪蛋白(主要是- CN) 的苯丙氨酸 - 蛋氨酸键,生成不溶性的副- CN(肽链的1105 部分)和可溶性的多肽(肽链的106169部分)两部分,此多肽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称之为“糖巨肽”,酪蛋白来源的糖巨肽称为“酪蛋白糖巨肽”。-酪蛋白来源的CGMP的氨基酸序列已清楚 ,它是由从-酪蛋白的 N 末端 106 位氨基酸(Met) 开始至169 位 C 末端(Val) 结束的 64 个残基构成的。牛的 CGMP有A 和B
3、2 种遗传变异型 ,其不同在于该多肽链的136 位和 148 位的氨基酸不同 ,A 型的 136 位和 148 位残基氨基酸分别为 Thr 和 Asp ,而 B 型为 Ile 和Ala。此外 ,该多肽的 131、 133、 135、 136 和 142 位的苏氨酸残基为配糖体化的部位 ,149 位的丝氨酸为磷酸化的部位2,3。在凝乳酶凝集乳酪制造过程产生的乳清中含有大量的 CGMP ,有研究4指出 ,甜乳清中其含量约为 1.21.5g/ L ,估计相当于总乳清蛋白含量的 20 %25 %左右。1.1.2 CGMP的生物学活性1.1.2.1 .结合霍乱毒素和大肠杆菌毒素 霍乱毒素由一个亚单位A和
4、五个亚单位B组成,其中B亚基与细胞表面的寡糖受体结合以后,A亚基就会激活细胞中的腺苷酸环化酶,最后导致细胞死亡5。有研究显示此寡糖受体是一个GM1寡糖,其结构为:Gal 13GalNAc14 (NeuAc23)Gal1 4Glc11Cer (Glc =glucose ,Cer =ceramide)6,7。此结构的寡糖受体与糖巨肽的寡糖结构类似,因此CGMP可以作为毒素中和剂抑制霍乱毒素与受体的结合,保护细胞免受毒素的侵染。1.1.2.2.抑制细菌和病毒黏附CGMP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优先与细菌和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8。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GMP能够有效阻止龋齿、病原
5、菌Streptococcus mutans,S. sanguis,S. sobrinus 在口腔表面的黏附9,10,并且能够调节牙齿菌斑的微生物,有助于控制牙齿菌斑上酸类物质的形成,减少牙齿上羟基磷灰石分解。根据此原理,CGMP已经成功地申请专利应用到口腔保健上11。1.1.2.3.抑制胃液分泌Stan12等研究发现CGMP能够抑制狗的胃液分泌,减慢胃肠的蠕动。狗被注射了1015mg 的 CGMP 后,它分泌的胃液酸性减弱,并且胃和十二指肠的的蠕动减慢了。被注射 CGMP的老鼠也有同样的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胃蛋白酶消化 CGMP 产生了两个可以用Sephadex 分离的片段, Stan 解释
6、说是因为 CGMP进入血液从而抑制了胃液的分泌。Aleinik13等人相继也发现CGMP抑制胃液的分泌高达50%,血清中的促胃泌激素也被抑制约8%。抑制胃液分泌能够降低动物胃蛋白的水解作用,这样可以保护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及溶菌酶等蛋白质原封不动地穿过胃,有益于婴儿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增强免疫力。1.1.2.4.促进双歧杆菌增殖Gyorgy14首先发现CGMP是人初乳和常乳中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因子。近年来的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15。双歧杆菌是肠道中的益生菌,它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起到预防胃肠道疾病的作用。近年来添加双歧杆菌的多种微生态制剂已经投放市场,有效地缓解乳糖不耐症,
7、预防和治疗肠炎等疾病。1.1.2.5. 调节免疫系统 CGMP能够抑制引起脾细胞增殖的促细胞分裂素的产生。从而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增殖,抑制过敏反应16。 Otani17等通过实验表明这种抑制活性主要CGMP中的唾液酸其主要作用,如果把唾液酸消化掉,则它就不具有这样的活性。CMP 可与小鼠单核或巨噬细胞通过多价配位体(例如糖链及其他阴离子基团如磷酸丝氨酸残基)结合, 诱导产生白细胞介素- 1(IL- 1)受体拮抗剂,从而抑制脂多糖介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18。1.1.2.6.其它生物活性 CGMP具有独特的氨基酸组成,特别是几乎不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因此可作为苯丙酮尿症患者膳食中首选的
8、成分19;CGMP含有较多的支链氨基酸(如Val和Ile) ,可用于多种肝病的治疗20;最近一些研究表明,由CGMP再降解所得的一些小肽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及降低血压效果21;CGMP能够有效促进锌的吸收22;CGMP的糖链中含有较多的氨基葡萄糖,对炎症性肠疾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有研究证实在幼年恒河猴的乳汁中加入CGMP可以促进Ca、P、Fe的吸收23;CGMP含有大量的唾液酸,动物体内试验表明外源唾液酸的摄入能够显著增加脑中神经节苷脂的数量,提高学习能力24;在新生动物中还能显著地抑制IgG的产生,有助于下调机体对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25。1.2肠道微生态及研究进展1.2
9、.1肠道微生物的形成以及分布人体体表以及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占人体总重量的1%-2%,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完整、健康的成年人是诸多物种组成的复合体。其中肠道是世界上生物密度最高的地方,每克大肠最多有1万亿个微生物26。其中许多微生物对人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可以协助机体的消化、吸收,对外来的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应答等27,而同时还有一些微生物则可能导致人体疾病: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对维持人类健康和正常菌落稳定的巨大贡献28。这些细菌中有一部分是潜在的致病菌,当肠道环境处于生理或功能性障碍时
10、,他们能引起一系列的感染和腐败反应。1.2.1.1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 新生婴儿从无菌的环境中出生以后很快就会适应新的环境,并成为大量微生物的宿主,这些微生物都将参与人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的构建。胎儿的出生方式(自然生产和剖腹生产),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甚至婴儿出生的环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甚至出生的医院)等都会影响婴儿体内正常菌群的构建。母体产道中的微生物在婴儿早期的粪样中不会富集,只在刚出生后的前几天内会有,所以说自然生产的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构建受母体产道的影响不大29。肠道内优先侵入的菌群可以调节寄主肠道上皮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因此可以为它们创造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同时阻止其
11、它细菌的生长。因此说,个体肠道内原始微生物的定植与个体肠道内固定微生物的组成和分布是有很大关系的。1.2.1.2肠道微生物的分布胃肠道上段(胃及小肠)微生物含量较少,仅有少量黏附在上皮的细菌以及其它一些过路菌。胃内酸度高,环境中pH较低且含大量消化酶,不适合细菌生长,所以胃内细菌数量很少,总菌数O103个, 主要为革兰氏阳性好氧菌, 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 其中乳酸杆菌的数量约为103CFU/ml。在回肠末端, 细菌数逐渐增加105 108 CFU/ml, 主要含乳酸杆菌( 102 105 CFU/ml) 、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至结肠, 细菌数明显增加, 浓度为109 1
12、012CFU/ml, 主要为厌氧菌: 双歧杆菌( 108 1011 CFU/ml) 、类杆菌、乳酸杆菌( 104 109 CFU/ml) 占绝对优势为优势菌群, 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占少量30。近年来,将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应用到肠道微生物检测发现:一些兼性厌氧菌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enterococci)和乳酸杆菌,在人体的盲肠中达到非常高的密度和代谢活性,因为盲肠内容物中总细菌rRNA的50%都与这些菌种的一致,而粪便样品中这些菌种rRNA的数量仅达到7% 。由此可见,这些菌种在盲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1。1.2.2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3、人们日益突破传统技术和方法的局限, 深刻地揭示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互惠共生的分子机制: 人体肠道向肠道微生物提供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其中包括天然的厌氧条件, 丰富的营养物质, 以及适宜的温度和pH等;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影响到人体的营养物质加工、能量平衡、免疫功能、胃肠道发育和成熟以及其他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破,造成人体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如:炎性肠病(IBD)、结肠癌、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哮喘等29,31,32。 最新的研究发现,肠道内细菌构成的比例
14、,甚至可能是决定是否患肥胖症的重要因素。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杰弗里戈登等通过动物实验以及对12名减肥成功人士进行的研究,他们发现,在众多的肠道细菌群落中,有两种细菌的比例关系和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肥胖的人和老鼠的肠道内,一种名为“类杆菌”的细菌所占的比例比较低,而另一种名为“厚壁菌”的细菌含量较高。1.2.2.1保护功能:屏障作用体内正常微生物在肠粘膜上形成一层菌膜以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定植,因此对防止组织受到病原菌侵染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抵御作用还表现在限制过路菌(opportunisic bacterial)的生长。体外试验发现:细菌之间能够通过争夺肠道上皮细胞上的黏附位点而在粘膜上定植
15、,非致病菌的黏附和定植可以阻止随后进入的致病性大肠菌群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和定植33。另一方面细菌通过竞争肠道内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资源和资源来供自身的生长和繁殖,例如:肠道内的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多形拟杆菌)就是通过这种发式来发挥它的占位作用的。另外,这些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还能够通过产生抗菌的细菌素来抑制竞争菌的生长,这种合成细菌素的能力广泛地分布在胃肠道的微生物群系中,但同时寄主能够控制这种细菌素的产生,因为这些物质中大多数是可以被蛋白酶降解的蛋白质复合体,因此,这些细菌素的作用可以被寄主通过位置效应来限制的,避免微生物在机体内产生过多的毒素。1.2.2
16、.2代谢营养功能结肠内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功能是对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残留和由上皮细胞产生的内生黏液进行发酵。微生物区系基因的多样性为机体提供了多种酶系和生化反应途径,这个复杂的代谢体为寄主代谢能量进行物质吸收,扩大了宿主可利用原料的范围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同时为微生物自身提供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研究发现常规饲养和无菌动物在饲喂相同食物条件下, 尽管常规饲养动物消耗饲料少, 但积蓄的体脂却比无菌动物多40%这些成年无菌动物在饲喂常规饲养动物结肠内容物之后, 其体脂很快恢复到了常规饲养动物的体脂水平, 并且发现饲喂结肠内容物无菌动物体脂增加方式源自于脂肪细胞的肥大, 而不是脂肪细胞的过度分裂
17、增生33,34。肠道内微生物对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抗性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胶质和树胶)、蛋白质(主要有胶原质,胰腺酶,脱落的上皮细胞和被溶解的细菌)和肽进行代谢,其代谢的终点是短链脂肪酸34。所有的这些短链脂肪酸都对寄主生理方面有重要的功能。丁酸盐基本都是被结肠上皮细胞消耗的,同时它还是结肠细胞主要的能量资源。醋酸盐和丙酸盐可能对葡萄糖代谢也发挥着作用。微生物在维生素k的合成,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的吸收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和短链脂肪酸,尤其是醋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的产生都促进了盲肠中铁离子的吸收。1.2.2.3肠道微生物与寄主免疫之间的关系肠道不仅是吸收、消化和
18、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的肠黏膜面积巨大,约2倍于皮肤的表面,每时每刻黏膜都要接触大量抗原,担负着重要的免疫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黏膜免疫功能与寄居在肠道中为数众多的肠道菌群(intestinal flora)有密切关系31。肠道粘膜是免疫系统和外部环境接触的主要界面,因此,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人体内最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也是不足为奇的。细菌与寄主在肠粘膜表面的交流好像在免疫系统的进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无菌环境下饲养的动物其肠粘膜上含有的淋巴细胞密度较低,同时其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也较低。肠道内微生物定植会影响肠系淋巴组织的组成。已有研究表明早年体内肠系淋巴组织和
19、肠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起来对复杂的粘膜和系统免疫调节的发展进化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还有研究显示:无菌老鼠在肠道发育期血管的生成受阻, 肠腺发育不完全; 无菌老鼠口服卵清蛋白不能产生T辅助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但接种常规饲养动物断奶前肠内容物之后, 这些老鼠则能够产生免疫应答35。 因此, 肠道微生物在肠道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是肠道建立起正常的免疫功能所必需的。宿主针对微生物产生的免疫应答依赖于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例如分泌免疫球蛋白。先天免疫应答中不仅白血球细胞(例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吞噬杀死病原菌,而且肠粘膜上皮细胞也能通过合成多种炎症因子和给肠粘膜的潜在细胞传递信
20、号来调借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先天免疫系统通过有限的受体可以从共生细菌中分辨潜在的病原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一系列的toll-like受体,用以识别细菌的保守型亚基(高等真核生物力没有发现)35,同时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应答,这被以信号的形式传递到潜在组织进行免疫应答。1.3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近年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正常菌群与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有密切关系, 如乳酸菌、 产丁酸菌能促进肠道健康等, 因而关于人类及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1.3.1 依赖培养的传统方法自1881年科赫首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至今,世界各国科学家采用培养方法对多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
21、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正是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为人类揭开了微生物界的神秘面纱,向人类展示了微生物的基本面目,为微生物领域乃至整个生物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传统培养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厌氧培养技术的发明, 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无菌动物的应用等,但是环境中可培养的微生物只是占到很小的比例,如:海洋中可培养的微生物只占总数的0.01-0.1%4,湖水中可培养的微生物占总数的0.1-1%5,活性污泥中叫培养的微生物占总数的1-15% 6,7,土壤中传统培养技术仅能分离1%-10%的微生物8。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微生物世界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培养方法的不足逐
22、渐暴露了出来。其主要原因有:很多细菌的生长需要的未知性, 各种细菌对培养基不同的选择性, 体外培养过程对微生物的应激性, 严格厌氧技术的困难性, 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等。Furrie将传统培养微生物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如表1-1所示36。表1-1 传统培养微生物方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廉价费时费力应用范围广样品要求立即处理可以达到细菌数目定量严格厌氧菌要求专业的技术和设备由专业的微生物学家操作,可以得到复杂的生态学的表征一旦培养的细菌分离出来后,需要很多技术进行鉴定可以进行生理学研究选择性培养基的选择会影响试验结果可以进行生化研究只能检测到可培养的微生物1.3.2 分子生物学技术
23、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及其向微生物学领域的渗透,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分支微生物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Microbial Ecology)。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微生物生态系统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微生物生态学主要以微生物基因组DNA的序列信息为依据,通过分析样品中DNA分子的种类和数量来反映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9。这种研究方法不仅避免了分离培养方法的不足,而且能够大规模并行提取、处理和展示混合微生态系统基因组的组成信息,分析速度快、提供的信息量大,因而特别适合于对复杂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区系结构进行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毕业 论文 蛋白 糖巨肽 cgmp 小鼠 肠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