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重点难点】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2.难点:十六国与北朝的民族交融【时空定位】【概念清单】1.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十六国;六朝;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侨置郡县;白籍;黄籍;土断;士族制度;元嘉之治;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庄园经济;坞堡;宗主督护制;九品相通制;2.三长制;租调制;九品中正制;三教并行;玄学【知识清单】一、三国与西晋学习聚焦: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短暂统一。 问题1.根据教材正文
2、第一段,完成下列关于三国与西晋政权交替情况的表格,并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东汉魏(220年,_建立,定都_)蜀(221 年,_建立,定都_)吴(229年,_建立,定都_)实力较强,略占上风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西晋(266年,_建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被_所灭)问题2.根据教材P29第二段,并结合材料,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材料1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问题3.读教材P27“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概括西晋末人口迁移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历史概念】八王之乱:260年司马炎
3、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历史概念】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刘汉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二、东晋与南朝学习聚焦:在东晋和南朝相继统治下,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问题4.根据教材P30第一段,并结合“历史纵横”,思考东晋政权统治方式的典型特点,思考其形成原因,了解其内容,并分析其影响。问题5.(1)结合材料2、3,概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的变化。材料2:汉朝(江南
4、)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3:(魏晋时期的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鱼盐杞梓之利,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2) 根据材料4、5、6,并结合教材P30第二段,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材料4:由于南方地理环境的特点,南朝时多数州县城池依山而建,市场与居民常常不能严格分开,结果就形成了一些不同于正规市场的非官方市场在离城镇较远、交通便利的地区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并设草市尉管理。材料5: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晋室南迁和大批北方汉人移居江南,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同时携来高级栽
5、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材料6:(南朝宋)刘裕下令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奖励耕织,严禁地方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凡宫府需要的物资,“与民和市”,照价给钱,不得征调。还减轻杂税、徭役等。【历史概念】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宋文帝在继承和延续宋武帝刘裕生前推行的多项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开创的一个盛世,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三、十六国与北朝学习聚焦: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
6、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问题6.阅读教材P31第一段,指出北方十六国政权的特点。问题7.(1)根据材料7、8,并结合教材P32“史料阅读”,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 根据P31-P32上,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并完成下方表格缺失的部分。措施/内容评价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租调制,取消九品混通制/九品相通制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赋役征发,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政治方面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实行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加强了对基层的控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由_迁都_迁都目
7、的:社会、文化方面移风易俗(_、_、_、_、_、_、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族政治封建化、文化汉化的进程,巩固了北魏统治。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影响深远的一次封建化改革。分前后两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改革本质: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3)根据材料9、10、11、1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材料9(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材料10
8、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材料11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材料12 北朝强盛来自变替“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评价:积极:经济: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内迁少数民族经济农耕化。政治:巩固了北魏的封建统治,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文化:推动了内迁少数民族文化汉化进程,推动了民族大交融趋
9、势的加强。后世: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打下基础。消极: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存在全盘汉化倾向,,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槽粕,为北魏衰落埋下了隐患。(淡化消极影响)问题8.比较教材P31“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P32“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说明南北对峙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问题9.有人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中始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请指出这些因素。【历史概念】关陇集团:特指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交融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的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所创立的强大政治势力。关陇集团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代,以其文治骁勇克结束了魏晋六
10、朝以来的分裂局面,打造出盛况空前的隋唐。然而随着皇权的振兴,盛极一时的关陇集团逐渐被削弱,尤其是唐太宗对当朝权贵进行了大换血,核心阶层的关陇成员日趋凋零,最终消失在历史之中。【历史概念】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后日趋完备,唐太宗时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体系构建】【教材问答】1.思考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课本第30页)参考答案: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广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29876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