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B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C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2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
2、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3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铯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质子数为55C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D位于第六周期4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奈、冰、铁都属于晶体B尿素、氨水、碳酸氢钠都属于氮肥C陶瓷、石墨、金属都属于导体D酱油、纯净水、酒精都属于混合物5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
3、中,X的化学式是AO2 BNaClO CHCl DNaClO3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粮食酿酒C纺纱织布D用石块堆砌墙壁7对“混合物”理解错误的是( )A一定由多种物质组成B一定有多种分子组成C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D可能由多种原子组成8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Cu N H2O2K2CO3CH4ABCD9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l-、NO3-、K+、Na+BSO42-、NO3-、K+、OH-CCO32-、SO42-、Mg2+DNH4+、 Cl-、Ag+、K+10Ca(HCO3)2CaCO3 +CO2
4、+H2O,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主要反应。将 1molCa(HCO3)2 加热 t2 秒时停止加热。如图表示 0t2 秒过程中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说法错误的是( )A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B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C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一定为 2:111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铁在潮湿
5、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滴加试剂C过滤D称量氢氧化钠13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化学反应有Ca(HCO3)2=XCO2H2O(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是ACaOBCaCO3CCa(OH)2DCaO214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如图的“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常见的单质a是由原子构成的B物质b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C物质c可能遇酚酞溶
6、液变红D物质d的化学式可以是NaNO31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 10 个质子B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C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 2 个电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1)3O2_;(2)2个氢氧根离子_;(3)两个氯原子_;(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
7、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在第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第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填化学式)。在第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g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8、分数是多少?_18(8分)在实验室加热32.5g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计算: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克。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_(填化学式)。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00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最后结果保留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1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设计方案)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除去金属混合物
9、中的杂质(小组讨论)选择加入的金属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_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_,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_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_,化学方程式为_(进行实验)过程如下:废弃定影液立金属混合物+溶液A金属混合物Ag+溶液B请回答:操作a是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硫在氧气中能够
10、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B.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盐酸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呈黄色,正确;C.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错误;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现象是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正确。故选C。2、C【解析】A、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
11、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错误;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正确;D、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故选C。3、C【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每一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正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铯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选项A正确;B、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5,所以铯原子的质子数是55,选项B正确;C、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2、,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选项C不正确;D、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6,所以位于第六周期,选项D正确。故选C。4、A【解析】A、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萘、铁、冰都有固定的熔点,都属于晶体,正确;B、碳酸氢钠中不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不属于氮肥,错误;C、陶瓷不属于导体,故错误;D、酒精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A。5、D【解析】由3Cl2+6NaOH5NaCl+X+3H2O可知,反应前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6、6、6、6,反应后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
13、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5、5、3、0,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变, X中应含的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是NaClO3。故选D。6、B【解析】A、在甲骨上刻文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纺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石块堆砌墙壁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7、B【解析】A、由
14、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故混合物一定由多种物质组成,正确;B、混合物可能由分子组成,也可能由原子组成等等,不一定由多种分子组成,错误;C、混合物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只有碳元素,正确;D、混合物可能由多种原子组成,例如金刚石和晶体硅的混合物,正确。故选B。8、C【解析】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H2O2是过氧化氢的化学式,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K2CO3是碳酸钾的化学式,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15、;CH4是甲烷的化学式,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故符合要求。故选C。9、A【解析】溶液pH=2说明显酸性,含有氢离子,除了考虑选项中哪些离子不可以共存外,还要考虑是否能与与氢离子共存。【详解】A、氯离子、硝酸根、钾离子及钠离子互相不反应,且与氢离子不反应,可以共存,选项A正确;B、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共存,选项B不正确;C、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碳酸根与镁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两者也不能共存,生成的碳酸镁与氢离子也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镁的一种盐,仍然不能共存,选项C不正确;D、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二者不能
16、共存,选项D不正确。故选A。10、D【解析】A、1molCa(HCO3)2 加热生成1mol CaCO3,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正确;B、随着反应进行,Ca(HCO3)2 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正确;C、反应过程中钙元素并未发生逸出等情况而造成物质的量减少,故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正确;D、无法判断b点的固体是否已经反应完全,故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不一定为 2:1,错误。故选D。11、C【解析】A、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17、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属于物理变化,推理错误;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推理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推理正确;D、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组合形成新物质,但不是任意组合都能形成新物质,推理错误。故选C。【点睛】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同理,酸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1
18、2、A【解析】A、平视读数,正确;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操作要领:试管直立,将胶头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滴加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操作错误; D、NaOH易潮解,需用小烧杯称量,故操作错误;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13、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C原子2个,反应后1个,反应前后氢原子个2个,反应前O原子6个,反应后氧原子3个,反应前钙原子1个,反应后没有,故X的化学式为CaCO3。故选B。14、C【解析】A、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分析,最常见的单质a为氮气,由分子
19、构成,A错误;B、物质b为氧化物N2O,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错误;C、物质c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能为NH3,使酚酞变红,C正确;D、物质d为盐,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化合价和物质分类来推测物质。15、D【解析】A、镁原子变成镁离子只是失去最外层电子,质子不发生变化,仍为十二个质子,选项错误;B、镁离子和硫离子均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选项错误;C、硫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2,选项错误;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两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0、1小题,共6分)16、3个氧分子 2OH- 2Cl 【解析】(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可知3O2表示3个氧分子;(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氯原子可表示为;(4)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
21、能省略;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表示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加速溶解 CaCO3 BaCO3 引入了新的杂质KCl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4.4g 16.3% 【解析】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综合性较强,认真审题,理清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在第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2)第步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第步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第步中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第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BaCO3;(3)氢氧化钾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钾对氯化钠来说就是杂质。在第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4)在第、步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5)在第步中均有氯化钠生成。在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反应生成了氯化钠。(6)根据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可知(1)纯碱恰好完全
23、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4.4g,(2)设:碳酸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x y 4.4g ,x=10.6g,y=11.7g,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6.3%,答: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3%。18、9.6g KCl和MnO2 13.0%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示可知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2.5g-22.9g=9.6g;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钾和作催化剂的二
24、氧化锰,化学式分别为:KCl和MnO2;设:生成9.6g的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x=14.9g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3.0%。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本题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乙 铁粉和银粉能分离 2AgNO1+FeFe(NO1)2+2Ag (稀)盐酸(或稀硫酸) 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 过滤 漏斗 FeCl2(或Fe
25、SO4) 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固体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 【解析】从甲和乙的实验方案可以看出虽然两种方案均可得到银,但甲方案中得到的混合物中的铜不易除去,而乙方案中得到的混合物中的铁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而被除去。【详解】(2)从甲和乙的实验方案可以看出虽然两种方案均可得到银,但甲方案中得到的混合物中的铜不易除去,而乙方案中得到的混合物中的铁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而被除去故乙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铁粉和银粉能分离,而铜粉和银粉不能分离或过量的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最后得不到纯净的银或过量的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除去或铁粉比铜粉更易被除去等,化学方程式为。 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应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实验方案中第一步是向定影液中加入金属铁,完全反应后过滤,过滤用到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即可得到银和铁混合物和硝酸亚铁溶液,再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得到的溶液B即为溶液(或溶液)。(4)可以采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或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方法。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固体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点睛】铁粉和银粉能分离,而铜粉和银粉不能分离或过量的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最后得不到纯净的银或过量的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除去或铁粉比铜粉更易被除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