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头生猪屠宰初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万头生猪屠宰初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万头生猪屠宰初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71.1 项目概况71.1.1 项目名称71.1.2 项目实施单位71.1.3 项目建设地点71.1.4 项目总投资71.1.5 项目筹建单位基本情况71.2 编制依据及原则71.2.1 编制依据71.2.2 遵循原则81.3 项目建设条件81.3.1 原料供应状况91.3.2 水、电、汽、燃料供应情况91.3.3 交通运输条件101.3.4 气象资料101.3.5 地质资料101.4 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111.5 环境保护111.6 节能121.7 劳动安全卫生131.8 消防设施14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1.9.1 主要技术指标141.9.2 主要经济指标151.
2、10 结论1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72.1 项目的建设背景172.1.1 国家产业规划的要求172.1.2 我国铝工业迅速发展的需求182.1.3 再生铝行业产业升级的需要192.1.4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2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2.2.1 资源再利用和持续发展的需要202.2.2 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212.2.3 项目企业发展的需要212.3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212.3.1 技术工艺先进可靠212.3.2 原料保障程度高222.3.3 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22第三章 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233.1 再生铝产业现状233.2 再生铝产业发展预测253.2.1
3、国际将会掀起再生铝产业发展的热潮253.2.2 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253.2.3 中国再生铝在2015年将形成更大规模253.2.4 中国国内废铝的回收量大幅度增加263.2.5 再生铝产品将会向高品质铝合金领域进军263.2.6 再生铝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比例还会加大26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84.1 建设规模284.2 产品方案28第五章 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消耗305.1 主要原辅材料305.1.1 主要原材料品种305.1.2 主要辅助材料305.1.3 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305.1.4 物料平衡计算315.4 燃料、动力供应315.4.1 燃料供应315.4.2 动力消
4、耗325.4.3 水源消耗32第六章 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336.1 技术方案336.1.1 工艺方案比较336.1.2项目拟定工艺流程336.1.3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336.1.4 工艺技术参数366.2 设备选型366.2.1目前再生铝熔炼设备366.2.2 项目设备选型376.2.3 主要设备选型37第七章 总图运输437.1 地理位置和气象437.1.1 地理位置437.1.2 气象437.2 总平面布置447.2.1 场地组成447.2.2 总图布置447.2.3 竖向设计457.3 运输457.3.1 交通运输设施457.3.2 外部运输467.3.3 运输方式及设备选择46第八章
5、公用辅助实施478.1 供排水478.1.1供水478.1.2排水478.2 电力488.3 燃料48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499.1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99.1.1 废气排放499.1.2 废水排放499.1.3 废渣排放499.2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499.3 环境保护投资509.4 环境影响评价509.4.1 废水509.4.2 废渣509.4.3 废气51第十章 劳动、安全和卫生5310.1 劳动安全卫生5310.1.1 主要的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5310.1.2 其他防范措施5310.1.3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和人员配备5410.2 消防5410.2.1设计依据5410.2.2消防
6、给水55第十一章 节能措施5611.1 编制依据5611.2 节能原则5611.3 节能措施5611.3.1 高效节能熔炼设备的选用5611.3.2 烟气余热的利用5611.3.3 铝灰回收铝过程的节能措施5611.3.4 燃料的控制5711.4 节能效果57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5812.1 估算依据和说明5812.2 建设投资估算5812.3 流动资金估算5812.4 项目投资总额及资金筹措5812.5 项目的主要投资5912.5.1 基本建设投资5912.5.2 主要设备投资59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6213.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6213.1.1 说明6213.1.2 财务价格6213
7、.1.3 计算期与生产负荷6213.1.4 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6213.1.5 其他计算参数6213.2 销售收入估算6313.3 成本费用估算6313.3.1 估算内容及依据6313.3.2 估算结果6513.4 财务评价报表6513.4.1 财务现金流量表6513.4.2 损益和利润分配表6513.5 财务评价指标6513.5.1 盈利能力分析6513.6 不确定性分析6613.6.1 盈亏平衡分析6613.6.2 敏感性分析6713.7 财务评价结论68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6914.1 社会效益分析6914.2 环境效益分析69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7015.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8、识别7015.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7015.2.1 政治风险7015.2.2 经营风险7015.2.3 管理风险7115.2.4 财务风险71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7416.1 结论7416.2 建议74萧县开源畜禽屠宰总厂10万头生猪屠宰初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述(一)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10万头生猪屠宰初加工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萧县龙城镇食品工业园4、项目建设单位: 萧县开源畜禽屠宰总厂5、项目法人代表:梁兴月 6、项目建设内容:新建10万头生猪屠宰初加工生产线7、可研编制单位:萧县工程咨询研究所(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
9、委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规范;2、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3、屠宰场设置标准;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3-2001);5、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6、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7、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安徽省商务局、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确定2012年全省“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县(区)的通知;9、萧县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三) 报告研究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是重点对萧县开源畜禽屠宰总厂年屠宰10万头生猪生产线建设项目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包括项
10、目建设的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市场分析、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条件及方案、建设实施进度安排、环境保护、节能措施、资源节约和利用、人力资源配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等,并提出了综合性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四)项目能源消耗及主要经济指标表表1.1项目能源消耗序号能源品种用能系数单位设计消耗折吨标煤一电0.1229 kgWKwh55 67.59二煤0.7143吨600428.58三水0.0875吨T400003.5合计499.67表1.2主要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一方案类1产品规模万头/年102建筑面积平方米7900二项目建设投资万元1816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6662铺底流
11、动资金万元150三财务指标1销售收入万元15608达产年2净利润万元573经营期平均3投资利税率%6.5所得税后4投资净利润率%3.675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4.5四风险评价类1盈亏平衡点%二、项目单位及法人代表简介萧县开源畜禽屠宰总厂座落在311国道与中山路夹掖之中,地处萧县汽车站繁华地段,于县交通宾馆对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经济集散中心。该厂现有干部职工680人。设有办公室、人秘、计财审计、检疫、业务科、冷库2座,全县辖25个屠宰分厂,固定资产为759万元。它的前身为萧县食品公司,昔日曾经有过几度辉煌。企业为产、加、销一条龙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在
12、省食品行业名列前茅。总厂厂长梁兴月是安徽省肉类协会常务理事、宿州市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萧县第六、七、八届政协常委、先后被评为“全国屠宰行业有突出贡献”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家”,该厂被省、市授予“诚信企业”、“文明单位”,为萧县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梁兴月,男,中共党员,经济师,大专文化程序,生于1952年8月,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东阁食品站长、酒店食品站长、杨楼食品分公司经理、黄口食品分公司经理;2000年任萧县食品公司经理;2001年任萧县皮毛肉食品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2002年至今任萧县开源畜禽屠宰总厂党总支书记、总厂厂长
13、。三、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 项目建设背景1、落实国家扶持生猪屠宰业发展的政策我国即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一个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猪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猪肉消费量日益增长,但是,生猪饲养成本不断增加,疫情风险不断加剧,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养殖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指出生猪生
14、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其中包括: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猪肉储备制度;引导大中城市居民食用冷鲜(冻)猪肉,科学消费,促进猪肉冷链物流的发展;加强猪肉及其制品的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清理整顿生猪屠宰、销售过程中的各项收费,取缔非法收费,减轻经营企业(户)的不合理负担;加强对生猪生产供应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各项要求,抓紧实施促进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妥善解决生猪
15、生产基地建设、品种改良、母猪猪群保护、疫病防治、保险体系建设、贷款担保、屠宰加工、市场供应、质量价格监管、储备制度、应急机制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2009年12月,商务部编制并发布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生猪屠宰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等方面内容,首先提出“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实行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适度增长。(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到20
16、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4)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的企业明显增加,冷链流通得到广泛应用。到2015年,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销售范围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一批猪肉产品批发市场的低温仓储设施得到改造和提升。(5)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规划同时提出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生猪
17、定点屠宰厂(场)采用“厂场挂钩”、订单生产以及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等方式,支持屠宰加工、肉类配送企业发展肉品分割配送中心,配置冷链设施,创建鲜肉品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以上政策导向必将带动生猪屠宰业强势发展,为本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目录鼓励类第一行业农林业中第33条“农牧渔产品的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第34条“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 其内涵明确了生猪屠宰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以上产业政策必将促进生猪屠宰业的快速发展,为本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背景。(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18、目前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尚属起步发展阶段,特别是低温肉质产品,国内能生产的厂家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肉制品总量占肉类新产品总产量的比例不足8,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人口众多,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振兴肉食品工业是每个肉食品加工企业必须肩负的责任。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肉制品品种结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卫生、营养、美味的肉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3、引进生猪屠宰加工项目,不仅能促进该地区及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还将促进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带动兽医药产业、饲料加工产业、包装材料产业、仓储物流产业、金融信息服务
19、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解决地区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4、现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要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建设;二要加快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培育出“龙头”企业,尽快形成规模;三要抓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稳定的原料来源;四要健全经营机制,通过订单使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本项目通过建立“国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屠宰加工、销售)+养殖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达到带动和辐射作用,扩大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促进作用。本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实
20、施和运作,通过订单收购农户养殖的生猪,并通过公司投资建设的生猪屠宰厂进行加工销售,将直接带动2000户养殖户10万头生猪养殖,每年为农户创造纯收入达600万元以上,每户年均增加纯收入1.50万元;间接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项目的实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5、本项目以基地建设和规模经营为基础,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养猪生产整体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此外,建设生猪屠宰生产线,延伸了产业链条,在满足企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农户养殖的销售问
21、题,最大化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综上所述,通过年屠宰加工1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的建设,对地区养殖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第二章 生猪市场初步分析一、 国际市场需求分析据资料统计,发达国家肉制品总量占肉类产品总量的70%以上,之所以达到如高的比例,与其工业发展水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均有着密切联系。肉类食品加工制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1/12。所以肉类食品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前景是广阔的。二、国内市场需求分析我国目前肉类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肉制品产量占
22、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却很低,尚不足10%,肉制品加工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国内食品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按照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我国国民经济要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食品产业将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品种、质量、卫生、营养、风味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家庭饮食社会化、食品结构营养化、传统食品现代化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要为不断增长的城市居民消费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食品。我国肉制品需求总量约为1700多万吨,而目前我国正规厂家生产的肉制品总量约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生猪 屠宰 初加工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