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唐河县市市级名校2023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唐河县市市级名校2023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运算正确的是()AB(2a)2=2a2Cx2+x2=x4D|a|=|a|2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根,则x12+x22=( )A6 B8 C10 D123一、单选题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ABCD4实数的倒数是( )ABCD5如图,直线 AB 与 MNPQ 的四边所在直线分别交于 A、B、C、D,则图中的相似三角形有( )A4 对 B5 对 C6 对 D7 对6某广场上有一个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种颜色的花如果有ABEFDC,BCGHAD,那么下列说
3、法错误的是()A红花、绿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B紫花、橙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C红花、蓝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D蓝花、黄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7如图,已知ABCD,ADCD,140,则2的度数为()A60B65C70D758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A5B4C3D29如图所示的四张扑克牌背面完全相同,洗匀后背面朝上,则从中任意翻开一张,牌面数字是 3 的倍数的概率为( )ABCD10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母线长为6,则此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A180B150C120D9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小刚家、公交车站、学校在一条笔直的公路旁(小刚家、学校到这条公路的距离
4、忽略不计)一天,小刚从家出发去上学,沿这条公路步行到公交站恰好乘上一辆公交车,公交车沿这条公路匀速行驶,小刚下车时发现还有4分钟上课,于是他沿着这条公路跑步赶到学校(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小刚与学校的距离s(单位:米)与他所用的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小刚从家出发7分钟时与家的距离是1200米,从上公交车到他到达学校共用10分钟下列说法:公交车的速度为400米/分钟;小刚从家出发5分钟时乘上公交车;小刚下公交车后跑向学校的速度是100米/分钟;小刚上课迟到了1分钟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12|-3|=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面积为12,点B在y轴上,点
5、C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_.14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15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_元.16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Q是以C(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过Q点的切线交线段AB于点P,则线段PQ的最小是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已知:不等式2+x(1)求不等式的解;(2)若实数a满足a2,说明a是否是该不等式的解18(8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边上,BE=DF,连接CE,AF求证:AF=CE19(8分)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3,5
6、),且抛物线经过点A(1,3)(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果点A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是B点,且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是C点,求ABC的面积20(8分)已知PA与O相切于点A,B、C是O上的两点(1)如图,PB与O相切于点B,AC是O的直径若BAC25;求P的大小(2)如图,PB与O相交于点D,且PDDB,若ACB90,求P的大小21(8分)实践: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利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的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综合运用:在你所作的图中,AB与O的位置关系是_ .(直接写出答案)
7、若AC=5,BC=12,求O 的半径.22(10分)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DFAE于点F,求证:AEBCDF.23(12分)如图,以AD为直径的O交AB于C点,BD的延长线交O于E点,连CE交AD于F点,若ACBC(1)求证:;(2)若,求tanCED的值24如图是小朋友荡秋千的侧面示意图,静止时秋千位于铅垂线BD上,转轴B到地面的距离BD=3m小亮在荡秋千过程中,当秋千摆动到最高点A时,测得点A到BD的距离AC=2m,点A到地面的距离AE=1.8m;当他从A处摆动到A处时,有ABAB(1)求A到BD的距离;(2)求A到地面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
8、30分)1、D【解析】分别利用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合并同类项以及积的乘方运算、 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详解】解:A,故此选项错误;B,故此选项错误;C,,故此选项错误;D,故此选项正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点睛】灵活运用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合并同类项以及积的乘方运算、 绝对值的性质可以求出答案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2,x1x2=3,再变形x12+x22得到(x1+x2)22x1x2,然后利用代入计算即可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根是x1、x2,x1+x2=2,x1x2=3,x12+x22=(x1+x2)22x1x2=222(3)=1故选C
9、3、B【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解答即可【详解】解:A、图形面积为|k|=1;B、阴影是梯形,面积为6;C、D面积均为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为2(|k|)=1故选B【点睛】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k|4、D【解析】因为,所以的倒数是.故选D.5、C【解析】由题意,AQNP,MNBQ,ACM
10、DCN,CDNBDP,BPDBQA,ACMABQ,DCNABQ,ACMDBP,所以图中共有六对相似三角形故选C6、C【解析】图中,线段GH和EF将大平行四边形ABCD分割成了四个小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分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已知得题图中几个四边形均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即面积相等,故红花和绿花种植面积一样大,蓝花和黄花种植面积一样大,紫花和橙花种植面积一样大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性质,知道对角线平分平行四边形是解题关键.7、C【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D70,由平行线
11、的性质可求解【详解】ADCD,140,ACD70,ABCD,2ACD7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8、C【解析】先解不等式组得到-1x3,再找出此范围内的正整数【详解】解不等式1-2x3,得:x-1,解不等式2,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所以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有1、2、3这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出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9、C【解析】根据题意确定所有情况的数目,再确定符合条件的数目,根据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共有4种情况,其中是 3 的倍数的有6和9,是 3 的倍数的
12、概率,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概率的计算公式10、B【解析】解:,解得n=150故选B考点:弧长的计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解析】由公交车在7至12分钟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可求解其行驶速度,再由求解的速度可知公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可知小刚上公交车的时间;由上公交车到他到达学校共用10分钟以及公交车行驶时间可知小刚跑步时间,进而判断其是否迟到,再由图可知其跑步距离,可求解小刚下公交车后跑向学校的速度.【详解】解:公交车7至12分钟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3500-1200-300=2000m,则其速度为20005=400米/分钟,故正
13、确;由图可知,7分钟时,公交车行驶的距离为1200-400=800m,则公交车行驶的时间为800400=2min,则小刚从家出发7-2=5分钟时乘上公交车,故正确;公交车一共行驶了2800400=7分钟,则小刚从下公交车到学校一共花了10-7=3分钟4分钟,故错误,再由图可知小明跑步时间为3003=100米/分钟,故正确.故正确的序号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12、1【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1故答案为113、-6【解析】因为四边形OABC是菱形,所以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则点A和点C关于y轴对称,点C在反比例函数上,设点C的
14、坐标为(x,),则点A的坐标为(x,),点B的坐标为(0,),因此AC=2x,OB=,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得:,解得14、1【解析】解:,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1,151,所以所有整数解的积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准确计算是关键,难度不大15、28【解析】设标价为x元,那么0.9x-21=2120%,x=28.16、【解析】解:过点C作CP直线AB于点P,过点P作C的切线PQ,切点为Q,此时PQ最小,连接CQ,如图所示当x=0时,y=3,点B的坐标为(0,3);当y=0时,x=4,点A的坐标为(4,0),OA=4,OB
15、=3,AB=5,sinB=C(0,1),BC=3(1)=4,CP=BCsinB=PQ为C的切线,在RtCQP中,CQ=1,CQP=90,PQ=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x1;(2)a是不等式的解【解析】(1)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得(2)根据不等式的解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解:(1)去分母得:2x3(2+x),去括号得:2x6+3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4,系数化为1得:x1(2)a2,不等式的解集为x1,而21,a是不等式的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8、证明见
16、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求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9、(1)y(x3)25(2)5【解析】(1)设顶点式y=a(x-3)2+5,然后把A点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B(5,3),再确定出C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1)设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3)25,将点A(1,3)的坐标代入上式,得3a(13)25,解得 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A(1,3),抛物线的对
17、称轴为直线x3,B(5,3)令x0,则 ABC的面积【点睛】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0、(1)P=50;(2)P45.【解析】(1)连接OB,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PA=PB,PAO=PBO=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2)连接AB、A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B=90,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BPA,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详解】解:(1)如图,连接OBPA、PB与O相切于A、B点,PAPB,PAOPBO90PABPBA,BAC25,PBAPAB90一BAC65P180-PABPBA5
18、0;(2)如图,连接AB、AD,ACB90,AB是的直径,ADB90PDDB,PAABPA与O相切于A点ABPA,PABP4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21、(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综合运用:(1)相切;(2)O 的半径为.【解析】综合运用:(1)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AB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2)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再设半径为x,则OC=OD=x,BO=(12-x)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82=(12-x)2,再解方程即可【详解】(1)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以O为圆心,O
19、C为半径作圆AB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2)相切;AC=5,BC=12,AD=5,AB=13,DB=AB-AD=13-5=8,设半径为x,则OC=OD=x,BO=(12-x)x2+82=(12-x)2,解得:x=答:O的半径为【点睛】本题考查了1作图复杂作图;2角平分线的性质;3勾股定理;4切线的判定22、见解析.【解析】利用矩形的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DF+ADF90,进而得出CDFDAF,由ADBC,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ADBC,CDF+ADF90,DFAE于点F,DAF+ADF90,CDFDAF.ADBC,DAFAEB,AEBCDF.【点睛】此题主要考查
20、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得出CDFDAF是解题关键.23、(1)见解析;(2)tanCED【解析】(1)欲证明,只要证明即可;(2)由,可得,设FO2a,OC3a,则DFa,DE1.5a,ADDB6a,由,可得BDBEBCBA,设ACBCx,则有,由此求出AC、C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如下图,连接AE,AD是直径,DCAB,ACCB,DADB,CDACDB,BDCEAC,AECADC,EACAEC,;(2)解:如下图,连接OC,AOOD,ACCB,OCBD,设FO2a,OC3a,则DFa,DE1.5a,ADDB6a,BADBEC,BB,BDBEBCBA,设ACBCx,则
21、有,.【点睛】本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到三角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考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1)A到BD的距离是1.2m;(2)A到地面的距离是1m【解析】(1)如图2,作AFBD,垂足为F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证得2=3;再利用AAS证明ACBBF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AF=BC,根据BC=BDCD求得BC的长,即可得AF的长,从而求得A到BD的距离;(2)作AHDE,垂足为H,可证得AH=FD,根据AH=BDBF求得AH的长,从而求得A到地面的距离.【详解】(1)如图2,作AFBD,垂足为FACBD,ACB=AFB=90;在RtAFB中,1+3=90; 又ABAB,1+2=90,2=3;在ACB和BFA中,ACBBFA(AAS);AF=BC,ACDE且CDAC,AEDE,CD=AE=1.8;BC=BDCD=31.8=1.2,AF=1.2,即A到BD的距离是1.2m (2)由(1)知:ACBBFA,BF=AC=2m,作AHDE,垂足为HAFDE,AH=FD,AH=BDBF=32=1,即A到地面的距离是1m【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作出辅助线,证明ACBBFA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