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21-2022学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21-2022学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2021-2022学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小木条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B用鸡蛋壳和食醋制二氧化碳C用一只冷碟子放在烛火上方获得炭黑D用1L黃豆和1L绿豆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L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2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其用途的主要因素。以下物质的用途与
2、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天然气作燃料B氮气作保护气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C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Bt1时a、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C要从含有少量b的a饱和溶液中获得a,最好的方法是降温结晶D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5下
3、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ABCD转化关系物 质甲FeCl2HClCaCO3CuSO4乙FeH2OCO2Cu丙Fe2O3H2Na2CO3CuOAABBCCDD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SO42、OHBK+、Cu2+、OHCZn2+、Na+、ClDBa2+、H+、NO37燃料及其燃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有关燃料和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柴油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都会伴随发光、放热
4、现象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8小方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D 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10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雨的形成是由二氧化碳排放所致B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一氧化碳可用于作燃料,
5、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11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2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曾青遇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13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
6、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14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1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纯碱(Na2CO3)B酒精(C2H5OH)C干冰(CO2)D苛性钠(NaOH)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氯化钾和硝酸钾的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102
7、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KCl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 _。(2)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_。(3)M是两种物质中的一种,取35gM进行如下实验: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填字母);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字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验证水的组成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写名称)
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_(填字母)。A蔗糖 B氯化氢 C氯化钠 D氢氧化钙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需要水_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_、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配得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硫酸溶液反应,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_(填字母)。A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为_ 。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若8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恰好中和50g硫酸溶液,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18(8分)新能源汽车
9、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1)一种新能源汽车以氢气燃料电池为动力,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工作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是_ ,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通入过量氧气的目的是_。(2)新能源汽车制造时许多地方都应用铝合金。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 SiO2)中提取金属铝的流程如下:铝土矿中不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是. _ 。流程中进行“系列操作”的目的是_。含Al2O3 50%的铝土矿10.2t,理论上可制得金属铝的质量为_t。(3)新能源汽车配备的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发生强烈
10、碰撞,叠氮化钠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钠并放出氮气,使安全气囊打开。写出叠氮化钠在撞击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常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小王同学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猜想一:可能与二氧化锰的形状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反应温度有关。小王同学用8ml3%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进行10s时,H2O2均有剩余):实验编号温度/二氧化锰的形状(均取0.1g)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时间均为10s)20块状a20粉末状b20块状c20粉末状d
11、 (1)欲探究温度对“双氧水分解快慢”是否有影响,应该比较_和_(填“a”“b”“c”或“d”)的大小;若粉末状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那么_(填“a”“b”“c”或“d”)。其他条件相同,双氧水浓度可能会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小王同学还使用了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他在8mL 3%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了0.03g、0.06g、0.08g、0.12g、0.24gMnO2,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曲线的斜率代表征催化反应的速率),请你观察图示并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温度越
12、高,木条碳化的越快,故可将木条横放在蜡烛火焰上,探究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不符合题意;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不符合题意;C、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炭黑,故用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能获得炭黑,能达到预期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1L黃豆和1L绿豆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L,是因为黄豆之间有空隙,绿豆进入空隙之中,黄豆和绿豆属于宏观物质,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A、天然气可以用作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
13、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氢氧化钙的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干冰易升华,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热量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3、B【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A、由反
14、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B、由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也符合物质和氧参与反应的氧化反应特征,故正确;C、由化学反应的特征可知: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了改变,故错误;D、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也不例外,故错误;故选B。4、B【解析】A、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此选项正确;B、t1时a、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的溶解度增大,变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此
15、选项错误;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正确;D、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物质可能是熟石灰,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5、A【解析】A、甲是,乙是,丙是,甲到乙,可以用铝和氯化亚铁置换生成铁,乙到甲,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乙到丙,铁生成锈生成,丙到乙,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丙到甲,氧化铁不能直接生成氯化亚铁,故A不正确;B、甲是,乙是,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市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