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组物质放入水中,可以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泥土、面粉、冰B氯化亚铁、汽油、酒精C植物油、硫酸、碳酸钙D蔗糖、氯化钙、酒精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
2、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C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ABBCCDD3空气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能支持燃烧的是AN2BCO2CO2DH2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的是A大理石B木炭C铁粉D食盐5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仅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吸附剂B液态二氧化碳作灭火剂C浓硫酸作干燥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6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篝火燃烧BH2O2溶液中加入MnO2C铁钉生锈D活性炭吸附毒气7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3、是()A4P+5O2 2P2O5B4Fe+3O22Fe2O3CMg+O2 MgODC+2O2=CO2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一未知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钡溶液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将某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气体是H2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将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AABBCCDD9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在纸上写字B食盐水中加肥皂水C燃烧条件的探究D明矾净水10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叙
4、述,错误的是A氧气用作燃料B氮气用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图是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t2C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3) N点表示t3C时A物质的_ (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下图是M、N两点代表的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路线图(“”表示转化方向),其中,采取“先将M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再升高温度至N点对应的温度”这一措施来实现MN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_(填序号)。
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化工厂实验室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共消耗氢氧化钠 溶液 40g,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稀盐酸中含 HCl 的质量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人类合理利用和开发金属资源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五分之一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工厂回收废旧铁制瓶,要清除铁表面的铁锈,可用下列哪些物质_A 自来水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氢氧化钠溶液工业用CO气体在高温条件下与Fe3O4反应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90t含Fe3O480%的磁铁矿,理论上可炼得铁的质量是_
6、t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漆其原因是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现将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写出该反应发生时的实验现象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4下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_g;60时溶解度:Na2Cr2O7_Na2SO4(填“”)。(2)在50时,把210g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Na2Cr2O7_g (假设不含结晶水)。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7、实验甲,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实验乙,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气球变鼓实验丙,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_探究非也成分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BaCl2溶液呈中性且Na2CO3+BaCl2BaCO3+2NaCl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同学们有如下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氢氧化钠;猜想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同学们认为需要先验证猜想4是否成立,所需要的试剂是_,
8、若猜想4不成立,则需要进行后续实验,请你完成表格 实验操作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_ 猜想1正确 若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猜想2正确_猜想3正确(进行实验)同学们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了猜想2成立16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镁条长度1cm2cm3cm4cm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快速
9、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无少量较多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有关。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试管操作现象结论A加入足量盐酸_,白色沉淀_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B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_猜想二不正确C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
10、Mg2+、_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泥土、面粉均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B、氯化亚铁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溶液显浅绿色;汽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植物油、碳酸钙均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蔗糖、氯化钙、酒精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形成的溶液均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选D。
11、2、C【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C。3、C【解析】能支持燃烧说明该物质具有助燃性。【详解】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但是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A错误;B、二氧化碳的
1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不具有助燃性。B错误;C、氧气在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C正确;D、空气中不包括氢气这种气体,而且氢气不具有助燃性。D错误。故选C。4、C【解析】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C、在常温下,铁粉能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发生锈蚀,符合题意;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活性炭作吸附剂,A选项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松原市 前郭县 达标 名校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 最后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