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襄汾县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襄汾县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襄汾县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实验室用KMnO4制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BCD2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甲:水不能从杯中流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铜
2、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出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3“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CO2和CO的比较,表述错误的是()A结构: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B性质: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C用途: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却能做燃料D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在木炭燃烧过程中生成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D该图示能表示双氧水制
3、取氧气的反应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6:15C丁一定不是单质Dx的值是11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水银一HgB钙离子-Ca+2C2个氯原子- -Cl2D二硫化碳一 S2C7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氢和氧B硫和氧C氢和硫D硫、氢和氧8如图所示变化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A干冰变小B闻到气味C 酸溶液导电D蔗糖溶于水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40
4、401032反应后的质量/g12x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等于90Bb可能是单质Cc一定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10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太阳能光伏路灯照明B活性炭用作净水剂C海水晒盐D黄豆酿酱油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与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霉变大米不可食用B“XX矿泉水”纯天然
5、,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D棉花属于有机合成材料13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4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15氨气(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 点燃6H2O + 2 X,则X的化学式为AH2BO2CN2
6、DN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B、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C、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
7、5OH;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化学性质的是_(填序号)。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 b酒精
8、分子的构成 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d酒精的化学性质 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 f酒精分子的能量 g酒精分子的质量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_。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A 燃烧匙 B 试管 C 量筒 D 蒸发皿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9、是_。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18(8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及其溶液。回答:某矿泉水中的矿物质主要含有钙、钾、锌、氟等成分,这里的钙、钾、锌、氟是指_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或原子”)。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_。能确定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填字母)。A水的电解 B水的净化C水的蒸发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电解水时,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_电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
10、更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有甲、乙两种固体各1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据图回答: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 (填“相等”或不相等) ;t2时,甲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 (精确到0.1%) ;将盛有乙溶液的烧杯升温到t2时,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 (填“没变化”或“有固体析出”);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人被蚁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蚁酸的
11、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1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学名称叫位甲酸,化学式为 HCOOH2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明提出两种猜想:猜想该气体是CO2; 猜想该气体是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实验室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成立,则: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_;实验时装置C的现象是_;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
12、处理方法是_。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可咬处涂涂抹一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填字母)A肥皂水 B食醋 C稀氨水 D浓NaOH溶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高锰酸钾是固体,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故选C。2、B【解析】A、水不能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对水向上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即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C、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
13、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因此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不能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3、A【解析】试题分析:CO2和CO的比较中,结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选A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4、B【解析】试题分析: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B错误; 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 D、若图中的两种原子一种为氢原子、另一种为氧原子,则反应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两个
14、氧原子构成的双氧水分子,生成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则该反应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故D正确故选B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5、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8g-2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6g-5g=31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g-16g=15g,故x的数值为26g-15g=11g。A、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山西省 临汾市 侯马市 襄汾县 重点中学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