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元素。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B金刚石、石墨之间可以转化,该转化为物理变化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制碳酸饮料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
2、学性质稳定2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5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B、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向中再加25 g甲,搅拌后恢复到t2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5%D将t2C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3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4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的浓度监测指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
3、 是指节能减排,将空气中的CO2体积分数控制在2.5%以内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CO3含量的多少与空气质量无关DO3与O2是同一种物质5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步骤有: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步骤中沉淀、过滤、洗涤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6下列各组鉴别或除杂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A区分氧气与氮气一一用燃着
4、的木条B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一一手感法C除去CO2混有的CO一一通入氧气中点燃D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一一用熟石灰粉末研磨7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B镁带燃烧引发火灾,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遇到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跑出火灾区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过滤泥浆水C检验铵态氮肥D蒸发食盐水9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
5、察现象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B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C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观察颜色D酒精和水闻气气味取样,分别点燃AABBCCDD10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比先红,、不变红B比先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变红,不变红1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扇风助火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
6、快,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质量,可向该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钾溶液B稀盐酸C氧化铁D水13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g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加入的粉末是NaClB图2中,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图1中,甲、乙溶液变饱和,添加相应溶质的质量:甲乙D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Na2CO3中少量NaC114下图是构成气体物质微粒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BCD1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
7、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临时存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CuSO4、KOH、Na2CO3;三种溶液中的_溶液先鉴别出来。(2)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来检验NaOH已变质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醋是常用的调味品,某厂生产的“XX牌”白醋色泽透亮、酸味醇正。传统醋酸多以碎米为原料,经过一系
8、列工艺处理后,再用酵母发酵成乙醇,最后氧化为醋酸(CH3COOH)。乙醇和醋酸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醋酸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兴趣小组为测定该品牌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白醋中的酸均视为醋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10g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步骤2:向烧杯中逐滴滴加该白醋,_(填操作),当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消耗白醋12g。(测定原理:,请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_。18(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仪器b的名称为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
9、O2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C相比较,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二氧化碳可以用D装置收集,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2)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3)如果冶炼100kg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明同学将一定量的氢化钙(CaH1)加入到一定量的
10、Na1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分离出滤渣和滤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CaH1遇水迅速反应生成Ca(OH)1和H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滤液中溶质:(1)只有NaOH; (1)NaOH、Na1CO3;(3)_。请结合题意,在下列表格的空白中填写恰当的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Na1CO3溶液。无明显现象_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_有气体放出证明推理(1)正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A正确;B、金刚石、石墨之间可以转化,金刚石、石墨是两种不同物质,该转化为化
11、学变化,故B错误;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制碳酸饮料,故C正确;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故选B。2、C【解析】A. 由图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选项正确;B. t1C时,甲的溶解度为20g,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故、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选项正确;C. 向中再加25 g甲,搅拌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为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D. 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得t1时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在降温时,溶解度增
12、大,溶质不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等于t2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选项正确。故选C。3、A【解析】A、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分子,故反应物为一种物质;生成的三个分子中,其中有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分子,而另一个分子的构成与这两个分子不同,属于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生成物为两种物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前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则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可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13、分子,因此化学变化过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4、B【解析】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空气中CO2体积分数无关,选项A不正确;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选项B正确;C、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造成人体健康,O3含量的多少与空气质量有关,选项C不正确;D、O3与O2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不是同种物质,选项D不正确。故选B。5、C【解析】A海水中富含镁,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所以此法
14、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故A正确;B可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盐酸,可得到氯化镁,故B正确;C步骤中沉淀、过滤、洗涤的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故C错误;D反应涉及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反应涉及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C。6、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燃着的木条不熄灭,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氮气中,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氮气和氧气,符合题意;B、腈纶具有独特的极似羊毛的优良特性,手感松软,膨松性好,有较好弹性,手感与外观都很象羊毛,因此有“人造羊毛”之称,不能用手感法鉴别,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 重点 名校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 押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