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黔东南市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黔东南市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黔东南市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2、比为1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7%Dd=8%3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4空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
3、“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型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C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D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区分NaOH溶液和NH4NO3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水中观察温度变化C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将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的饱和石灰水混合,过滤D现有NaOH、稀H2SO4、NaCl、 FeCl3 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7现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
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丙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则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8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A28.0gB44.8gC56.0gD78.0g9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
5、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10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没有规定取用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试管容积的1/3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D固体药品通常放在广口瓶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4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_,20时,溶解度大小相等的物质是_;三种物质中,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 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
6、任填一种)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如图信息进行计算(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入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1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g。(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镁和稀硫酸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2/20。现有高锰酸钾29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225mL的集气瓶中,需要几个集气瓶?(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243 g/L)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
7、5室验室开放日,小明、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同学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_;_;。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3)小华想用如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填a或b)端进入。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
8、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一:_;猜想二:_;猜想三:_;16 (1)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人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碳,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O和Na2CO3或_,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常温下饱和Na2CO3溶液的PH值约为12。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方案1取
9、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方案2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Na2CO3 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沉淀法测定纯碱( Na2CO3)样品(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实验原理利用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通过沉淀的质量而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托盘
10、天平称取样品22.0g放人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验证Na2CO3已完全反应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证明;过滤、操作X、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20.0g,操作X的名称是_,如果缺少此操作会造成碳酸钠质量分数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求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14+16=30,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A错误;B、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
11、组成,选项B正确;C、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一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C错误;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选项D错误。故选B。2、A【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东南 重点中学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