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福建省(三元县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福建省(三元县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福建省(三元县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2下列有关
2、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B除去BaCl2溶液中的Ba(OH)2加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C鉴别NH4Cl溶液和KCl溶液NaOH溶液D分离C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AABBCCDD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是氧气水中加入NaOH,看到U形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C说明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 NaOH溶解在水中要放热AABBCCDD4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
3、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测定溶液的pHD稀释浓硫酸5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C它有3个电子层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6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B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D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7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氧气D水蒸气8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发生变化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一步实现的是ABCD10物质的溶
4、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B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
5、题,共5分)12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请你计算: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O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M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3)请通过实验验证O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14如图所示,把足量的细铁
6、丝放在倒立着的试管里,将烧杯移至试管下方使试管口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中的水液封试管中的空气。请回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_。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若时间足够长,水能否充满试管?为什么?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三种气体的存在。请回答以下问题: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易与KMnO4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使其褪色:SO2能使Ba(OH)2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以下实验中试剂瓶中的药品均足量。装置A的作用是_。装置E中发生还原反
7、应的物质_。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装置F的作用是尾气处理,具体表现为_。若装置按CDABEF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16兴趣小组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查阅资料 SO2和C
8、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填序号)。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
9、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t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正确;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4.3%,故错误;故选:D。【点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
10、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2、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氧化钙和水或盐酸反应;B选项错误所选试剂错误,加入的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C选项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操作,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答案选择C考点:物质的鉴别3、A【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故错误;B、电解水时正极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故正确;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该实验中可燃物已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先燃烧,纸片后燃烧,可知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故正确;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向小试管中加入 氢氧化钠,装置中气体遇热膨胀,看到
11、U形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故正确。点睛: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容易起泡沫)。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氧气的密度为1.429g/mL,氢气的为0.089g/mL;通过计算可得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氢,氧两种分子和原子个数比都是2:1)。可简单概括为:“正氧负氢1:2,质量比为8:1”。4、D【解析】A、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故实验操作错误;B、木炭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新的气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福建省 三元 中考 化学 最后 冲刺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