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
《人口迁移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迁移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第二册 教案第二章 人口1.2 人口迁移知能素养对标必备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学考对标高考对标高考考向什么是人口迁移学习理解能力观察和记忆比较和关联概括和归纳应用实践能力解释和实践计算和技能综合和推论迁移创新能力迁移和探究综合思维水平1水平3【考查内容】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3.人口迁移的影响。【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水平2水平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水平3第一部分:本节教材解析走近学科素养【必备知识一:什么是人口迁移】地理事实1.人口迁移的定义及分类(1)概念:是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分类: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的标准,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与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核心概念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即迁入人口数减去迁出人口数。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机械增长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
3、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必备知识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地理事实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解释。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
4、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例如,在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常常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出。核心概念推力(排斥力):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迫使人们迁出的力。拉力(吸引力):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促
5、使人们迁入的力。【必备知识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地理事实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呈现新的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欧洲吸引了大量移民,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大量人口流向经济发达的北美和欧洲。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净迁入区。近年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西亚、北非的大批难民迁往欧洲。2
6、.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频繁发生,对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影响很大。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移。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其中,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改革开放以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核心概念人口净迁出区:迁出人口总数大于迁入人口的地区。人口净迁入区:迁入人口总数大于迁出人口的地区。第二部分:本节典例
7、设计落实学科素养【本节内容分析】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行为动词是“描述”,认知内容是“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是“运用资料”。人口迁移这部分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人口迁移影响人口分布状况,人口迁移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三部分内容。在“什么是人口迁移”的教材内容中,教材通过“春运”思考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别,说明人口迁移的概念,并介绍了人口迁移的分类。在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教材指出了人口迁移使得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教材设置了“认识人口迁移的影
8、响的活动,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先介绍了推拉理论,结合图示和问题概括了引起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结合实例说明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以“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活动深入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教材利用地图说明了国际人口迁移在时间、空间上的特点,并以中国为例说明了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本节包含的核心知识及所体现的核心素养如下:核心知识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学情整体分析】本教材内容对于
9、高中阶段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本节教学主要考虑针对高中学生以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本章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对人口有所了解,但对人口迁移了解甚少,因此在讲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时,需要由浅入深,细致讲解。同时对于人口迁移的特点,讲解时应多提供一些合适的案例。【教学活动准备】实践活动设计活动名称: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活动目标:分析我国20世纪以来人口迁移的变化及特征,探究各阶段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活动准备:1.搜集我国1949年以来你感兴趣的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示意图、照片及视频资料。2.选择相同时间段的同学分组,全组同学分
10、工合作研读材料。3.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不同时期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任务专题设计任务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影响活动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活动2:人口迁移的影响任务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活动1: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活动2: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活动3:案例分析美国本土人口迁移任务三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活动1: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活动2:中国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教学目标设计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分别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3.利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
11、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教学策略设计通过创设“李明一家人”的人口迁移情境,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人口迁移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通过“美国人口迁移”的案例深入理解不同时期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结合世界、中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读图并概括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教学方法建议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口迁移的影响;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难点: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教学材料准备城镇和农村人口迁移、国内外人口迁移示意图及视频资料
12、。【教学活动设计】(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导入李明的爷爷是济南人,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的一家工厂工作。李明的奶奶原在济南工作,与爷爷结婚后也去了新疆,并把户口迁到了新疆。李明的爸爸在新疆读完高中,考取北京的一所高校,后在欧洲留学攻读博士,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并定居,后来李明的爷爷、奶奶搬到了李明家。今年暑假,李明陪着爷爷、奶奶到济南旅游。李明一家的经历,深刻反映出了我们地理学上的一个知识点人口的空间变化,尤其是人口迁移这一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设计意图)创设“李明一家人”人口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对
13、人口迁移的学习和探究。教学精讲 任务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影响 活动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教师:李明一家人的生活经历,哪些是人口迁移?请大家阅读教材P8相关内容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判断李明一家的哪些生活经历属于人口迁移。学生1:李明的爷爷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工作,属于人口迁移,因为居住地发生了变化。学生2:李明的奶奶从济南到新疆,也是人口迁移,因为李明奶奶的户口所在地变了。学生3:李明的爸爸在深圳工作并定居,属于人口迁移,因为他已经在深圳定居不再回新疆了。教师:大家判断得很准确。那李明陪着爷爷、奶奶到济南旅游,为什么不是人口迁移呢?学生1:他们的居住地没有发生变化。学生2:在济南只是旅游,待的
14、时间比较短。(先学后教)学生结合教材判断“李明一家的生活经历”中的人口迁移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判读回答做出评价并指导学生学会判断人口迁移。教师总结:人口迁移是指居住地发生长期或者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人口迁移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特点:改变定居地并在定居地居住较长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居住地的变更需要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自主学习)利用“李明一家人”人口移动的情境,结合教材自主学习人口迁移的概念,并学会判断人口迁移。【多媒体展示】(地理概念)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1.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需具备的条件:(1)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域界线;(2)居住地变更;(3)时间限度永久
15、性或长期性(一般在1年以上)教师:按照是否跨越国界的标准,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李明一家的人口迁移中,哪些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哪些属于国内人口迁移?学生1:李明爷爷、奶奶的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学生2:李明爸爸到欧洲留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学生3:李明爸爸从欧洲回到国内,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少教精教)学生通过“李明爸爸的经历”辨别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并及时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教师:大家区分得非常准确。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
16、年)的迁移活动。教师: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包括人口迁出和人口迁入,会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这种人口变化我们称之为人口的机械增长。请大家结合P8人口机械增长率的概念及公式,思考只考虑人口机械增长的话,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学生1:人口机械增长率大于0,说明迁入的人口多,人口增加。学生2:人口机械增长率小于0,说明迁出的人口多,人口减少。(计算和技能能力)利用数学知识,运用计算说明人口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教师总结:实际上,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人口的机械增长,还与人口的自然增长密切相关,自然增长是指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对“李明一家
17、人”人口移动案例的分析,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能够综合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数量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多媒体展示】(重点知识)人口机械增长与人口数量1.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2.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3.人口机械增长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值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人口净迁移=人口迁入数-人口迁出数。正数表示人口净迁
18、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活动2:人口迁移的影响教师:李明的爸爸欧洲留学后回到祖国,来到深圳工作,正是大量像李明的爸爸这样的创业者、工作者来到深圳,使得深圳由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人口迁移会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请大家结合P9的活动部分,合作探究并归纳人口迁移的影响。(设活动深探究)以李明爸爸到深圳工作、深圳人口迁移为例,深入探究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学生1:大量人口迁移到深圳,给深圳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其中也包括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学生2:人口多了,消费市场就大了。教师:如果李明的爸爸在欧洲留学后不回国,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学生:人才的流失。(深度学习)以深圳人口迁移为
19、案例,学生合作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教师:到深圳的打工者大多来自四川、湖南、河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省份,这些省份人口外迁后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呢?学生1:这些省份人口较多,人口外迁后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学生2:他们打工赚的钱大部分寄回了老家,还学到一些技术。教师提示:大量人口迁入深圳,有没有不利影响呢?学生3:我觉得一定时期内,深圳的就业岗位是一定的,大量人口迁入可能造成就业压力大。学生4:人太多,房子不够住的。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的影响,分为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设计意图)本任务通过对深圳人口迁移实例的分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人口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概
20、括、归纳和评价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素养。【多媒体展示】(重点知识)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协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增多 任务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活动1: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教师:人口迁移导致人口数量的变化,也给迁出地、迁入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为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的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
21、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请大家结合教材P9Pl0图1.13主要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以及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教学预设效果生成)教师对学生关于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的反馈做出及时的点评和修正,引导学生概括和归纳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和阻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关联能力。【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1.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分别有哪些?2.你还能想到更多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3.影响人口迁移的阻力因素有哪些?学生1:推力有迁出地的战争、贫困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拉力主要是人口迁入地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学生2:推力还有自然资源短缺、气候变化、
22、就业困难等;拉力还有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环境因素等。学生3:阻力可能有迁移的距离、交通等。(深度学习)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深度思考除教材给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推拉力因素以及阻力因素。教师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可分为气候、水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和经济、交通、教育、政治等人文因素。【多媒体展示】(重点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分析要素推力拉力阻力气候环境污染气候宜人距离、迁移成本、家庭、婚姻等水水资源短缺水源丰富土壤(土地)人多地少,土地退化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矿产资源矿产枯竭矿产丰富经济经济水平低,产业衰落经济水平高,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教育水平低,生活条件
23、差,宗教迫害文化教育水平高,理想的生活条件政治战乱社会环境稳定(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思考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做知识铺垫,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活动2: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教师:通过对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人口迁移就是这些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请大家结合以下人口迁移实例,分析影响其人口迁移的因素并说明理由。(设活动深探究)通过对“李明一家的人口迁移”实例和爱尔兰、叙利亚人口迁移实例的综合分析,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20世纪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