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可研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XX县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可研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前 言1一、项目概况1二、编制依据2三、指导思想3第一章 矿井安全生产现状4一、矿井基本情况4二、煤矿资源和开采技术条件4三、近几年安全投入情况13四、近几年安全事故分析13第二章 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4一、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的问题14二、矿井供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4第三章 矿井安全改造总体规划16一、总体规划实施步骤16二、矿井安全改造目标16第四章 安全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17一、安全改造的必要性17二、安全改造项目技术方案18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34一、工程投资范围34二、编制依据35三、投资构成和资金筹措及安排35第六章 改造项目的实施
2、计划及预期效果36一、项目实施计划36二、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36 附表:附表1:煤矿企业基本情况表附表2: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情况表附表3:国债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表附表4: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5:煤矿安全改造备选项目汇总表附件:1、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备选项目汇总表2、承诺函3、文件真实性声明XX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 言一、项目概况矿区位于XX城南西方向260方位,直线距离18km处,隶属于XX青塘镇管辖。宁都兴国公路从矿区旁经过,距XX州152km,距XX城28km,交通便利。XX煤矿区是一个具有很长开采历史的老矿区,民窿开采可追塑几百年的历史,较为正
3、规的开采始于1958年,多为集体、个体小煤窑开采。年开采量1015kt之间。1961年成立XX宁都石灰水泥厂,为县办国营企业,开采煤炭烧制石灰、水泥,1966年改为XXXX煤矿,1969年8月与XX硫磺厂合并,1972年又分开改为“XX省XX煤矿”,2006年改为XX煤矿。作为县办国营企业,其年生产能力停滞在10kt原煤左右。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采用高落式采煤法采煤,矿山生产历经四十多年先后形成四对平硐,以30m为一个采掘水平,累计生产出原煤468.3kt。2009年储量地质报告核实油麻坑区段(西采区)已开采至+300m标高,东采区(大水坑区段)+285m水平为目前主要生产区,西采区(油麻坑
4、区段)于1991年停产至今。2006年批复矿井年生产能力为40kt/a,属证照齐全的合法企业,法人代表兼矿长X,主要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3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人,企业在册职工共115人。2010年原煤产量36kt/a,销售收入792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8500元左右。矿区地貌为典型的山间盆地,四周为中高山岭,中央为开阔盆地。山势呈近东西走向,北高南低,北面最高峰酒雷崠海拔1100m,南面盆地最低处海拔200m,相对高差大,地势陡,切割深,沟壑发育。煤系地层一般出露标高在500270m之间,呈与山势走向相近的北东东向展布。似腰带状环绕在山间。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
5、,年平均气温18.8,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50mm,无霜期290d。区内植被中等发育,水源丰富,以农业为主,并有钨矿、硫磺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经济较发达,是XX主要矿产地之一。XX煤矿属低瓦斯矿井、主要开采石炭系下统梓山组(C1z)煤层,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开采技术条件中等。近几年矿井通过自筹资金进行了改造。但由于投入资金有限,而且矿井生产年限长,安全生产的隐患还较多,因此很有必要继续加大安全投入,对安全生产系统进一步改造。根据XX煤矿目前安全状况,XX煤矿2012年安排安全改造内容是改造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和“六大系统”升级改造。为节约资金,我矿自行承担了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
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二、编制依据1、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及XX省能源局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X能源煤炭字2011144号);2、本矿井提供的图纸及矿井概况;3、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4、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范(GB50399-2006);5、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6、关于对XX州市2008年度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XX煤行管字2008149号、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7、煤矿生
7、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发改运行2006819号)。三、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第116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改造工作,有效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统一安全生产标准,推进矿山安全装备现代化进程,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2012年国家继续从软硬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安排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国有煤矿进行安全改造,以防止煤矿恶性安全事故。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及XX省能源局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201
8、2年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X能源煤炭字2011144号)的精神和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节能降耗,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优先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指导思想是突出重点,充分利用既有设施,采取安全改造与利用相结合,以少量的投入,达到安全生产、生产安全的目的。第一章 矿井安全生产现状一、矿井基本情况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现有主平硐、副平硐、风井三个井筒。矿井划分+XXm一个水平。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主、副平硐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口装有型号为BKY60-9.0/15,
9、功率15kW的主扇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地面、井下大巷均采用MF0.75-6型翻斗式矿车运输,人力推车。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选矿方式:采煤方法为短壁式或巷柱式采煤法,放炮落煤为主手镐落煤为辅,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选矿方法为手选。矿井属低瓦斯矿井,装备了KJ65型安全监控系统。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电源来自XX青塘变电所,电压等级10kV。备用电源为75kW柴油发电机组一台,电压等级380V。二、煤矿资源和开采技术条件(一)地层与构造1、地层矿区内出露之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上泥盆统峡山组(D3)分布于向斜北翼边缘,形成高山,是矿区内时代最老的地层。倾向南,倾角3060不等。岩性主要为
10、灰白色厚层状至中厚层状含砾石英砂岩、细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等。厚度不详。此套地层为穿透梓山组后的底板标志层。常作为钻孔终孔标志。(2)石炭系(C)下覆泥盆系与石炭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在矿区内常以F2断层接触。下统老山组(C1l)仅在23线以西钻孔中见到,地表无出露。与泥盆系呈假整合接触,厚度031.7m。岩性:下部浅灰白色细粒钙质石英砂岩,灰色中细粒钙质砂岩夹暗灰色砾岩,角砾岩和千枚岩。中上部浅灰色石灰岩,深灰或黑色硅灰岩。下统赤水组(C1c)仅在23线以西钻孔中见到,地表无出露。与下伏老山组呈假整合接触,厚016.5m。岩性:底部灰白色厚层状粗粒含砾石英砂岩。下部深灰色厚层状泥
11、质页岩夹两层浅灰白色大理岩化石灰岩。上部浅灰白色细粒泥质砂岩。下统梓山组(C1z)本组地层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是矿山开采生产的主要对象。地表出露宽一般400700m,厚度129314m。分布于向斜北翼山腰处,呈狭长腰带状。倾向南南东,倾角一般3045。根据沉积旋回规律,梓山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小段。A、第一段(C1z1)下部浅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粗粒含砾砂岩或砾岩。上部灰黑色炭质页岩夹粉砂岩或细砂岩,夹煤层九层,编号为A1A9,其中A6和A9是全区主要工业煤层。本段又是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赋存地段,含煤性最好,产主要植物化石苛达树。厚度14.429.8m。B、第二段
12、(C1z2)下部浅灰色至深灰色厚至薄层状细粒砂岩,暗灰色含炭粉砂岩。上部黑色炭质页岩夹粉砂岩或细砂岩,夹煤层三层,编号为A10A12。含煤性中等,但煤层可采性差。产植物化石芦木。厚度15.410.74m。C、第三段(C1z3)下部深灰暗灰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或中细粒砂岩。岩性较稳定,可作为分层参考标志层。上部黑色炭质页岩夹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夹煤二层,编号A13A14。煤层可采性差。粉砂岩中常见次生砂质结核。产植物化石鳞木。厚度16.549.5m。D、第四段(C1z4)下部浅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上部黑色炭质页岩夹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常含菱铁质结核,核径215cm不等。炭质页岩中夹煤线
13、。产植物化石Newzoyteie等。厚度54.579.9m。E、第五段(C1z5)下部中细粒粉砂岩夹钙质砂岩,粘土岩。底部暗灰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或含砾砂岩。中间灰暗色页岩,砂质页岩夹透镜状石灰岩。上部灰白色钙质砂岩,暗紫色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厚度28.547.8m。中统黄龙组(C2h)本组地层由于风化剥蚀较烈,且处于向斜盆地中央,大部分已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出露不全,厚度不详。在平面上,本组地层与梓山组呈断层接触(F1),在垂直剖面上呈假整合接触。地层产状不清。岩性:底部深灰色细粒石英砂岩。往上为浅至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肉红色白云质石灰岩,灰白色细粒白云岩。本地层为区内烧水泥和石灰的主要原料
14、。(3)第四系(Q)主要为砾石、砂粒、黄土、粘上等残积、坡积、冲积物。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央山坡及山麓沟谷中。厚度不详。2、构造本矿区13号勘探线至27勘探线之间(即XX煤矿大水坑油麻坑区段)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是在青塘区域向斜的北翼。然而矿区本身又组成一个次一级的,轴向近东西向的向斜褶皱。这是矿区整体构造轮廓。在此向斜带内又再发生更低级次的断裂和褶皱,从而对地层和煤层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造和破坏。(1)断层矿区内主要发育两组断层,一组为走向近东西向的纵向断层,代表性断层有F1和F2。另一组为走向NWNNW的横向断层,代表性断层有F4、F5、F7、F8等。F1和F2分别分布
15、在矿区的南、北边缘,构成了矿区南北自然边界。F1是属于区域性大断层,走向8085,倾向北,倾角6080,延伸长30余km,垂直断距400m以上,属区域压扭性逆冲断层。由于此断层的逆冲作用,造成下石炭梓山煤系冲向浅部构成向斜翼部,使中石炭黄龙组出露在向斜核部。给煤炭的开采利用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但对于深部开采应防止它导水的不利一面。F2是矿区北缘梓山组与泥盆系接触边界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6575,属张性正断层。它是在向斜构造形成过程中,由于梓山组与泥盆系界面不牢而形成的顺层滑动式正断层。对煤系及煤层的破坏作用不大。F4、F5、F7、F8等断层构成了与矿区内地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一组横向断层
16、。走向NW或NNW,倾向NE或NEE,倾角60左右,属张扭性断层。此组断层规模较小,走向延长5001000m,断距几十m。但它们对煤层的改造和破坏大。造成煤层沿走向和倾向都不连续。并造成井田不规整。这是在开采生产中应十分注意的一组断层。(2)褶皱在区域上,矿区是青塘向斜的北翼,就整个矿区本身而言又是一个东西向展布的不对称向斜。在此向斜内又形成许多更小规模的褶皱。充分再现了“复式向斜”的千姿百态。整个梓山煤系沿走向呈蛇曲摆动,沿倾向呈波浪式起伏变化,造成煤层形态变化多端。由于次级小型褶皱极为发育,对煤层的改造破坏较大,使煤层发生尖灭再观,透镜状、囊状等多种变化,破坏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本来就
17、不大稳定的煤层更加复杂化,给生产带来不利因素。(3)变质作用由于区域造山运动作用,矿区内普遍发生应力变质作用,岩层和煤层结构更加紧密,体重增大。全区泥质岩层中常见红柱石矿化现象,丝绢光泽,千枚状构造等。在其他岩类中重结晶。大理岩化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都说明本区岩石发生了轻度变质作用。但是,变质作用的程度还远远未有破坏煤层质量,仅是使煤层体重变大,在某些地段还使煤层顶底板变得更加致密坚硬,有利开采。(4)岩浆岩矿区内没有岩浆岩侵入,地层中也未发现岩脉侵入。3、煤层本区含煤14层。根据沉积旋回规律,具体划分是:梓山组第一段(C1z1)含煤9层,编号为A1A9,为局部或大部可采煤层,其中A6和A9是区
18、内主要煤层;梓山组第二段(C1z2)含煤3层,编号为A10、A11、A12,为局部可采煤层;梓山组第三段(C1z3)含煤2层,编号为A13、A14,为不可采煤层。A6煤层:呈近东西向向斜展布,延长约1500m,延深300多m。从20个见煤钻孔和坑道见煤情况看,煤层厚度0.163.9m,平均0.99m。结构较复杂,煤质一般,灰分中等,总体由东往西逐渐变厚,靠近向斜轴部煤层较厚。23线以东局部可采,23线以西大部可采。A9煤层:呈近东西向向斜展布。延长约1500m,延深300多m。煤层厚度0.286.29m,平均2.32m。结构较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呈“鸡窝状”产出。煤质一般,灰分中等,总体由东
19、往西逐渐变厚,21线以东局部可采,21线以西大部可采。矿区主要煤层特征:根据本矿区煤层结构、厚度、形态及产状变化,稳定性、连续性、可采性等综合评价,应属于“极不稳定型”煤层。矿区内含煤性变化极大:,有的钻孔仅含二、三层煤,有的钻孔含煤二十几层。但是分支煤层多,稳定性差。煤层的连续性、稳定性很差,无论沿走向还是沿倾向均不连续。据生产矿井资料,连续稳定在100m走向范围的煤层极少出现。煤层厚度变化大,且以1.00m以下的煤层为主,厚度在2.00m以上的煤层,往往呈煤包或饼状产出,很快就尖灭成煤线。煤层形态变化剧烈,膨大缩小,尖灭再现,透镜状、包裹状、大饼状、树枝状等等形态,累见不鲜。煤层结构复杂,
20、分支复合,分叉尖灭,不连续,无固定层位。顶底板岩性相变大等等,形成典型的复杂结构煤层。煤层产状变化大,由于原始沉积和后期褶皱断裂破坏的双重作用, 致使煤层产状或扁平、或直立、或倒转、或蛇曲等等,无规律可循。煤层可采性差,就连主采煤层A9和A6也是属于“局部或大部可采”类型,其他煤层均属局部可采型。煤种:中灰、中硫、特低磷、中热值无烟煤。4、矿井储量截止2010年12月末,矿井保有地质资源量2110.01kt,其中122b类441.51kt,333类1668.50kt。(二)开采技术条件1、矿井瓦斯根据关于对XX州市2008年度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XX煤行管字2008149号),XX
21、煤矿为低瓦斯矿井。2、煤层自燃倾向和煤尘爆炸性指数煤尘爆炸性:根据XX煤矿安全检测中心鉴定结果,A1煤层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根据XX煤矿安全检测中心鉴定结果,A1煤层自燃倾向等级级,属不易自燃煤层。3、煤层顶底板情况矿区开采的煤层为A1A12煤层,其顶、底板岩性特征基本相同,为炭质页岩含炭粉砂岩。由于矿区构造复杂,煤层极不稳定,岩层沿走向、倾向变化大,其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相对较差。(三)水文地质条件1、自然地理条件对矿坑充水的影响:矿区位于青塘盆地北部边缘,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标高多在280m至580m之间,属中低山区。区内溪流南北走向,大溪有3条,即大水坑溪、油麻坑溪、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煤矿 2012 煤矿安全 改造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