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D用明矾净水明矾
2、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2吸烟危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两百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C10H14N2)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氮气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C尼古丁属于有机化合物D尼古丁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0:1434月5日为国家安全日。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气味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D把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4某同学演示酸碱中和反应并利用反应后的溶液制得Na2SO4固体(不考虑酚酞影响纯度)。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甲:溶解B乙:稀释C丙:中和D丁:蒸发5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
3、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6垃圾分类回收是现代文明生活新时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难于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B废电池、荧光灯管属于有害垃圾,需要专门回收C餐厨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D当我们看到标志时,说明该物品可回收72017年5月3日,岳阳市南湖新区龙山管理处整治龙山景区露天烧烤、大排档攻坚行动正式开始。当天共拆除广告牌150多处、烧烤台1000余处近900平方米。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少由于大量油烟尘污染、影响空气质量B有效预防景区森林火灾C排除食品安全隐患D以上三者都是8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内涵之一是减
4、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为提高生活水平,大量使用空调、电热水噐、电视机等电器B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C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D研制、推广使用以氢气、氧气提供动力的客车9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SO2+H2OH2SO3B用稀硫酸可以除铁锈:3H2SO4+Fe2
5、O32FeSO4+3H2OC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D乙醇可以用做燃料:C2H5OH+2O22CO2+2H2O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气密性的检查B浓硫酸的稀释C二氧化碳的验满D液体的量取12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行的“四分类”标准,蛋壳属于A可回收垃圾B有害垃圾C湿垃圾D干垃圾13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
6、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是N2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符号是O2C纯碱是由Na+,CO32-构成的D消毒液主要成分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5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下图是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Bn=8C溴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溴元索属于金属元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填字母)。A 泥沙
7、 B 油脂 C 乙醇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填字母)。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填“甲”或“乙”)。将有t1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乙(填“”、“=”或“”)。在t2时,某同学向128.5g甲溶液中加入1.5g甲固体恰好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则原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
8、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 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变为_(微粒符号)。为减少污染、提高焦炭的利用率,可将焦炭在高温下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18(8分)某纯净物X 32g在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X的化学式为_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 (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发酵粉是制作馒头、糕点等食品的常见蓬松剂
9、。某兴趣小组拟对发酵粉的化学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发酵粉一般含有NH4HCO3、NaHCO3、 明矾KAI(SO4)212H2O中的二种;已知反应: ;明矾溶于水后可解离出硫酸根离子。提出假设假设1:有NH4HCO3和NaHCO3;假设2:有NaHCO3和明矾;假设3:有_和明矾。实验方案 .问题讨论(1)步骤的操作是在研钵中把发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现象A没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说明发酵粉中一定不含有_(写名称) ;(2)步骤中生成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方案中,设计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如果现象B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加入的试剂X为_。拓展延伸碳酸钠和
10、碳酸氢钠都可作为蓬松剂。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1)图I、II所示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2)写出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与实验相比,实验IV除了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还能得出的结论_;为了得出该结论,在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利用的隔绝氧气和水的原理,而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含义是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燃烧越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可以压缩贮存于钢
11、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用明矾净水,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C【解析】A、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不含氮气,不符合题意; B、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每个尼古丁分子含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C、尼古丁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符合题意;D、尼古丁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0):14=60:7,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D【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
12、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扇闻气体气味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阜阳市 太和县 重点 达标 名校 2022 年中 化学 最后 冲刺 浓缩 精华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