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的正确结果是()AB-C1D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 ( )A6B7C8D9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没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Bk1Ck1Dk14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证实,放射性物质在放出射线后,这种物质的质量将减少,减少的速度开始较快,后来较慢,实际上,放射性物质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所用的时间是一个不变的量,我们把这个时间称为此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如图是表示镭的放射规律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镭的半衰期为()A810 年B1620 年C3240 年D4
3、860 年5二次函数y=(x+2)21的图象的对称轴是()A直线x=1B直线x=1C直线x=2D直线x=26如图所示,有一条线段是()的中线,该线段是( ). A线段GHB线段ADC线段AED线段AF7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A12B32C32D368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则矩形的对角线长度为( )A5B7C8D10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b2)2=a2b4 Ba2+a2=2a4 Ca2a3=a6 Da6a3=a2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0)
4、,B(2,0),AP1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1=90,把AP1B绕点B顺时针旋转180,得到BP2C;把BP2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P3D,依此类推,则旋转第2017次后,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2018的坐标为()A(4030,1)B(4029,1)C(4033,1)D(4035,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点A(x1,y1),B(x2,y2)在直线ykxb上,且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x1x2时,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_1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13不等式组的解是_.14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
5、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请根据这组数的规律写出第10个数是_15直线y=2x1经过点(0,a),则a=_16若圆锥的底面半径长为10,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OA,OC上.(1)给出以下条件;OBOD,12,OEOF,请你从中选取两个条件证明BEODFO;(2)在(1)条件中你所选条件的前提下,添加AECF,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8(8分)如图所示,在长和宽分别是a、b的矩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1)用a,b,x表示纸片
6、剩余部分的面积;(2)当a=6,b=4,且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时,求正方形的边长19(8分)如图,在的矩形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线段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图中画出以线段为底边的等腰,其面积为,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图中面出以线段为一边的,其面积为,点和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并直接写出线段的长.20(8分)如图,在ABC中,ACB=90,O是AB上一点,以OA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D,与AB交于点E,连接ED并延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AF;(2)若DE=3,sinBDE=,求AC的长21(8分)某中学开展了“手机伴我健康行”主题活
7、动,他们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使用手机目的”和“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间”的问卷调查,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查资料”的人数是40人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扇形统计图中,“玩游戏”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学生1200人,试估计每周使用手机时间在2小时以上(不含2小时)的人数.22(10分)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D为顶点作MDN=B如图(1)当射线DN经过点A时,DM交AC边于点E,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与ADE相似的三角形如图(2),将MDN绕点D沿逆时针方向旋转,DM,DN分别交线段AC,AB于E,F点(点E与点A不重
8、合),不添加辅助线,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在图(2)中,若AB=AC=10,BC=12,当DEF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时,求线段EF的长23(12分)八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全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随机邀请了部分同学参与问卷调查,统计同学们一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并绘制了以下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共有 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2)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全校共有学生1500人,请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多少24三辆汽车经过某收费站下高速时,在2个收费通道A,B中,可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通过(1)三辆汽车经过此收费站时,
9、都选择A通道通过的概率是 ;(2)求三辆汽车经过此收费站时,至少有两辆汽车选择B通道通过的概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即可【详解】原式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1一个数同1相加,仍得这个数2、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10,即可求得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为720,依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
10、方程即可得(n2)180=720,解得:n=1故选A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3、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到关于k的不等式,解出即可.由题意得,解得故选C.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当时,方程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4、B【解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答案【详解】由横坐标看出1620年时,镭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故镭的半衰期为1620年,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图象的意义及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解题关键5、D【解析】根据二次函
11、数顶点式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y=(x+2)21是顶点式,对称轴是: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顶点式y=a(x-h)2+k的性质,对称轴为x=h,顶点坐标为(h,k)熟练掌握顶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B【解析】根据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知:线段AD是ABC的中线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7、B【解析】解: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5,ABOC,点B的坐标为(8,4),
12、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B,4=,得k=3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用待定系数法求反函数的系数,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A点坐标求得OA的长,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得B点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反函数的系数即可.8、A【解析】解: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则a+b=7,ab=12,所以矩形的对角线长=1故选A9、A【解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ab2)2=a2b4,故此选项正确;B、a2+a2=2a2,故此选项错误;C、a2a3=a5,故此选项错误;D、a6a3=a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
13、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和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0、D【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P1,点P2,点P3的坐标,从而可以发现其中的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求得P2018的坐标,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题意可得,点P1(1,1),点P2(3,-1),点P3(5,1),P2018的横坐标为:22018-1=4035,纵坐标为:-1,即P2018的坐标为(4035,-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发现各点的变化规律,求出相应的点的坐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y1y1【解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的性
14、质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x1x1,y1与y1的大小关系为:y1y1故答案为:y1y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一次函数增减性是解题关键12、x0且x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10,解可得答案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可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3、【解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详解】 解不等式,得x1,解不等式,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1,故答案是:1x1【点睛】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
15、解集的求法,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14、1【解析】解:3=2+1; 5=3+2; 8=5+3; 13=8+5;可以发现: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则第8个数为13+8=21;第9个数为21+13=34;第10个数为34+21=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字的有规律变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求学生通对题目中给出的图表、数据等认真进行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此类题目难度一般偏大15、1【解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将点(0,a)代入直线方程,然后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详解】直线y=2x+
16、1经过点(0,a),a=20+1,a=1故答案为116、2【解析】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半圆的弧长就是底面圆的周长依此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母线长为x,根据题意得2x2=25,解得x=1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白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就是底面圆的周长,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选取,利用ASA判定BEODFO;也可选取,利用AAS判定BEODFO;还可选取,利用SAS判定BEODFO;(2)根据BEODFO可得EOFO,BODO,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AOCO,根据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
17、行四边形可得结论试题解析:证明:(1)选取,在BEO和DFO中,BEODFO(ASA);(2)由(1)得:BEODFO,EOFO,BODO,AECF,AOC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8、(1)ab4x1(1)【解析】(1)边长为x的正方形面积为x1,矩形面积减去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1)依据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解:(1)ab4x1(1)依题意有:,将a=6,b=4,代入上式,得x1=2解得x1=,x1=(舍去)正方形的边长为19、(1)见
18、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1)直接利用网格结合勾股定理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直接利用网格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3)连接C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写出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C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1)证明见解析;(2)1【解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解答即可【详解】(1)连接OD,OD=OE,ODE=OED直线BC为O的切线,ODBCODB=90AC
19、B=90,ODACODE=FOED=FAE=AF;(2)连接AD,AE是O的直径,ADE=90,AE=AF,DF=DE=3,ACB=90,DAF+F=90,CDF+F=90,DAF=CDF=BDE,在RtADF中,=sinDAF=sinBDE=,AF=3DF=9,在RtCDF中,=sinCDF=sinBDE=,CF=DF=1,AC=AFCF=1【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1、(1)126;(2)作图见解析(3)768【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
20、0即可;(2)利用“查资料”人人数是40人,查资料”人占总人数40%,求出总人数100,再求出32人 ;(3)用部分估计整体.试题解析:(1)126 (2)4040%216183232人 (3)1200=768人考点:统计图22、(1)ABD,ACD,DCE(2)BDFCEDDEF,证明见解析;(3)4.【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DEABDACDDCE,同理可得:ADEACDADEDCE(2)利用已知首先求出BFD=CDE,即可得出BDFCED,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从而得出BDFCEDDEF(3)利用DEF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求出DH的长,从而利
21、用SDEF的值求出EF即可【详解】解:(1)图(1)中与ADE相似的有ABD,ACD,DCE(2)BDFCEDDEF,证明如下:B+BDF+BFD=30,EDF+BDF+CDE=30,又EDF=B,BFD=CDEAB=AC,B=CBDFCEDBD=CD,即又C=EDF,CEDDEFBDFCEDDEF (3)连接AD,过D点作DGEF,DHBF,垂足分别为G,HAB=AC,D是BC的中点,ADBC,BD=BC=1在RtABD中,AD2=AB2BD2,即AD2=1023,AD=2SABC=BCAD=32=42,SDEF=SABC=42=3又ADBD=ABDH,BDFDEF,DFB=EFD DHBF
22、,DGEF,DHF=DGF又DF=DF,DHFDGF(AAS)DH=DG=SDEF=EFDG=EF=3,EF=4【点睛】本题考查了和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目,用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要仔细观察图形、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23、(1)100;(2)补图见解析;(3)570人.【解析】(1)由读书1本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总人数乘以读4本的百分比求得其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可得出女生人数,用读2本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对应百分比;(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读2本人数
23、所占比例【详解】(1)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8+2)10%=100人,故答案为:100;(2)读4本的女生人数为10015%10=5人,读2本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00%=38%,补全图形如下:(3)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150038%=57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4、(1);(2)【解析】(1)用树状图分3次实验列举出所有情况,再看3辆车都选择A通道通过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2)由(1)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数目,再看至少有两辆汽车选择B通道通过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详解】解:(1)画树状图得:共8种情况,甲、乙、丙三辆车都选择A通道通过的情况数有1种,所以都选择A通道通过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共有8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两辆汽车选择B通道通过的有4种情况,至少有两辆汽车选择B通道通过的概率为【点睛】考查了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所求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