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比较、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事实推理出的结论,其中不 正确的是( )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 C60 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
2、复分解反应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2下列对生活中常用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生石灰、纯碱都属于碱B尼龙、羊毛都属于合成纤维C淀粉、酒精都属于有机物D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3常温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若把铜丝伸入适量稀硫酸中,边通入X边加热,可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B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铜(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C水
3、(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吸附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AABBCCDD5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中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O属于金属氧化物,Ba(NO3)2属于硝酸盐BCO2、甲烷(CH4)、臭氧(O3)等气体都能产生温室效应C该技术实现了由NOx到N2的转化,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D还原时发生反:5CO+Ba(NO3)2N2+BaO+5CO2,其中N、C、Ba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发生改变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
4、紫色火焰B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留有划痕C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D向大理石中加入水会放出大量的热7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分子特征B数字含义水分子很小固体物质的分子不运动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NO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生活经验D节约资源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食品包装中抽真空防腐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提倡使用太阳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农业灌溉采用滴灌AABBCCDD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图标正确的是Af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浓硫酸稀释C量取8.5mL液体D称量NaOH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A油
5、脂B淀粉C纤维素D蔗糖10 “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根据图中资料信息回答问题:碱石灰敞口放置过程中的现象是_,完全变质后的物质是_,碱石灰可以干燥的气体是_(写出一种化学式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6、缺钙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钙溶液来补钙,如表为某品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部分说明。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请计算:(1)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2)如果小明每天需摄入钙的量为1000mg,他通过食物的钙摄入量为721mg,你建议他每天应该服用该品牌口服液_支来补充钙摄入量的不足。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KCl31.034.037.040.042.645.548.351.1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7、大的是_; 70时,在50 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是_g; 将180 g KNO3和34 g K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100 g80水中充分搅拌,当降温到20时有较多固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析出固体后的溶液是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B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中只有KNO3 C在80时固体经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14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H3+X+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反应中的X的化学式为_。反应所得的
8、NH4Cl属于化肥中的_肥。NH4Cl中N的化合价为_。所制得的“碱”的化学名称为 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提出问题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哪里来的呢?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是一种氧气再生剂,这种固体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验证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1) 从 A、 B 两种装置中选择_作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2)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 C 的作用是_。(3)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装置 E 中可盛入过量_。(4)取出装置 F 中装
9、有气体仪器后,检验得到气体的方法_。反思与评价宇宙飞船中用超氧化钾获得氧气的优点有_。16某兴趣小组同学对CO和CO2两种常见气体进行如图探究活动。探究I实验室制取CO2时,大理石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取等纯度、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图中_(选填序号)点,可得出“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结论。A ac B ab C be D bde点表达的含义是_。探究,验证CO和CO2的化学性质实验2:小组同学按照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关闭;实验开始后,打开K2,当装置C中溶液
10、变浑浊时,立即关闭K2,打开K1,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始终无明显变化。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_,证明CO有还原性。“装置C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取少量反应后装置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据此,小组同学得出“CO2能与碱溶液反应”的结论。装置B、C都能有效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其中装置B中可观察到气球涨大,装置C中与之相关的现象是_。探究探究装置B中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实验3:小红取实验2结束后装置B中的溶液少许,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然后滴入酚酞溶液,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有剩余”的结论。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参
11、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项A正确;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选项B正确;C、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等,选项C不正确;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选项D正确;故选C。2、C【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尼龙属于合成纤维,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C、淀粉是碳水化合物,含有碳、氢、氧元素,酒精也
12、叫乙醇,含有碳、氢、氧元素,它们都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D、尿素只含有植物营养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而硝酸钾中含有植物营养素中的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A、硫酸的颜色是无色,硫酸铜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反应后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选项A正确;B、从化学方程式中可知:生成物中氧原子个数是10,反应物中的氧原子个数是8,反应物、生成物中的铜原子个数都是2,氢原子的个数都是4,硫原子的个数都是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所以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选项B正确;C、铜、硫酸、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溶液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铜的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市 西城区 北京 师范 第二 附属中学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