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





《2022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粉碎铁矿石B湿衣服晾干C煤炭燃烧D石油分馏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燃放烟花C干冰升华D牛奶发酵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
2、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4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A隔绝空气B隔绝可燃物C改变可燃物性质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5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将20
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溶液都呈中性B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C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可燃物都一定燃烧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量取液体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8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一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BCD9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括号内是方法),错误的是( )A面粉和小苏打(加水
4、振荡)B白酒和白醋(看眼色)C食盐和味道(尝味道)D棉织衫和羊毛衫(抽丝灼烧,闻气味)1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家庭自制冰块B馒头变馊C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D富含淀粉的甘薯酿酒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三”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B灭火的三种方法:
5、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C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于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D清除油污常用的三种方法:乳化如洗涤剂、溶解如汽油、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132019 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我市在环境保护上取得显著成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是A直接焚烧废弃塑料B餐饮油烟直接排放空气中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D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共汽车14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B蔬菜C馒头D牛肉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受热不
6、均使液体冲出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时间质量/g水氯化钠溶液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浓溶液氯化钙溶液1天8.168.628.6411.189.3810.252天5.766.406.6912.558.4710.33(1)图中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填标号)。A B C D (2)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填溶质的化学式)。(3)为确认放置2天的盐酸浓度的变化,
7、作如下的探究:取放置前后的盐酸分别滴入_溶液,再滴加_相同的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时,对比试管中溶液体积(如图所示),说明放置后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_(填“大”或“小”)。(4)氯化钠溶液放置2天后析出0.60g固体,则原氯化钠溶液是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雨的形成及燃煤电厂脱硫处理等问题进行探究。I 模拟酸雨的形成SO2转化为H2SO4的一条路径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打开装置A
8、中漏斗的活塞,启动装置B中的搅拌器,记录数据并绘图。待pH值稳定在3.73左右,打开装置C中漏斗的活塞。待pH值稳定在3.67左右,用注射器向气球a中注入H2O2溶液。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其中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1装置中安装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向H2SO3中通入O2,H2SO3被氧化成酸性更强的H2SO4,但图2中pH变化不明显,这既与O2的氧化能力有关,又与氧气_的性质有关。注入H2O2溶液后,pH值明显降低,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O2_(填“强”或“弱”)。II 脱硫与SO2含量
9、测定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SO2与石灰石、O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率的是_。A 无限延长脱硫时间 B 适当增加石灰石的用量C 把工厂烟囱造得尽可能高 D 将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匀已知燃煤电厂SO2排放标准为35mg/m3。小组同学设计图3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活塞D,将某燃煤电厂废气经气体流量计通入装置F(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2HI+H2SO4),当碘水由蓝色褪为无色时,关闭活塞D,读出废气累计流量为3m3,若碘水中碘(I2)的质量为0.6g,计算该废气中SO2含量为_mg/m3(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该厂废气_(填
10、“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若装置F中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D,测得的SO2含量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III 知识拓展自然界中的臭氧(O3)和H2O2能氧化H2SO3,大气污染物中含Fe、Cu、Mn、V的化合物能加快酸雨形成,一天内可在高空扩散700 多公里,所以酸雨不仅是区域性的危害,也是周边地区甚至跨国境的危害。由资料可知,大气中Fe、Cu、Mn、V的化合物可能充当了_的角色。18(8分)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杂质为Fe2O3、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堆浸”前将菱
11、锌矿粉粹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质量为_g(列出算式即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_,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_ ;物质X是_,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pH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编号反应温度/溶液pH除铁率/%a
12、30291.5b302.593.3c402.595.1d403.1Ye503.199.5实验_和实验_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实验a和实验b对比,得到结论是_;表中Y的值可能为_(填编号)A 93.4 B 94.1 C 97.8 D 99.6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_,溶液pH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小明和小轩同学在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后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回答以下问题: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明同学在整理仪器时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
13、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和HCl;猜想四:_。经过分析推理,你认为猜想_一定不正确。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小轩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四成立_ 拓展应用在探究实验中使用的氢氧化钙粉末由于保管不善可能部分变质了。于是小明同学称取样品17.4g于锥形瓶中并加100g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样品
14、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实验中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写出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表达式_。反思交流小明同学在做D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提出质疑。但小轩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设计有问题,实验时应先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就可以看到反应发生。若要想证明氢氧化钙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钙固体,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粉碎铁矿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
15、合题意;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2、C【解析】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牛奶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D【解析】A、
16、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可燃物要燃烧必须要有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而没有氧气,一般可燃物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B、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什么都不是,故选项错误;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比如氯化钠就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4、D【解析】A、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达到使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贵州省 都匀市 第六 中学 中考 化学 猜题卷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