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产生了刺激性气味气体,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向FeCl3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2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空
2、间站里涉及反应: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增减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没有改变3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是()A番茄B大米C花生油D鸡蛋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
3、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KNO3溶液(K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NaCl溶液(Ca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C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结晶DO2(H2O)浓硫酸洗气AABBCCDD6鉴别物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选项待鉴别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烧的木条B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C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AABBCCDD7根据下表中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C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53.2A氯
4、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点温度在2030之间B20时,在50g的水中加入12.2 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C20时,无法配制溶质质量分数超过26.5%的氯化钠溶液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碳酸钠8下列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微溶于水B白色固体C不潮解D水溶液呈碱性9常温下,向烧杯内的甲物质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于图像不相符的是( )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的意义A稀盐酸和硫酸钠氢氧化钡生成沉淀的质量B水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C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D铝稀硫酸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AABBCCDD10青岛
5、是美丽的沿海城市,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能含MgCl2、CaCl2 和Na2SO4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提纯粗盐,同时验证可溶性杂质是否存在。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B、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C沉淀b中共有三种物质D最后还要加入适量盐酸,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1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表示的是阳离子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
6、,溶液温度升高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13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用飞机喷撒粉末(有效成分为物质X ),及时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ACaOBCaCO3CCa(OH)2DCaSO314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黑色D软水中无泡沫,硬水中有大量泡沫AABBCCDD15干冰的用途
7、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B无水灭火C保存食物D舞台“雾气缭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将A图补充完整,使之表示正确。_。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理由是_。画出比氢元素多两个周期的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I是电解水的装置实验中水从A转移到B中,体现分子的性质是_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D中产生的气
8、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D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C中气体体积约为_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乙(填“”、“”或“=”)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可析出53.9g KNO3晶体B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均为不饱和溶液D 保持温度不
9、变,若在中加入6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18(8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F装置内溶液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A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装置B的作用是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将该小组分为两组,各取48g氧化铁粉末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火焰温度5000C7000C)、乙组用酒精喷灯(火焰温度8000C10000C)分别对装置D充分加热,红色粉末均变为黑色粉末两组分别用固体产物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操作步骤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称量反应后粉末质量(g)44.233.6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部分能被磁铁吸引全部能被磁铁吸引
10、3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震荡部分溶解,无气泡全部溶解,有气泡为解释这个现象,小组成员查阅到下列资料: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4、Fe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失去或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Fe3O4是一种铁氧体磁性物质,不溶于水和酸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的相关数据图乙组的固体产物是_,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军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甲组的固体产物可能是_小华通过计算也证明了小军的观点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_考虑到一氧化碳气体通入的不持续性,装置E的作用是_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上图装置还要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一次实
11、践活动中,某环保小组同学调查发现汾河某段水域附近有一座小型造纸厂,从该造纸厂造纸的过程中得知,造纸厂废水中可能含有NaOH、Na2SO4、 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检验该段河水是否受到了造纸厂的污染,同学们采集了该段水域的水样,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 Na2SO4 溶液呈中性。探究过程(1)甲同学检测了水样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是_,由此得出该水样pH7,于是得出废水中含有NaOH。(2)乙同学取少量水样,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于是得出废水中含Na2SO4。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甲、乙两位同学得出的结论均不正确,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同学的实验进行评价
12、:_。继续探究接着,大家又重新整理思路,再次对水样成分做了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写 一个即可)步骤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观察到_水样中含有NaOH步骤三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水样中_ 实验结论综上探究,该环保小组同学得出了水样的成分,并得出汾河该段水域受到了造纸厂污染的结论。反思评价步骤一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总结提升为减少造纸厂对汾河的污染,请你为造纸厂提一条合理化的治污建议: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
13、0分)1、C【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产生了刺激性气味气体,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FeCl3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盐和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2、B【解析】A.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B. 由图中信息可知
14、,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四个氢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甲烷分子,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选项错误;C.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选项正确;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选项正确。故选B。3、D【解析】A、番茄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不符合题意;B、大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不符合题意;C、油脂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花生油是一种植物油,不符合题意;D、鸡蛋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
15、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D【解析】A、K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16、CaCl2不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C【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错误;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的粉末,所以不能通过颜色来鉴别,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华中 2022 年中 考四模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