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蒹葭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和分析关键意象寻找诗歌中“伊人”之美。2.从多角度分析“伊人”的内涵教学重难点探求诗歌中“伊人”之美,体会“伊人”的多重内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文字线索题导入:根据以下线索,猜一部书名:1、它被称为是“先民的歌唱” 2、被儒家奉为经典。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出自该书中。4、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答案揭晓:诗经【设计意图】仿照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文字线索题的环节,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引出课题。教师小结:诗经的时代,是一个想象力的时代,可以说,爱有多远,想象力就有多远;诗经的时代,也是一个勇敢的时代,爱有多深,勇敢就有多大。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溯游
2、而上”,去追寻那美丽的“伊人”,在水一方。二、诗非读不能品也1.全班配乐齐读蒹葭作为诗经里最美的一首诗,值得我们用美美的声音去呈现。请同学们跟着配乐读出它的音韵美。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走进第一小节这幅画中,你依次看到了什么?(预设:蒹葭、水、白露、伊人)3.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她的特点吗?(预设:伊人美)4.你们对美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朗诵配乐,可以创设古诗文情境,渲染课堂古朴典雅的气氛,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通过提问孩子们对美的评判标准,顺势引出卫风.硕人中对美女的描绘,引出下个环节。三、寻“伊人”之美(一)
3、发现朦胧美1.观看微课,了解诗经里卫风.硕人中对美女的描写,与文中“伊人”的美进行比较。屏显:“手如柔荑(t),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 q),齿如瓠犀(h x),螓(q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卫风硕人(意思是:她的手指像茅草的嫩芽一样柔软 ,皮肤像凝冻的脂膏一样平滑.嫩白的脖子像蝤蛴一样细长,她的牙齿像瓠瓜子一样洁白整齐.方正的额头,弯弯的眉毛,轻巧的笑流动在嘴角,眼睛黑白分明多么美好。)提问:这位女子和伊人有什么不同?(预设:一个是具体美,一个是朦胧美)2.诗歌中的哪个字体现了朦胧之意?(预设:“宛”)正是这个“宛”字写出了伊人若隐若现、若明若暗、又若即若离之感。【设计意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