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学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学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学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C黄铜和黄金-加硝酸银D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加稀硫酸2用稀酸M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有气泡、
2、处无现象,则金属活动性: Zn CuB处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则铁锈与稀酸反应生成了H2C处有明显现象,则M一定为稀HClD若处为NaOH溶液,滴加酚酞呈无色,则溶液的pH=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有机物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
3、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H4H2COBCH4CO H2CCO CH4H2DH2CH4CO6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B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D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
4、汽车7相同条件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201. 0g,当它盛满甲烷(CH4)时质量为203. 4g;而盛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205. 5g,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X气体可能是A氧气B一氧化氮C一氧化碳D氮气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2019),我国青年化学家姜雪峰被选为“硫元素代言人,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 下列关于硫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2、+4、+6;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9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天然循
5、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C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硝酸钾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10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连接、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B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C、中水的作用相同D将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1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2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C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AAB
6、BCC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列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请你列举出一种客观事实,否定错误说法错误说法否定错误说法的事实(1)混合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两种无色溶液一定分别是硫酸和氯化钡溶液_(2)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_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_g;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15如右图是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甲瓶中水的作用是_;乙
7、装置中液体是_效果更好。16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2)生活中常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性。铁生锈的条件是_。(3)向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某种金属,可回收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时,进行了如下图
8、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的溶液的是_(填字母,下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将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_乙(填“”、“”或“”)。将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18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实验室用固体制O2的化学方程式是_。从如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CO2气体。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接_;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B中盛放的液体是_。用上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
9、“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_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A SO2 B H2 C CO D HCl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甲乙丙稀硫酸150120120铁样品121215反应后的剩余物161.6131.6134.6 (1)_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_ g气体。计算样品中的铁的质量分数是_?(最后结果精确到
10、0.1%,下同)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肥皂水可以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浮渣较多,则是硬水。A正确;B、硫酸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均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B错误;C、黄铜中的锌和铜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黄金不能,可以据此鉴别。C正确;D、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而木炭粉不反应,可以据此鉴别。D正确。故选B。2、A【解析】A、处有气泡则说
11、明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处无现象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则金属活动性:ZnCu。A正确;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处铁锈消失后,铁再与稀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会看到有气泡产生。B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锌和常见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锈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形成黄色溶液,大理石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等常见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处有明显现象,则M不一定为稀HCl,也可能是其他酸。C错误;D、若处为NaOH溶液,滴加酚酞呈红色,溶液的pH7。D错误。故选A。3、C【解析】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对人体有剧毒,故不能用于饮用
12、,A选项错误;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时,通入电流的情况下会发光发热,此为物理变化不是燃烧,B选项错误;C、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可能是碳氧化物、碳酸及其正盐和酸式盐,这些为无机物,C选项正确;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水灭火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选项错误;故选C。4、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
13、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C【解析】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有氢元素组成,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
14、、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y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y为甲烷,z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x、y、z分别是CO、CH4、H1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对于可燃性的气体往往是通过检验其燃烧产物对它们进行鉴别6、B【解析】A乘坐公交车出行,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此项正确。B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可产生大量的烟等颗粒物,造成PM2.5升高。此项不正确。C用水力、风力发电可减少化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山东省 枣庄市 学区 中考 考前 最后 一卷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