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2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C根据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
2、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又升高了2抗癌新药“西达本胺”(C22H19FN4O2) 已全球上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本胺中碳元素含量最高B西达本胺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3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A纯碱Na2CO3B苏打NaHCO3C熟石灰CaOD干冰H2O4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C熟石灰D纯碱(Na2CO3)5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
3、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6化学中的很多行为和操作涉及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下有一种变化与众不同的是A利用石油的分馏制取液化石油气B利用煤的干馏制取煤焦油C旺旺雪饼中放置的生石灰做干燥剂D美味的粽子礼盒里放着一小袋铁粉做干燥剂7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
4、行判断8襄阳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加大空气监测力度,改善环境状况 B有效防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D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9关于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甲基苯丙胺含26个原子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g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10中考期间,小芳妈妈为她制定的早餐食谱是:馒头、煎鸡蛋、牛奶,从膳食平衡角度看,你认为最好还应补充( )A豆浆B牛肉C蔬菜D米饭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5、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混合物,因此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12开封是八朝古都,小吃远近闻名。炒红薯泥是开封名小吃,红薯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A油脂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13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1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1+1X+4H1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AN1O3 BNO1 CNO DN1O14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3月31
6、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多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消防员所佩戴的头盔使用一种特殊的塑钢材料制成的,其中的钢材属于金属材料B消防员的防火服是由一种新型的耐火纤维制成的,这种纤维具有隔水透气的优点C消防员戴的含石棉成分的手套必须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D消防员所穿的由天然橡胶制成的靴子具有耐磨,不易老化的特点15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1)水银_;(2)2Au_;(3)氦气_;(4)Fe2+
7、中“2+”的含义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化合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填“单质”或“化合物”)。(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 p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 n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C 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3)沾有浓氨水的棉棒放在浓盐酸瓶口为什么有白烟生成:_。(4)图2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A装置的作用是_。C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8、式为_。(5)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1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10. 0g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1)制取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mol。(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_。(3)兴趣小组收集4瓶CO2气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两个实验的现象是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了鸡蛋”。有同学认为,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们共同原理是_;还有同学提出质疑,
9、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改进: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观察到有_的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设计如丙装置图所示实验,在A、B两个集气瓶中盛等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注射器向A、B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与_;充分反应后观察U型管里红墨水,可看到_;则可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10、。铜生锈是铜与氧气、_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B的实验目的是_。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_;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图2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_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根据白磷燃烧产物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白磷燃烧放热来分析;C、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实验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来分析。【详解】A、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A不正确;B、从瓶内气压
11、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由低到高,然后慢慢降低至室温,选项B不正确;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00%20%,选项C正确;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液体进入瓶内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气压显著增大,而不是由温度升高造成的,选项D不正确。故选C。【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A【解析】A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9:(144):(162)=264:22:19:56:32
12、,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19+19+144+162=39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D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9:(144):(162)=264:22:19:56:32,故错误。故选:A。3、A【解析】A纯碱、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BNaHCO3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俗称小苏打,故错误;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
13、OH)2,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故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故错误。故选:A。4、A【解析】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加入过量的石灰石粉末将盐酸除去,故选;B、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反应时无明显现象,不好控制加入的量,故不选;C、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反应时无明显现象不好控制加入的量,故不选;D、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虽能除去盐酸但却增加了新的杂质,故不选;故选A。【点睛
14、】解答除杂相关问题时要把握如下原则:选用的试剂要能将杂质除去但不能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在除杂的同时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一般的方法是将杂质转化为要保留的物质。5、A【解析】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 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中考 化学 最后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