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实验室用KMnO4制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BCD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3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XYZAFeFeCl2Fe2O3BCa(OH)2NaOHN
2、aClCAgNO3Ba(NO3)2BaSO4DH2OO2CO2AABBCCDD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气密性的检查B浓硫酸的稀释C二氧化碳的验满D液体的量取5反应是工业制硫酸过程中用到的一个重要反应,关于产物X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B它是一种氧化物CX中含有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在常温下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615%的H1O1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1实验室欲利用15%的H1O1溶液制取O1,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7
3、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B丙氨酸化学式中x=7C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D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为软水9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我省蕴藏着丰富的钨矿资源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A6B+4C+6D+710下列物质的化
4、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 Al2O3B氯化铁 FeCl3C氢氧化钙 Ca(OH)2D碳酸钠 NaCO31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2将等质量且形状大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B甲可能是镁,乙可能是铝C反应结束时,甲一定无剩余,乙可能有剩
5、余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小于乙1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少量固体B 塞紧橡皮塞C 称量固体D 点燃酒精灯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
6、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降温至t1,此时析出晶体_g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 (填序号)AC=DB A=CB=D ABD=C AB=D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发生装置是_(填标号);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占参加
7、反应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是_。二氧化碳也可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此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18(8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化学实验室和高科技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也需要金属,请回答问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为_;为了比较镁、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这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否根据镁、铜、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结果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选填“能”或“不能”)写出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金属锌、铜、铁的活
8、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组合是_。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不含有硝酸银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镁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硝酸镁ABCD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了有关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支试管,其中_试管中的固体一定全部溶解。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空烧杯中;稍后将
9、丁试管中的物质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则:此气泡的气体物质是_静置后,烧杯内上部的澄清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高锰酸钾是固体,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故选C。2、C【解析】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烛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
10、意。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3、D【解析】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成氧化铁;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转化成氯化钠。C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钡不会转化成硝酸银;D水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碱的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选D点睛:要熟记常见的化学方程式4、D【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
11、不漏气,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题意;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中,X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SO2。【详解】A.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故正确;B. SO2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 SO2中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江阴市 青阳 第二 中学 中考 化学 最后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