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鄞州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鄞州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鄞州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B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治氟斑牙和氟骨病C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二氧化
2、碳C氧气D稀有气体3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C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4实验设计能实验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证明 CO2与溶液反应C比较 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D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5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与所属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化学式俗名物
3、质的分类ANa2CO3烧碱盐BHg水银单质CCaO熟石灰氧化物DNaOH纯碱碱AABBCCDD7中华美食食材来源广泛,以下食材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海带B竹笋C豆腐D萝卜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9氰氨化钙(CaCN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CN2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
4、害的气体产物B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CX的化学式为HCNODX溶液的pH710如图所示变化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A干冰变小B闻到气味C 酸溶液导电D蔗糖溶于水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D镁在氧气中燃烧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甲表示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B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C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丁表示高温加
5、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13CH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口催化剂N2+CO2+2H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ANOBNO2CN2ODN2O514 “祥云”火矩所用的燃料为丙烷(CxH8),它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数值是()A1B2C3D415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为使鱼干的颜色更白,用过氧化氢来浸泡处理B为降低生产成本,应减少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适最的碘元素D为保持肉类制品味道鲜美,在香肠中加人过量的亚硝酸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春天来到,百花争艳,鲜花妆点
6、了我们身边的世界,绚丽了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的玫瑰花更是惹人喜爱,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其中丁香油酚的化学式(C10H12O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丁香油酚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一个丁香油酚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丁香油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16.4g丁香油酚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是_g(结果精确到0.1g)“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睛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而腐蚀等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利用。
7、图1是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钼的部分流程图(假设杂质不与空气反应)。钼是人体及动植物必需的_(选填“微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其中X是_。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下列物质可以用来吸收SO2尾气的是_(填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C氨水(NH4)2MoO4中Mo的化合价是_,在农业上既是钼肥又是_肥。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操作,则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_。利用H2和CO分别还原等质量的精产品(MoO3),所使用的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18(8分)盐城盛产海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市场购到粗盐,带回实验室进行提纯。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填仪
8、器名称)。配制50g质量分數为6%的NaC1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_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解液,则所配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探究活动:以NaCl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兴趣小组同学认为Na是活泼金属,能与CuSO4等盐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是否有Cu生成?(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I.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煤油。II.用小刀切一小块钠,放入大试管,塞上橡皮塞。III.打开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升至胶塞,关闭活塞,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
9、)Na在煤油与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表面产生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2)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有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3)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处,气体被点燃。(查阅资料)Na通常存放在煤油中;煤油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Cu(OH)2 CuO+H2O。(实验分析)根据上述信息,可获知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_(答出一点即可)。(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_(填数字序号)。便于添加CuSO4溶液 收集气体 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3)对于产生的气体,有些同学猜想是H2,有些同学猜想是SO2。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SO2,理由是_。经过进一步实验
10、,确认气体是H2.(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滴加足量稀硫酸,滤渣完全溶解。写出滤渣与稀硫酸反成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一个即可)。(实验结论)Na与CuSO4溶液反应,无Cu生成。(实验反思)Na与CuSO4溶液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_。(定量分析)另取一定量上述CuSO4溶液。完成下列实验。利用数据,计算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滴入的酚酞溶液质量忽略不计。)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变黑后,趁热插入疏松的氯化铵(NH4Cl)固体里,变黑的铜丝又变回紫红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在老
11、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提出问题)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HCl 猜想三:NH3小晶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氯化氢气体和氮气分别通入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通入氯化氢气体硬质玻璃管中无明显变化,通入氨气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评价)(1)通入氨气,观察到乙中固体变蓝,同时生成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则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氨
12、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则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2)小明认为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拓展延伸)“焊药”中含有氯化铵(NH4Cl),“焊药”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接处金属表面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确保焊接牢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可拨打119火警电话,身陷火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故说法正确;B、含氟牙膏可以防治人体缺氟而导致的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病是氟过量引起的,故说法错误;C、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
13、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不是人体都需要,故说法错误;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说法错误;故选:A。2、A【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3、C【解析】A、观察微观示意图中的反应物的分子为:NH3和NO,生成物的分子为N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反应前氮元素由化合物变成单质,即由-3、+2变成0,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说法错误;B、反应物中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NH3和NO两种,
14、故说法错误;C、根据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D、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14+3):6(2+16)=17:27,故说法错误。故选C。4、B【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则不能测定氧气含量。A错误;B、过程中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B正确;C、由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不能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C错误;D、由于橡皮塞上没有插入长颈漏斗,关闭活塞时,气体无法将液体药品和固体分离,因此此装置不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D错误。故选B。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鄞州区 重点 达标 名校 2022 年中 化学 最后 冲刺 浓缩 精华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