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训练高考语文一诗多考之《鹊桥仙》(陆游)学生版.docx





《微训练高考语文一诗多考之《鹊桥仙》(陆游)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训练高考语文一诗多考之《鹊桥仙》(陆游)学生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训练 高考语文一诗多考之鹊桥仙(陆游)鹊桥仙 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词句注释】1.华灯:装饰华丽的灯台。纵博:纵情赌博。此处视为豪爽任侠的一种行为表现。剑南诗稿卷二十五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2.酒徒:终日酣饮耽乐的人。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3.渔父:渔翁,打鱼的老人。4.占断:完全占有。蘋洲:丛生苹草的小河。5.镜湖:在浙江会稽、山阴两县
2、交界处,周遭三百余里,以水平如镜而出名。闲人:作者自称,乃愤激之辞。6.官家赐与: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到会稽,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陆游反用其典,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官家,指皇帝,此处明指唐玄宗,实指当时的南宋皇帝。官家:一作君恩。巩固练习1.下列对诗歌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B.“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
3、D.词中“谁记”“独去” “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B上阕“独去作江边渔父”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C轻舟低篷在蘋洲烟雨中非常渺小,词人却用“占断”一词,尽显独享风光的惬意。D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元自”“何必”两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灯纵博”三句,词人回忆从前在军中的畅快生活。B“酒徒”句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
4、C“轻舟八尺”三句,写词人尽享烟雨空濛的蘋洲风光。D“镜湖元自属闲人”句,表明镜湖风月本就应属闲人。4下列各句中与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的渔翁形象最接近的一项是(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B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李煜渔父)C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赵孟頫渔歌子)D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一字诗)5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一句的妙处。 6陆游在作品中自称“闲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称自己是“闲人”,请分析两
5、者有何异同。 7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除英气外,词中还有不平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10. 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1. 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B“独”字突显出孤家寡人、顾影自怜之意。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2B 塑造的是一个壮志未酬而只
6、能无奈隐居的闲散的江边渔翁形象。根据“谁记当年豪举”,“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愤慨不平之气可以看出他依然想有所作为,并不是怡情山水、隐逸闲适。3B“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错。“酒徒一半取封侯”一句写的是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而不是自己志得意满建立功勋。4C 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句,被迫投闲的渔父即使表面上再潇洒悠闲,骨子里仍是时时不忘“当年豪举”的爱国志士,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傲岸的渔翁形象。A张志和渔歌子写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从容自适的渔翁形象。B李煜渔父
7、中写渔夫生活的快活,一壶酒相伴,一鱼竿在手,在花香酒满中驾一叶小舟,于广阔的江面上自由垂钓,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从容自适的渔翁形象。C赵孟頫渔歌子中诗人说渔翁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鲈鱼能不能上钩。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傲岸的渔翁形象。D陈沆一字诗中描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喜悦的渔翁形象。5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时,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而陆游在此表达不需要皇帝恩赐,自己也能享有镜湖山水。借用贺知章典故,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