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AFeO+H2SO44FeSO4+H2OBFe2O3+3H2SO4Fe2(SO4)3+3H2CFe2O3+2H2SO42FeSO4+2H2ODFe2O3+3H2SO4Fe2(
2、SO4)3+3H2O2下面有关CO2制取及性质实验的图示错误的是()A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B收集CO2 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D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3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正确的是()A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B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纯铜
3、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C铜片放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蚕丝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会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仍为蓝色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7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生石灰中滴入水:白色固体变白色浆液,放热,水沸腾B粉尘爆炸实验:砰的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放热,塑料盖被掀起C向长期随意放置的镁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减少,一段时间后固体表面冒气泡,放
4、热,最终固体消失D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出现浑浊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塑料带很难被拉断分子之间有引力B水结冰后不再流动分子停止了运动C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分子在不停运动D水很难被压缩分子之间有斥力AABBCCDD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变蓝色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AHCl NaOHBNaCl
5、CNaCl NaOHDNaCl HCl12如图,若要使红墨水倒吸,则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蔗糖和水B锌和稀盐酸C生石灰和水D铁粉和食盐水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回答下列问题:(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2)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的化学式是_。(3)纯棉毛巾、真丝围巾、羊毛衫、塑料拖鞋等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制品的是_。(4)油锅着火了,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做饭时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_。(6)SO2中“2”表示的意义是_。(7)我们中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请你提出一条“低
6、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14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的溶液;(3)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_。15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NH4Cl溶解度29.433.3
7、37.241.445.850.4NaCl溶解度35.735.836.036.336.637.0(1)由表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0g NaCl,该溶液为20时NaCl的_溶液。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g。50时等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铵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_(选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16溶解度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限度。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图中d点可表示:t2时物质_(填编号) 的不饱和溶液;t3时,50g 水中放入25g某固体充分
8、搅后不能完全溶解,该物质是_(填编号);将t1处于a点状态的甲溶液升温至t3,则图中能表示t3该溶液状态的点为_(填字母编号);若固体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可采用溶解,_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进行提纯。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如下所示,据此回答:氢氧化钠碳酸钠20402040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不溶不溶40时,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保留一位小数);20时,把CO2通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0时,把CO2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CO2不溶于酒精也不与酒精反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9、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写标号仪器的名称:_;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可选用_(填C或D)装置收集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后,应先_,再熄灭酒精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1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验满的方法是_;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G装置来除去,则混合气体应从G装置的_端口(填“”或“”)通入,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1气体,而不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原因是_将CO1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
10、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又变成紫色的原因:_通常情况下,SO1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1实验室制取SO1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1,气体应该从_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1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_18进行以下对比实验,研究NaOH的性质。实验一观察固体表面实验二向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实验三振荡3个塑料瓶(1)实验一的结论是_。实验二的目的是_。实验三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计算题(
11、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只含两种成分),某同学取样品23. 9g进行如图操作,(酚酞质量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2)列出求解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质量x的比例式_。(3)此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为_。(4)若将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 则需要蒸发水的质量是_。(5)配置溶液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12、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选D。2、B【解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燃烧。【详解】A、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故A正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用B收集CO2,故B不正确;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正确;D、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故选B.3、C【解析】A、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误;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
13、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的过程中由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题意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腐烂的过程中由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4、C【解析】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
14、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C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D解释错误。故选C。5、A【解析】A. 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防止生锈,选项正确;B. 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则纯铜片上留有划痕,选项错误;C. 铜的活动性较弱,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铜片放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错误,故选A。6、B【解析】A、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湖南省 长沙市 田家 实验 中学 中考 化学 突破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