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地区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盘锦地区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2某小组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则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观点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中B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Dc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无土裁培的营养液中常含的K2SO4是种复合肥B天然河水经吸附沉降过滤消毒杀菌蒸馏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D和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5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胃液0.91.5B胆汁7.17.3C血浆7.357.45D胰液7.58.06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元素摄人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夜盲症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7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然后,向滤渣N中加
4、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C滤渣N中一定没有Mg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8如图是某有机物的分子模型,该有机物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9H10O3B该有机物能减缓食品变质C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该有机物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545249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糖醋凉拌紫甘蓝C纯奶发酵制酸奶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10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A取固体B
5、称量氯化钠.读取水的体积C读取水的体积D溶解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中部分正确的是()选项需要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氯化钠和蔗糖取样,分别加入到饱和食盐水中分别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B棉花和羊毛灼烧闻气味灼烧观察产物C饱和碳酸钾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温观察加入稀盐酸D稀盐酸和稀硫酸加水后测温度变化加入氯化钡溶液AABBCCDD12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长期引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可用_(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了_能。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作用,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教育部规定学生的“营养餐”以肉、蛋、奶为主,主要补充人体所需 。(2)食品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生石灰的化学式是 (3)“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 (填 “单质”“分子”“原子”“元素”)。15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如下:2NH4ClO4=N2+4H2O+X+2O2,则X的化学式为_,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铁制品易生锈,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
7、程式_。16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是: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加过量的Ca(OH)2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2)上述操作中涉及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个。(3)操作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_(用离子符号表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写出仪器名称_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制取装置为_ 氧气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如何检验该气体为氧气_用B装置制
8、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实验过程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对装置如何改进_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发生装置为_,收集装置为_如果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端通入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_;用A或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_,收集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_(填装置编号,下同)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固)+H2SO4FeSO4+H2S要制取干燥的硫化氢气体,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
9、次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回答下列与配制溶液有关的问题。(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_g;(2)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量取20%的NaCl溶液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3)以上两个实验中,均用到的仪器有烧杯、_、量筒和玻璃棒。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红磷的着火点是200左右,热水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故A错误;B白磷的着火点较低,
10、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发生了燃烧,故B正确;C磷燃烧是磷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D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有毒物质,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空气污染,故D正确;故选A。2、C【解析】A、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错误;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错误;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故C正确;D、c点时溶液的pH
11、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析】A、氮气体积分数78%;故选项错误; B、氧气体积分数21%;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3%;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体积分数0.94%;故选项错误;故选:C。4、C【解析】A、硫酸钾中包括钾、硫、氧三种元素,属于钾肥。A错误;B、天然河水经过吸附、沉降、过滤、消毒、杀菌即可得到生活用的自来水。B错误;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但是Fe2+是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
12、Fe3+是铁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形成的。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C正确;D、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第一个是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第二个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单质,化学性质活泼。所以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D错误。故选C。5、A【解析】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故选A。6、C【解析】试题分析:A碘元素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症。此项不正确。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13、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此项不正确。C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时患缺铁性贫血。此项正确。D塑化剂不宜添加入食品中,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C项。考点:化学与健康7、D【解析】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所以向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MgSO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铁与MgSO4不反应,不会生成单质镁;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铜的质量比为56:64,所以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考点: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8
14、、C【解析】A. 由题图可知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9H10O3,正确;B. 根据“该有机物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可知该有机物能减缓食品变质,正确;C. 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0::(163)=108:10:48,可知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D. 该有机物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0::(163)=108:10:48=54524,正确;故选C。9、A【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糖醋凉拌紫甘蓝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纯奶发酵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过程中有
15、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D【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水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溶解氯化钠时,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图中实验操作正确。故选:D。11、D【解析】A、饱和食盐水不能再溶解氯化钠,能溶解蔗糖, 取样,分别加入到饱和食盐水中能溶解是是蔗
16、糖,不能再溶解的是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蔗糖不能与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别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无明显变化的是蔗糖。两种方法都是正确,不符合题意;B、棉花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产生的灰呈白色;,羊毛灼烧有烧焦的羽毛味,产生的灰呈黑色,灼烧闻气味,灼烧观察产物都能区分棉花和羊毛。两种方法都是正确,不符合题意;C、碳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碳酸钾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温观察,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出现浑浊的是饱和碳酸钾溶液;碳酸钾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反应但无明显的实验
17、现象,两种溶液,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钾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钙溶液。两种方法都是正确,不符合题意;D、稀盐酸和稀硫酸,加水后测温度变化,两溶液均无明显的变化,不能区分;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氯化钡不能反应,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盐酸。两种方法中部分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根据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12、A【解析】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
18、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本反应类型,为高频考点,掌握物质的类别、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煮沸碘水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内吸附【解析】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碘遇淀粉变蓝色,常用碘水检验淀粉,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详解】(
19、1)长期引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2)可用碘水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4)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了内能。(5)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14、(1)蛋白质 (2)CaO (3)元素【解析】试题分析:教育部规定学生的“营养餐”以肉、蛋、奶为主,主要补充人体所需 蛋白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 “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不是表示微观概念的原子等。考点:基本概念15、Cl2 +7 Fe2O36HC
20、l=2FeCl33H2O 【解析】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如下:2NH4ClO4=N2+4H2O+X+2O2,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比反应后多2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l2;设: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7,则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铁制品易生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与氧化铁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16、 7 OH-和CO32- 【解析】(1)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是: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钠,再
21、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氯化镁,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钙,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过量的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故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2)以上操作中涉及的反应有:;,这些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上述操作中涉及的复分解反应共有7个;(3)上述操作中加入稀盐酸,故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OH-和CO32-。【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
22、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试管 酒精灯 集气瓶 水槽 AC或AE 氧气不易溶于水 催化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B D或E b 【解析】(1)图中仪器名称:是试管,是酒精灯,是集气瓶,是水槽;(2)用氯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是C或E;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
23、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检验该气体为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的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实验过程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4)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所以选用的发生
24、装置是B,收集装置为D或E;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答案为(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2)AC或AE;氧气不易溶于水;催化;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3)B;过氧化氢水+氧气;把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4)B;D或E;b18、酒精灯 2H2O22H2O+O2 C(或E、F) AGFH 【解析】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要制取干燥的硫化氢气体,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
25、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选择A装置,反应方程式是:,还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C或E、F。(2)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原理是,因此不需要加热;硫化氢气体可以用氯化钙干燥,为防止污染空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AGFH。【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25g 大于 胶头滴管 【解析】(1)根据浓溶液配稀溶液溶质不变,设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质量x,则:,计算x=25g;(2)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量取20%的NaCl溶液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20%的NaCl溶液多,导致溶质质量偏大,因此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3)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量筒。【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液配制,溶液的配制有两种,一类是固体配制溶液,一类是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难点是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需要掌握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这个过程,溶质不变去解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