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3000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论文.doc
《日处理3000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处理3000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设计题目 3000m3/d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年 级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 年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3000m3/d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摘 要 本设计中,污水处理规模为日处理生产废水3 000m3/d,进水水质:COD为1100mg/L,BOD为230mg/L ,SS为210mg/L,色度为400度,pH为610,NH3-N为30mg/L。出水水质:COD100mg/L,BOD20mg/L,SS60mg/L,色度40度,pH为69,NH3-N15mg/L。印染废水具有色度高,COD含量高,可
2、生化性差,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剧烈等特点。因为印染废水属于难降解的废水,所以本设计采用水解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过方案比选,本设计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对BOD、COD、SS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并具有能耗低、产泥量少的特点,且剩余污泥可直接脱水。生物接触氧化池后设置混凝反应池,作为三级处理,可获得较好的出水水质,使废水达标排放。关键词 印染废水;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1印染废水概况1.1 印染废水的主要来源随着印染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印染工业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加,印染废水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之一。印染废水水质复杂,根据污染物的来
3、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派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1。1.2印染废水的特点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如下:(1)水量大,水质变化剧烈。(2)有机污染物含量高。(3)部分废水含有毒有害物质。如印花雕刻废水中含有六价铬,有些印染(如苯胺类印染)有较强的毒性。(4)COD高,可生化性差。印染生产
4、基本原料是苯系、萘系、蒽醌系以及苯胺、硝基苯、酚类等,废水COD浓度高,BOD5/COD值较低(一般0.2 m3/d,所以采用机械清渣。4.14格栅机的选型 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选择旋转式固液分离机,其安装倾角为60,进水流速1.2m/s,水头损失19.6kPa,栅条净距1540mm。格栅计算草图见图2。图2 格栅设计算草图4.2调节池4.2.1设计概述印染废水具有间断性和多变性,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在一日内,甚至每班内都有很大的变化。而废水处理设备都是按一定的水质和水量标准设计的,要求进水均匀,特别对生物处理设备更为重要。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在废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预先对废水
5、进行调节,将不同时间排出的废水,贮存在同一水池内,并通过机械或空气的搅拌达到均和水质的目的,这种水池称为调节池。此外,调节池尚具有预沉淀、预曝气、降温和贮存临时事故排水的功能。本设计在调节池增加曝气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先曝气处理,使废水均质,混合均匀,冲刷作用使颗粒物下沉,能吹脱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并且能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使污水更适宜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2.2设计参数(1)最大设计流量 Qmax=kzQ=1.53000m3/d=4500 m3/d =187.5m3/h=0.052 m3/s(式中kz为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一般取1.21.9,本设计取kz=1.5)(2)停留时间 T = 8h(
6、经验值412h,一般取8h,连续进水取4h,间断进水取12h)(3)设池为矩形池,有效水深 h = 4m,一般取3.05.0m(4)保护高 h1 = 0.6m(5)空气用量为q = 4,调节池的空气用量一般取46。4.2.3设计计算(1)调节池有效容积VV = QmaxT = 187.58=1500(2)调节池尺寸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取有效水深h=4m。则调节池面积F为式中:h有效水深,一般取3.05.0m。池宽B取15m,则池长(3)池总高H保护高h1=0.6m,池总高H=4+0.6=4.6m(4)曝气系统计算3总空气量QsQs =Qsq= 187.54 = 750m3/h = 0.208
7、m3/s空气总管管径D1取150mm,管内流速v1为v1在1015m/s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空气支管共设8根,每根支管的空气流量q为支管内的空气流速v2应在510m/s范围内,选,则支管管径D2为取D2=80mm,则v2为穿孔管:每根支管连接两根穿孔管,则每根穿孔管的空气流量取v3=10m/s,管径D3为取D3为40mm,则v3为(5)加酸中和印染废水碱性高,为保证其PH值范围为7.58.5以利于后续工艺处理,需对废水进行加酸中和。印染废水呈碱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加的NaOH引起的,原水PH值为610(取10计算),即:OH=10-4mol/L。加酸量式中:Ns酸总耗量,kg/h; Nz
8、废水含碱量,kg/h; a酸性药剂比耗量,取1.24;k反应不均匀系数,1.11.2。配置好的硫酸直接从贮酸槽泵入调配槽,经阀门控制流入调节池反应。设计的调节池平面图示意见图3。图3 调节池平面示意图4.3水解酸化池4.3.1设计概述水解工艺是将厌氧发酸阶段过程控制在水解与产酸阶段。它取代功能专一的初沉池,对各类有机物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初沉池。因此,从数量上降低了后续构筑物的负荷。此外,利用水解和产酸菌的反应,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减少污泥产量,使污水更适宜于后续的好氧处理。4.3.2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Q=3000 m3/d =1
9、25m3/h;(2)停留时间 t = 5h,一般取4h5h;(3)池超高h超高=0.5m;(4)上升流速v上升=1.0m/h(一般控制在0.81.8m/h之间)4.3.3设计计算(1)池有效容积V式中:Q设计流量(m3/h);t停留时间,本设计采用5h。(2)有效水深H有效水解酸化池上升流速应控制在0.81.8m/h较合适,本设计中取v上升=1.0m/h,则有效水深H有效=vt=1.05=5m一般水解酸化池有效水深在46m之间为系统最有运行范围,本设计H有效=5m符合设计要求。(3)反应池的各部分尺寸池表面积;取池长为L=14m,则池宽B=8.9m,取B为9m10m,符合设计要求。即水解酸化池
10、平面尺寸为。取池超高为h1=0.5m,则池总高位。 (4)布水配水系统设计水解酸化池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保障污泥与废水之间的充分接触,为了布水均匀与克服死区,水解酸化池底部按多槽布水区设计,并且反应器底部进水布水,系统应该尽可能地布水均匀。水解酸化池的最优布水系统需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了同时达到这两种效果,需要满足以下原则:a、保证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发生短路现象;b、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c、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并当堵塞发生后很容易被处理。1)配水方式 本设计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为了配水均匀一般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下距池底约20
11、cm,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 查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其设计参数如表3:表3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参数表内容参数内容参数干管进口流速1.01.5m/s开孔率0.20.25支管进口流速1.52.5m/s配水孔孔径912mm支管间距0.20.3m配水孔间距730mm 2)干管管径的设计计算Qmax=0.035m/s干管流速为1.4m/s,则干管横切面积为:管径;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选用DN=200mm的钢管。校核干管流速:介于1.01.5m/s之间,符合要求。3) 布水支管的设计计算a布水支管数的确定取布水支管的中心间距为0.3m,支管的间距数个则支管数根;b布水支管管径及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处理 3000 印染 废水处理 工艺 设计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