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中本课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孔子其人及论语的主要思想。2.通过学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重难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复习学过的论语篇章导入 (板书)二、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思想。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三、 学生自学,独立思考1、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2、提问检测四、自学指导一(2 分钟)阅读资料中有关本课作者、作品的知识讲解,掌握相关文化常识。自学指导二(8分钟) 大声朗读前六章:1、结合课
2、下注释,翻译前六章文章内容。2、概括前六章的主要观点。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自学展示一:了解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精讲点拨一:论语思想: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自学展示二:主要观点:1、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
3、追求上。2、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3、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4、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5、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6、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配合适当精讲点拨二:观点点拨:1、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2、乐是表达人
4、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因此,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3、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4、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与不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无利、利多利少。5、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6、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