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氨气也能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AN2H4BN2CN2ODN2O4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铁制品表面涂“
2、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如图是某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x的值为2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4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XYZ BZYX CXZY DYZX5为解决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ACaO和O2BCaCO3和H
3、2CCa(OH)2和O2DCaCl2和O2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B 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D 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7下列有关NH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名称是铵气B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8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BSe
4、是一种金属元素Cn的值为6D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9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淀粉溶液检验盐是否为加碘盐B用pH试纸精确测定某溶液的pH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D用水鉴别NH4NO3、NaOH两种固体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过滤C检查装置气密性D称氯化钠质量11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处产生气泡Bb处产生气泡Cc处无明显现象Dd处溶液呈红色12下列各组物质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BKNO3、K2CO3、NaCl 三种溶液(稀硫酸)C铁
5、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DNaOH、H2SO4、Na2SO4三种溶液(紫色石蕊溶液)13掌握好化学用语,有利于化学学习。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镁原子结构示意图:B硝酸根离子:NO3C两个水分子:2H2OD氧化铁FeO1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洁精用于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C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是因为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
6、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金属镍(Ni),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分析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3)反应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填“不变”、“升高“降低”)。(4)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滤液和金属。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即生成白色沉淀,则滤出的金属是_;若将滤出金属放入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不可能存在的
7、离子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性。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克。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18(8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物质,可在汽车尾部安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将其转换成为无害物质。在用铂、钯作催化剂的条件
8、下,使CO与NO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被_(填“氧化”或“还原”)。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填化学式)某固态混合物中含有mgKNO3和若干克不溶于水的杂质,将此混合物加入ng水中,在10,40,75时观察,充分溶解后的结果如表所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见图通过计算回答:m=_,n=_。75时所得KNO3溶液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若要在ng水中恰好溶解mg硝酸钾达到饱和,则温度应控制在_。四、探究题(本大题
9、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震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在实验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I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氧化铜II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
10、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氢氧化铜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猜想一错误猜想二正确(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
11、30分)1、B【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N原子2、0;H原子 6、 6;Cu原子 3、3;O原子3、3;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2、D【解析】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和氧气的进一步反应,不是因为铝的性质比铁稳定,不正确故选D3、D【解析】由反应
12、的图示可知,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详解】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2,故A正确;B、该反应中NH3中氮元素显-3价,氮气是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B 正确;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 正确;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28):(618)=14:27,故D 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4、B【解析】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说明Y、
13、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Y、ZHX;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弱,即ZY;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故选B。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5、C【解析】A、氧化钙很容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能存在于水中,故A不可能;B、反应物中无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O3,故B不可能;C、反应物为水和过氧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能生成物为C
14、a(OH)2和O2,故C正确。D、反应物中无氯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l2,故D不可能;故选:C。6、D【解析】A、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知等质量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分别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钙消耗的盐酸的量更多,正确;B、镁先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镁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少,镁将氯化亚铁中的铁完全置换出来后再与氯化铝反应生成铝和氯化镁,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正确;C、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当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自贡市 富顺 第三中学 中考 化学 考前 最后 一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