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很多变化都伴随着热量变化。下列热量变化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苹果腐烂发热干冰升华吸热摩擦生热浓硫酸稀释放热白炽灯泡通电放热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折弯B酒精挥发C水果腐烂D冰块融化3甲、乙两种
2、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4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a、b两管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C甲试管中铁钉生锈,乙试管中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D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5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
3、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曾青遇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D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8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4、(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加熟石灰粉末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钾和氯化铵B可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硬水通过活性炭层可以变成软水D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10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11下列对性质和用途、归纳整理、分析、推断没有
5、错误的一项是( )A性质与用途B归纳与整理氮气、亚硝酸钠和甲醛都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填充灯泡防止灯丝氧化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火箭的燃料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所以用途相同,都可以用于切割玻璃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均一、稳定的物 质不一定是溶液稀有气体原子(氦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但最 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是否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标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有机物C计算与推测D分析与判断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可推知该 物质中一定含有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可推知X化学式为N2
6、将表面部分氧化的锌粒8g加入到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得到的溶 质质量为16.1g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可燃物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在某溶液中加入数滴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 是碱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大AABBCCDD12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l6B28C44D6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母亲节到了,小杨为表达自己的心意,为母亲准备了一束鲜花,并亲手制
7、作了一桌饭菜。(1)鲜花摆放在妈妈的卧室,整个家里都充满香气,请用微粒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2)小杨准备的饭菜里有蒸米饭清蒸鲈鱼红烧肉炒青菜凉拌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填序号)。(3)吃完饭,小杨主动洗碗,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1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溶液(填“A”或“B”)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t2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
8、g,升温至t3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B(填“”、“”或“”)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 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名称是_。(2)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3)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16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请画出17号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该元素的符号是_。(2)写出11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3)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化学性质
9、与_元素相似,你还可以得出的一条规律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写标号仪器的名称:_;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可选用_(填C或D)装置收集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后,应先_,再熄灭酒精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1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验满的方法是_;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G装置来除去,则混合气体应从G装置的_端口(填“”或“”)通入,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1气体,而不用稀硫酸和
10、石灰石,原因是_将CO1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又变成紫色的原因:_通常情况下,SO1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1实验室制取SO1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1,气体应该从_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1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_18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2)若用 A 装置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药品是_。(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装置(填上
11、图装置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 36%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4)图 F 所示的装置可以替代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I、该装置右侧放的药品是_,左侧放的药品是_。II、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III、请简述使该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5)实验室用 100g 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生成 0.5mol 二氧化碳气体,请问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
12、小题,共12分)19(6分)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g;(2)A点时,溶液的溶质有_;(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生石灰(氧化钙)与水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 苹果腐烂
13、,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固体二氧化碳吸热变成气体,只有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摩擦生热,只有能量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降低,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白炽灯泡通电只有热量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A。2、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铁丝折弯只是形态、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水果腐烂,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D冰
14、块融化由固体变成液体,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错误;B、t2时,乙的溶解度最大,故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正确;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其溶解度变大,那么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只能溶解20g甲,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70g,错误。故选B。4、C【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15、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B、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乙试管的铁钉只能与空气接触,甲试管的铁钉能与氧气、水接触,不能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铁锈蚀还可能与氧气有关,故结论错误,符合题意。D.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北省 襄阳 第七 中学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