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来进行实验B比较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将光洁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中C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D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2如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属于非金属元素B图中n的值为8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3 “检测草木灰浸出液的酸碱性”实验操作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草木灰加水搅拌B过滤C检验酸碱性D测定酸碱度
3、4在这一年的化学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及变化等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物质遇冷凝固为固态物质时分子会静止不动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作燃料B医疗抢救C作气体肥料D作保护气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除去CO2中的少量CO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CO2实验方案选项ABCDAABBCCDD7下列
4、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B除去NaOH 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C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D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AABBCCDD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香水气味充满整个房间B自行车长期使用后,车身金属部分氧化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从冰箱拿出的干燥玻璃杯,过一会表面有很多水珠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纸槽取固体粉末B验满氧气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pH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工业上生产尿素 CO(NH2) 2 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5、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为30 : 1811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A溶质的质量变小B溶剂的质量变小C溶液的质量变小D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小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可表
6、示_,的化学式为_。从宏观的角度看,图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填字母序号)。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14近日,网上的一段视频中一名空乘人员和一名乘客用矿泉水和咖啡等液体,扔向起火的充电宝,最终将火扑灭。一些网友认为,电器类火灾应该用干粉灭火器,而不是用水来直接灭火。也有一些网友认为,空乘人员处理的没错。网友认为锂电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原因是锂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LiOH),写出锂与水的化学方程式:_。请消防员进行实验验证:消防员手拿干粉灭火器迅速的扑向起火的充电宝。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然而,仅仅过了几秒钟,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
7、来,而且比第一次的燃烧还要猛烈。消防员对于火焰用大量清水持续浇灭。大约一分钟左右,用红外线测温计检查充电宝的温度居然还有200 多摄氏度的高温。随后,消防员将充电宝泡入水盆中,才表示已经安全了。只喷了没几下,火焰就被扑灭了的灭火原理是_。锂电池的残骸再一次燃烧了起来的原因是_。15t1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请填空: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填“a”或“b”)的溶液;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_(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t1时,a物
8、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17、2011.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请你参与下列问题:内蒙古大草原,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现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跑过露脊梁”,其原因可能是_A温室效应引起长期干旱 B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C酸雨的影响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_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11月17日,神舟八号返回专家揭密发射“神舟”的燃料有毒,但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无毒,因此造成环境污染发射完15min后,
9、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下列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A 可吸入颗粒物 B CO的含量 C SO2的含量 D CO2的含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2)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_(填字母)。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_。(4)用F装置可以收集氧气:若瓶中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
10、通入。(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的制备和收集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填字母)。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填化学式)。18兴趣小组为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盛有不同药品的A、B、C、D四只试管中。请回答:(1)甲同学观察到A、B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钠都不能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A试管中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 B试管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_。(2)丙同学观察到C试管中有_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碳酸钾能发生反应。(3)丙同学对反
11、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K2SO4 结论二:K2SO4、H2SO4 结论三: _丙同学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三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三正确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_产生气泡乙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_。(4)你认为要得出结论三正确的方法是:取C溶液少许,先_ 结论三才正确。(5)丁同学观察到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硫酸与硝酸钡能发生反应。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瓶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12、。为了确定该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从该瓶中取了100g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示信息,在恰好完全反应(A点)时,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_g。试通过计算,确定这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将光洁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中,铁不
13、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溶液显酸性还是中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和二氧化碳中现象不明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B【解析】A、氯不含有
14、 “钅”旁,所以为非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17=2+8+n,n=7,选项B错误;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所以氯原子核电荷数为17,选项C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含有3层电子,所以属于第三周期,选项D正确。故选B。【点睛】原子中,质子数=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含有几层电子,属于第几周期的元素。3、C【解析】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青云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 模拟 预测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