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左侧板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散热器左侧板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热器左侧板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设计1 前言冲压是生产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加工方法,但冲压加工必须制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精密型产品,起制造属单间小批量生产,具有加工难、精度高、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高的特点。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当前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模具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代表,模具工业已成为高薪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一些工业先进国家,都拥有世界水平的冲压公司和冲压技术。而板料冲压的出现要比它晚10 年左右的时间。在板材冲压成形中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性进程,1849 年出现的手动曲柄式压力机是薄板成形的第一块
2、里程碑,它标志着机械式薄板成形的开始。1879 年Adamso 研究开发碳钢和铁的机械性能,并提出了扩孔试验的单拉伸试验,随后各种成形工艺及模拟试验相继出现,薄板成形从手工作坊走向工厂,大多数手工工具被大型模具及机器所取代,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其特点决定的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统计,冲压件在各个行业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汽车、电机、仪表、军工、家用电器等方面所占比例更大。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
3、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 在模具CAD/CAE/CAM 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模具作为“工业之母”,目前,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60
4、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成型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比拟。我国模具行业将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我国模具发展到今天,已趋向成熟,目前中国模具的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技术质量上讲与国际水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内模具制造随意、粗糙、无精密度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1。1.2未来发展趋势模具制造产业是制造产业之一,而制造产业标志着一个国家的
5、综合国力及技术水平。因此大力发展模具制造产业是国家经济建设中所必须计划到的。模具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朝信息化、高速化与高精度化发展。因此从设计技术来说,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CAD/CAE/CAM技术的应用,并持续提高其集成化程度和效率,特别是板材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随着外资企业迅速地进入,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技术本地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相信我国冲压技术、冲压模具在未来几年里会在冲压工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级设备、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 多吨
6、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 Ra1.5m的精冲模,大尺寸(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了提高冲压模具的寿命,模具表面的各种强化超硬处理等技术也是发展重点。对于模具数字化制造、系统集成、逆向工程、快速原型/模具制造及计算机辅助应用技术等方面形成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模具开发与工程服务,全面提高企业水平和模具质量,这更是冲压模具技术发展的重点。2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2.1冲压件工艺性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一般情况下,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
7、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模具加工较易、寿命较高、操作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2。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可知,汽车散热器左侧板如图2所示,该冲压件的材料08钢,板厚为2.5mm,适合大批量生产。通过上述工艺分析,可以看出该零件为普通的厚板弯曲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主要是轮廓成型问题,又属大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2.2 冲压件结构的工艺性散热器左侧板是采用08钢材料制成,最大公差为0.5,对精度的要求较低,又属于大量生产,该板厚2.5mm。2.2.1冲压件的精度和粗糙度(1)冲压件是08钢材料制成对精度要求较低,并大量生产。(2)冲压件对粗糙度的
8、要求也较低。2.2.2冲压件确定毛坯尺寸该零件的毛坯展开图如下,由圆角半径r=0.50.5t=1.25mm;板料厚度t=2.5mm可按L1=a+b+c+0.6t (2.1)a=26mm,b=72mm,c=79mm,t=2.5mm。 将数值代入上式得L1=186mm。同理可得L2=490mm。3冲压件工艺方案的制定3.1 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的分析从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来看,零件的精度要求一般,适合冲压生产。其工件最小圆角半径5mm符合最小圆角半径要求,工件的冲压精度和粗糙度都要求不高,符合冲裁要求3。该件加工时需要先落料、冲孔,后弯曲,再压强筋。因此在计算坯料及预冲孔尺寸时要准确,以便保证弯曲、冲孔
9、的尺寸,且不能起皱、破裂。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a) 落料(b) 冲孔(c) 弯曲(d) 压强筋根据以上这些工序,可以做出下列各种合理的组合方案。方案一:落料冲孔弯曲冲压强筋方案二:落料弯曲冲压强筋冲孔方案三:落料冲孔复合弯曲冲压强筋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弯曲冲压强筋方案一:按照基本工序的冲压工艺工序都只使用简单模具,结构简单,但由于工序多,增加模具数量,成本增加,而且会增长产品的加工周期。方案二:将冲孔放到最后,造成弯曲时难以定位,冲孔精度也有所降低。方案三:采用复合模落料冲孔,省工省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和模具及操作人员,降低成本。综合上述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3.2 确定
10、冲压工序图(1) 落料冲孔后的毛坯(2) 弯曲之得到的毛坯(3) 压强筋后得到的零件4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此工序采用复合模结构,可以实现两道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减少了工序数和模具数,降低了生产费用,符合大批量的要求。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比较简单,此复合模的结构形式采用顺装形式,冲压零件由推件装置推出5。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二道或二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模具,是一种多工序的冲压模。复合模与单工序模相比,主要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和冲压件精度高,适于冲薄料,也适宜冲脆性或软质材料。落料、冲孔复合模是日常生产中常用一种复合模形式。此工序采用复合模结构,可以实现两道工序在一副
11、模具上完成,减少了工序数和模具数,降低了生产费用,符合大批量的要求。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比较简单,此复合模的结构形式采用顺装形式,冲压零件由推件装置推出。4.1 计算相关冲压工艺4.1.1排样方法由于毛坯形状和尺寸较大,为便于手工送料,选用单排冲压。4.1.2材料利用率查搭边值表,确定搭边值。当t=2.5mm时,查表a=2.0,a1=1.8对于08钢a=1.8 a1=1.62 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 =100% (4.1) 其中 A冲裁件的面积; n一个进距内冲裁件的数目; b条料宽度; h进距;所以=98.07%4.2冲压工艺参数的计算4.2.1 冲件的力的计算(1)落料冲裁力 (4.2)式中
12、 L冲裁件周长(mm); t 材料的厚度(mm); 材料抗剪强度(MPa)。将加固板毛坯周长L=1352mm,厚度t=2.5mm,以及08钢材料的抗剪强度 =260Mpa,代入上式,得 =1.313522.5260=1142440N (2)冲孔冲裁力P=KL (4.3) L=219mm所以 P= KL=1.32192.5260=185.055(kN)4.2.2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因为零件轮廓形状复杂,故采用冲孔分开加工、落料配合加工的方法。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即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
13、因为零件尺寸公差为IT12级,可查公差表确定各尺寸公差。(1) 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为保证间隙值;p+dZmax一Zmin或p=0.4(Zmax一Zmin) d =0.6(Zmax一Zmin)根据凸凹模的制造公差表查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0.5: 凸模p=0.040mm 凹模d=0.060mm由于零件为圆形且比较简单,所以凸凹模可以分开加工,公差为0.5mm,精度要求不高。落料凹模的尺寸: (4.4) Dd1=(490一0.5)mm =489.5mm Dd2=(186一0.5)mm =185.5mm 落料凸模的尺寸: Dp1=(489-0.225) =489.275mm Dp1=(185.5-0
14、.225) =185.275mm (2) 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冲孔尺寸为(mm) (mm) (mm) (mm)时的凸凹模刃口尺寸为=(mm) (mm) =(mm) (mm) =(mm) (mm) =(mm) (mm) 4.3落料冲孔主要零件的计算4.3.1 落料凹模(1) 厚度H 凹模厚度H可根据凹模厚度与冲裁力之间的关系式来计算5。 (4.5)式中 H凹模厚度(mm)F冲裁力(N)因为P=1142.440kN,所以取H=48.5mm。(2)长度L和宽度B凹模长 L=489.5+248.5=586.5(mm) 凹模宽 B=185.5+248.5=282.5(mm) LBH=586.5282.5
15、48.5(mm) 将上述尺寸改为60030050mm。(3) 凹模的刃壁形式因为此复合模具结构简单,废料是逆冲压方向被推出的,选择凹模的刃壁形式为序号6的形式5。4.3.2冲孔凸模计算(1) 圆形凸模因为每个凸模的直径都大于板料的厚度2.5mm,因此凸模强度按下式核算: (4.6)式中 冲件材料厚度(mm),在此取2.5mm;凸模或冲孔直径(mm),在此取10mm;冲件材料抗剪强度(MPa),在此取=260 MPa;凸模刃口接触应力(MPa);凸模材料许用压应力,对于常用的合金模具钢,可取18002200 MPa。因此所以凸模强度符合要求。凸模在中心轴向压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的最大长度与导向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热器 左侧 冲压 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