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
《四川省宜宾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2某溶液可能含有N
2、a2CO3、Na2SO4、NaCl。为了化验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置于试管,滴加稀HCl溶液,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至不产生气泡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继续滴加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下列对该溶液成分的判断错误的是A肯定含有Na2CO3B肯定含有Na2SO4C肯定含有NaClD可能含有NaCl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硫酸铜C氨气D氢气4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B剧烈运动后应适当补充淡盐水C用活性炭吸附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
3、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6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发出白光B铁丝燃烧火星四射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D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7用物理或化学知识对下列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中捞月-平面镜成像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D如坐针毡-受力面积越小, 压强越大815%的H2O5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若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O2,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BCD9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白酒和矿
4、泉水闻气味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10下列实验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加入酒精C称量NaOH固体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表是NaCl、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NaCl的溶解度35.736.036.637.338.4KNO3的溶解度13.331.663.9110169Ca(OH)2的溶解度0.190.170.140.120.09(1)NaC1和KNO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20时,将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4
5、0时,将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40,所得NaC1溶液质量_(填“”“”或“”)KNO3溶液质量。现有下列操作:A 溶解、B 过滤、C 降温结晶、D 加热浓缩。若KNO3中含有少量NaCl,则提纯KNO3的操作步骤是(填字母)_。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 12g 样品放入烧杯中,将 111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
6、量记录如下。请计算:次数123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5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8422求:第 4 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 1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制造性能优良的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开发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如图是一种实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剖面图。常温下,氢气和氧气在电池中反应生成水,电池将反应的_能转化成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优点除能量转化率高外,还有_(写一点即可)。电池内的KOH溶液起导电作用,工作过程中,电池内溶液的pH将会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氢气作为能源目前还难以广泛应用,请写出其中一点原因
7、_。1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写出三点符合图中溶解度曲线的不同类型的信息。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峰和小刚阅读试剂标签后发现,市场销售的高锰酸钾晶体纯度高达99.5%,含水量可以忽略不计。为探究“试管放置方式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速度和体积的影响”,他俩设计了制取氧气的直立型装置(如图),并与斜卧型装置比较,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分别加入5.0克高锰酸钾晶体,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用同一型号的集气瓶收集气体,每组实验进行五次,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后记录如下表:装置类型直立型斜卧型收集1瓶氧气所需时间/秒5968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秒95108收集氧气的
8、总体积/毫升525476写出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较短的装置类型是_;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斜卧型装置收集到氧气的总体积比直立型少的原因是_;根据反应算出5.0克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实验中发现,斜卧型发生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明显大于理论值,他们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小峰假设: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你的假设:_。要验证小峰的假设能否成立,请设计简明的实验方案_。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他们考虑到铝的
9、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 猜想二:_ 猜想三:RAlCu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R在盐溶液中只有+2价,RSO4溶液呈蓝色。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猜想一不成立乙同学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R丝表面缓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断变成蓝色铝丝表面_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丙同学将铝丝插入_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
10、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丙同学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于是他们改进并重做丙同学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的颜色_,从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他们总结得出:可通过金属分别与_反应的方法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烧杯中的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故是饱和溶液,正确;B、在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烧杯中是氯化钾溶液,故错误;C、烧杯的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故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正确;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故温度升高至t2时,烧杯中
11、的固体完全溶解,正确。故选B。2、D【解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气泡不在产生为止,再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一含硫酸钠,继续滴加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不能证明一定含有氯化钠,因为步骤中的氯化钡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因该是可能含有氯化钠。故选:D。【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确定各种
12、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混合物的成分。3、B【解析】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A、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剧烈运动后应适当补充淡盐水有利于补水,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活性炭吸附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正确;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软化,正确;故选:A。5、D【解析】A、圈内数字为质子数,说法正确;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 模拟 精编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